市級國企,薪酬待遇並不高,但是並不好進入。為什麼?

紅星閃閃1126


你說的沒錯,確實現在市屬國企比較難進。比較難進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個:

1、崗位少,想進的人多。

正常情況下,市屬國企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有的地方至多也就十幾個左右。對於相當一部分的人來說,在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失敗後,往往會優先選擇進入國企。這樣每一個國企本來人員就不少,每年能拿出來的崗位需求並不多,所以競爭也是很激烈的。


2、國企很多崗位會對學歷、專業有要求。

目前國企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市屬的國企很多都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上也會有明確的要求。一些公司緊缺的專業,相對要好進一點。

特別是近幾年來,國企在加快轉型,推進實體化經營,對一些技術人才的需求比較大。


3、很多地方已經在推進國企用人的市場化招聘。

很多地方對國企用人提出明確要求,必須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對應聘人員設置門檻,在學歷、專業等方面明確要求,然後經過筆試、面試、考察等程序,擇優錄用。

在公開招聘時,往往是每一個崗位都會有很多人參加競爭,最後也算是大浪淘沙,錄用人選還要進行公示。對招聘的每一個環節,有關部門加強監督。


4、其中也有關係的因素。

客觀地說,現在有的地方對國企進人還沒有形成規範的制度。有些國企採取的是拿出一部分崗位公開招聘,還有一些崗位用來照顧關係戶。就是說,要麼憑本事,要麼憑關係。如果沒有過硬的關係,確實很難進。


為什麼市屬國企崗位這麼熱門,而且看起來薪酬待遇也不是很高,分析原因主要是:

1、大多數國企收入待遇還是不錯的。

目前很多國企的薪酬制度採取的是綜合職務、工齡等因素確定的,職務越高收入越高。雖然各地的國企待遇狀況不一樣,但如果工資不是很高的,大多是一些工作時間不長的人員。

2、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

正常情況下國企不會遭遇裁員的情況,而且收入也比較穩定,一般不會延遲發工資或欠薪。在福利待遇上,應該享受的基本上都會享受,如住房補貼、五險一金、年休假等。

3、工作相對舒適。

在國企工作,大多數工作的舒適度還是不錯的,而且給人感覺工作壓力也不是很大,風險度較低。

4、國企之間職級可以相通。

就是說,如果你從一個國企到另一個國企工作,正常情況下原來的職級可以繼續有用。比如說你在這家國企是部門經理,那麼假如到了另一家國企後,可以不需要考察等手續,直接任部門經理。當然,前提是企業想任用你。


總之,目前進入國企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可以通過多種路徑和方式可以進入。


星雨如風


【小智職談】觀點:因為在國企工作相對穩定,福利相對比較好;太多的人想進來,而崗位又有限。

作為市級國企正式員工,我深知國企存在的各種優點和缺點,當然,薪酬待遇不高但不好進自然是因為它的優點。下面我來為你分析下市級國企不好進的原因。

1、工作穩定是國企的一大優點

國企在所有類型的企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制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企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佔比不用多說,所以,國家相關政策一直是傾向於國企,穩定是必然的。

當我們大學畢業找工作時就會聽到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說想進企業還是進國企比較好,穩定,進了國企就相當於拿到了“鐵飯碗”。而事實也確實證明如此。像我們單位屬於相對壟斷性國企,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工作的不穩定性問題。只要不出大的問題,犯大的錯誤,你可以在國企裡待一輩子。這也是很多在國企工作的父輩讓自己的孩子進國企的最根本原因。

2、薪酬待遇不高但隱藏的福利可不少

國企的工資本身確實不高,以我們單位為例,基層員工每個月的基本工資也就2000左右,算上月底的績效獎金2000左右,一個月到手也就4、5000左右。

有的人可能會說了,這點工資確實不高,但請注意這只是表面上的工資和獎金。除去這些每年都會有半年獎、年終獎、過節費、高溫費、取暖費、交通和話費補助,住房補貼以及五險一金等等。普通員工只半年獎和年終獎這兩項就能達到2-3萬左右。所以,綜合薪資福利絕對不低。

而且都是雙休,帶薪休假,休假嘛自然是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規定執行。而且由於國企體制的管理問題,平時員工想請個假還是比較容易的。

3、高起點、高姿態成了國企難進的一大特點

像我們單位,現在招聘畢業生的最低學歷是本科,一些特殊崗位還會要求211或985學校,所以,學歷要求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

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是國企裡面的人情關係網特別嚴重,有可能一家二代人同時在一個單位裡工作。而且各種有“背景關係”的人都會想法設法進來,但崗位就那麼多,所以造成“國企的大門”比較擁堵,也就形成了不好進的現象。

【小智職談】總結:工作穩定,福利相對較好是國企的一大優點,很多人都想進入國企,而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又助推了國企難進的現象。

關注 ,資深國企管理人員,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和心得


智說職場


我是一名HR,關注我,為你解答職場困惑。

國企本來工資就不高呀,國企的工作主要是穩定性和福利好,工作壓力小,至於為什麼難進,有以下原因:

一、國企對員工要求較高

別看很多國企效益不咋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企招聘的時候要求老高了,你去看看國企校招的時候去的基本都是985,211之類的名校,很少去普通學校招聘,哪怕是基層的崗位。

二、國企有很多“關係戶”

雖說現在對這方面管理比較嚴格,但是國企仍然有很多人靠家人的關係進入,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本來人員編制就有限,大量的人又通過這樣的方式進入,所以留下的崗位就更少了,也就更難了。

三、國企有其自身的優勢

雖然說工資不高,但是穩定啊,福利好加上工作壓力相對較小,不用擔心公司突然倒閉這些優點,成為很多人眼裡的好工作,尤其是在老一輩人的眼裡,進國企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所以說競爭還是比較激烈。

我是一名HR,有職場困惑可以關注我哦!


HRGOGOGO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只要是國企的名頭,不管其他條件怎麼樣,都會有人擠破頭想進去,競爭是非常的激烈。

1.國企鐵飯碗

為什麼很多人在工作之後,會選擇國企?原因就在於國企的穩定性。國企是非常穩定的,進入工作之後,就不用擔心未來,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幹到退休的。

而在當下的社會中,穩定的工作已經成為了一個奢求。互聯網公司,儘管高薪,但是三十多歲就可能被裁員;私企活多錢多,但是一旦撐不下去,自己就被失業了。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之後,國企肯定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了。

2.國企福利多

國企工資低嗎?真的低。但是國企的福利,也是真的好。

五險一金齊全,節日福利也不會少。最重要的就是各種假期,都不會短缺。

比如女性最關心的產假,不少私企會想方設法趕走女員工,要麼換崗位,要麼加大工作量。

但是在國企呢,女性員工能夠享受很長的假期,此外,在休完產假之後,還能上半天,休半天,期間各項福利都少不了。

其實,有些國企的福利費還是非常的高,反正我是知道有些朋友的國企,年會上抽獎的獎品直接就是IPAD,每個季度都會發一次生活用品,洗衣液,衛生紙。

3.國企關係多

國企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關係太多了。在國企的招聘過程中,關係戶是真的有呢。有些關係戶在外面也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回來找自己的親戚,自然要被安插進來了。有的人直接說了:進來不賺錢,就想求個穩定。

而那些沒有背景的考生,那就靠邊站吧,剩下的幾個崗位自然也就是優中選優,競爭難度自然也就加大了。


傑說職場


我現在在國企:1.正如其他人說的哪樣需要關係,應該說100%靠關係。2.節假日,五險一金是不缺,福利嘛,不高年終獎也很少,比我以前的軟件公司差遠了。 3.國企的壓力比私企還大,各種考核指標。 4.真心不建議進國企,學不到東西,掙不到錢,浪費時間。建議應屆生可以來混兩年,學學人際關係處理,在國企也只能學到這個。我的座標是江蘇鹽城一檔國企。


牛鼻子老道999


原因很簡單,人人嚮往“鐵飯碗”,僧多粥少唄!

小公這裡有一個國企最近剛好招人,招聘啟事一掛出去,電話諮詢不斷,很多大學應屆畢業生、在職人員紛紛前來報名,其中不乏985、211名校畢業生。最熱門的一個職位“行政辦科員”崗位,居然有400多人報名,驚得我們大跌眼鏡。之所以這麼詫異,是因為我們知道這個單位的情況,比如剛才說的行政辦科員崗,工資並不高,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實際到手也就是3000出頭,比外面開滴滴、送外賣的小哥都不如。即便是中層,一般也就是五千上下,加上年終獎10萬左右,單從工資的角度考量,對比一二線城市,按道理還不至於這麼熱門。但如果考慮到很多地市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實際,以及中國人自古有之的趨穩心理,也可以理解。

第一,三四線城市好的工作太少。能夠達到國企收入的,不過超過一半。即便超過了,相對國企而言,付出會更多。兩者相比,很多人肯定更傾向於選擇國企。

第二,國企工作畢竟更穩。國企雖然沒有編制,但仍屬於體制內,因此只要是正式工,自己不犯大的錯誤,一般都不會存在下崗和失業的風險,而且還可以放心請產假、病假、公休假,不用擔心隨時被人頂了位子,相比現在很多私企動不動裁人,國企已經相當“人性化”了。

第三,這和社會文化有關。士農工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從政、捧鐵飯碗比較感興趣,國企雖不是機關事業單位,但好歹也是“公辦”,提拔晉升後有機會轉崗行政機關任職走仕途。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大誘惑。

由於國企的天然優勢,很多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千方百計都想擠進去,一方面崗位稀缺,另一方面大量人員又以非常規方式進入,使得崗位越來越緊俏,國企不難進才怪。


80後小公


因為原則上這種高級國企可以管你到退休,還能保證你拿到退休金。

薪酬不高是必然的,工資並非以你的價值來衡量。在這類企業中,當下拿到的薪水就是提前預支的退休金,考慮到退休之後還要繼續發給你,現在低點兒是非常正常的。請務必要理解。

不好進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會倒。試想,你進一傢俬企,老闆說的都挺好,許以高薪。但是你入職之後,沒有三個月公司就黃了,拖欠工資相當於白乾;即便沒黃,私企老闆也未必會按約定給你發錢。這種事情在國企是很少發生的。退一步,國企如果都發不出公司,其他類型的企業門口的草估計已經長一人多高了。

所以,竭盡全力進國企也許是當下的你最好的選擇。


張大志leo


這個問題我覺得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談談我的看法吧。

首先國企名聲大、實力強,所以慕名而去的人很多,崗位競爭大,自然不好進。因為國企背靠“國”字號,都是非常有名的企業,就跟現在的大牌、品牌一個意思,對很多人都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即便國企薪酬待遇不高,但大家願意進國企工作,這樣一來,同時想要進去的人多了,競爭就很大,往往淘汰的多,所以大家感覺不好進。

其次國企對員工要求高,所以很難進。國企招人的高要求可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入的硬性條件高,比如有的國企招一個前臺都必須要求碩士學歷,而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這麼高的學歷,自然被排除在外,所以感覺國企工資低還特難進。二一個就是國企還講究關係,有關係的就容易進,沒關係的就無法進,這個現實中也存在的比較多。

最後,國企有嚴格的人員編制,招人都非常有限,但報名的人特別多,往往一個崗位是百裡挑一,所以會讓人覺得不好進。

大家之所以爭破頭也想進國企,主要還是國企非常穩定,進去可以幹一輩子,退休後穩拿養老金。此外國企雖然工資不高,但福利卻很好,比如年底可以拿很大一筆年終獎金,平時過節啥的禮物很多,而且很多工作非常輕鬆,沒有加班和工作壓力,這都是人們看重國企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實際的因素,國企的工資雖然不高,但外面的企業給的工資也並不怎麼高,如果真的跟國企對比的話,單位時間內國企的工資可能還比外面大多數企業要高的。因為外面的企業加班多,工資高也是靠加班加上去,所以國企其實待遇是不差的。

總之,我認為大家喜歡進國企單位,主要考慮的還是它的穩定和體面,這是國企帶給大家的最大好處。只不過因為國企數量有限,用人很少,所以才特別不好進。



Sir聊HR


國企看單位,如果是菸草,供電,那就是香餑餑,其他國企好的是高管,底層員工就是一條牛🐮,拼死拼活幹,一年到頭只夠勉強餬口。


彈指一揮間190021260


國企是在計劃經濟時的產物,國家為了發展國有經濟而產生的國家企業,前期口號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支配地位。後來隨著改革開放,國企壟斷的形勢有所改善,然後就是90年代的企業改制,大量虧損破產的國企被處理。留下的是相對盈利的國企,由於國企的性質不同,導致盈利點也是不同的,因此有的國企效益好,有的效益差,2019年國企改革後的目標是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地方城市國企一般都是城投,或類似地方開發的政府行為企業,工資基本未3000到4500之間,特點是朝九晚五,雙休,五險一金,車補,飯補,話補,帶薪休年假,過節定期發放購物卡等,保障相比私企還是健全很多,那麼問題來了,誰可以進?誰又能輕而易舉的進?政府的領導幹部可以通過組織任命去地方國企搞董事長或者老總,黨委書記,然後就是選聘。選聘需要符合選聘的條件,從國企實際的招錄來看招進去的都有這幾種人:1、屬於市級領導幹部的子女親屬2、國企領導的子女親屬3、關係戶4、名牌大學專業符合的應屆生5最後就是社會招聘社會人員。因為國企招聘的公開化相對弱,所以就滋生了很多蘿蔔招聘,也就導致很難進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