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房價是跌還是漲?

不要用漲跌的觀點去看待房價,而要用分化的觀點去分析房價;

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普漲或者普跌的行情了;

而是因城而異,每個城市的價格都是獨立行情;

不少人在知乎看了很多文章,但是看過之後依舊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是一臉迷茫;

別人告訴你房價可能撐不住了,但是卻沒有告訴你該如何實操。


本文目錄:

1、疫情過後房價是漲還是跌?

(1)疫情過後穩定為主,不同城市分化嚴重

(2)購房需求被集體釋放,好房源可能越來越少

(3)疫情期間適合做好篩選,疫情結束開始看房

2、脫離城市去談房價漲跌都是虛談

(1)城市分化,細緻到每一個戶型

(2)城市政策鬆緊,取決於現實條件

(3)經濟增長焦慮,決定房地產調控程度

3、脫離基本面去談房價漲跌都是瞎談

(1)解讀基本面,看懂房地產小週期

(2)經濟壓力大,也不能用房地產刺激經濟

(3)中國已經進入大規模“舊改時代”,提振內需迫在眉睫

4、面對疫情如何買房,給你5000字的建議

1、疫情過後房價是漲還是跌?

(1)不同城市分化嚴重,疫情過後穩定為主

正常來講,每年春節過後,各地的房地產市場,大多數會迎來“小陽春”的行情,也就是成交量和價格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但是這次疫情,直接讓全國人民待在家裡,線下看房被禁止,所以小陽春行情被直接打亂,成交量陷入冰點。

這種情況讓不少城市的房價結結實實地下跌了不少,以武漢為例:

武漢房價走勢圖

疫情過後房價是跌還是漲?

武漢的房價,已經連續6個月下跌,而疫情則加速了這種下跌的趨勢,同比去年房價下跌了7.96%;

但是你對比其他城市,會發現,這種並不是很多城市普遍的行情:

北上廣深房價走勢圖

疫情過後房價是跌還是漲?

北京,房價從去年6月份一直回調到到2月份,然後止跌回升;

上海,房價一直比較堅挺,穩穩的升值;

廣州,三季度房價下跌,從去年12月開始到3月份,房價上升;

深圳,房價從去年6月份一直漲到現在;

是不是感覺沒有什麼規律?

這說明了什麼呢?

我來告訴你答案:所有說房價漲跌的觀點,都是不全面的、不準確的。因為城市之間的差異很大,沒有同樣的漲跌節奏,只有兩個字——分化。

所以要用分化的觀點來因城制宜地分析房價。疫情過後,房價也不會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而是逐漸恢復正常情況。沒有辦法用“疫情打擊房價”這種結論概況全國的市場,脫離具體城市談漲跌也沒意義。

(2)購房需求被集體釋放,好房源可能越來越少

這次疫情,讓城市之間、片區之間分化會更加嚴重:優質的房產會越來越貴,而沒有價值的房產則難以出手。

但是很多片區的房源,並不多,尤其是優質片區的房源,可供選擇的少。當你真正落到選房的層次上,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然後疫情期間,購房者的需求又被集體抑制,擔心的事情是,一旦疫情結束,購房需求被集體釋放,那麼可選擇的好房源就更少了。

所以我都建議自己的粉絲,疫情期間適合選房,等疫情結束後實地看房,也就是“提前建倉”。

(3)疫情期間適合做好篩選,疫情結束開始看房

現在很多城市都限制線下的看房,有的小區根本不讓進,你也看不了房子。

但是這個時候,往往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時候,你覺得反正也沒事,等疫情過去再看也不晚,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現在購房市場的行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樂觀,沒有那麼因為破產而房源大量出現。

恰恰相反,真實的情況是:好房源非常少,需要非常嚴格的篩選。而有的人就是在這個期間先選好片區,然後再選好樓盤,最後鎖定具體房源,等疫情過去直接看房鎖定,實現彎道超越。

在乎當下行情漲跌的,你可以繼續觀望好了;你覺得購房這件事離你越遠,你就越沒法落地。

2、脫離城市去談房價漲跌都是虛談

(1)城市分化,細緻到每一個戶型

一城一策,因城施策,這是已經定的調子。

現在樓市最大的特點是分化,城市之間在分化,城市的不同片區在分化,片區內不同的小區在分化,小區內不同的戶型、朝向、樓層等等都在分化。

所以不能簡單說房價漲跌如何,而是要具體到城市、片區、小區來談房價。更何況每個城市的調控政策還不一致。

所以不要聽別人說房價一定會漲或者會跌,而是要具體分析。


(2)城市政策鬆緊,取決於現實條件

以深圳為例:在19年年初到5月的時候,限制還相對鬆些,樓盤限價已經“名存實亡”,但是整體上還是限制為主。但是大灣區的其他城市就不是這樣的政策了,比如中山、東莞、珠海等地,都有放鬆限購的政策出臺。調控過緊,就要適度放鬆。

現在疫情如此嚴重,再加上全球的形勢很嚴峻,美聯儲大幅降息刺激經濟,對全球經濟形勢構成非常大的壓力,我們國內的各項數據也都很慘淡:1月份CPI高達5.4%,2月份CPI也高達5.2%。其他各項指標不再贅述。

疫情過後房價是跌還是漲?

2月份CPI

所以在最近,央行不斷釋放利好政策:降息、降準、放開汽車限購政策,這也是我在去年預測的4條裡面踩對的3條。這些都是政策在放鬆的跡象。

一季度已經很慘了,希望二季度能夠好過些吧。具體到城市層面,還會有更具體的政策出臺的。

(3)經濟增長焦慮,決定房地產調控程度

那為什麼有的城市會緊,有的城市會放鬆呢?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城市的經濟增長焦慮不同。

以深圳為例,經濟走勢好的時候,限制政策絲毫未動,而現在受制於經濟下行壓力,深圳也在不斷放鬆政策壓力,比如取消原來的豪宅稅、放開公寓限售等等。

其他城市也是一樣的解讀方法,經濟增長焦慮,會深刻影響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2020年,政策放開的城市會越來越多,但是放開並不意味著房價飆升,因為這不符合當前的政策走向。

所以,脫離城市去談房價漲跌沒有意義。

3、脫離基本面去談房價漲跌都是瞎談

第二個我想說的是,脫離基本面去談房價都是瞎談。

看過去,大家都是事後諸葛亮;看未來,你預測1年的政策都做不到準確。

現在的形勢跟過去能一樣嗎?預測有什麼意義呢?

(1)解讀基本面,看懂房地產小週期

從基本面出發,看房價漲跌和政策的變動,可以提前幾個月看到轉向。不談過去,我們來說說當下和未來

這是今年上半年最新的房地產投資開發增速,從今年年初開始,房地產投資增速快速反彈,然後到4月份的時候,迎來高潮,從4月份到現在,處於一個小的回調企穩週期。

所以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已經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調整-反彈-調整”週期,現在處於調整的小週期。

(2)經濟壓力大,也不能用房地產刺激經濟

當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你作為當局者,會不會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呢?

答案是不會。最近的會議和各種表態已經很明確了。但是這就完了嗎?

顯然沒有。因為從年初開始,全國各大城市在搞舊改,舊改已經“悄無聲息”地進行了很久。這次“刺激”沒有提到房地產,但是舊改處處跟房地產相關。

(3)中國已經進入大規模“新基建時代”,提振經濟迫在眉睫

疫情讓現在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必須通過一定的刺激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所以現在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新基建”,中國已經在大跨步買入新基建,其實老基建也沒有落後。

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快更穩。

4、脫離政策(房地產、財政、貨幣政策)去談房價漲跌都是白談

大家都知道,樓市就是政策市,夜壺該用就拿出來用用。

越調控的地方,房價肯定是壓不住的,有其上漲的邏輯在。不要高位接盤,但是要看清楚為什麼上漲,以後抓住這樣的機會,就可以迎來收穫的時機。

房價的漲跌與否,最核心的政策變動要看是否動了銀根。如果大規模放水,那麼做好房價暴漲的準備(現在已經基本不可能);如果小規模放水,那麼做好房價溫和上漲的準備;如果定向放水,不流入房地產,那麼Money還是會想辦法流入房地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