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上不了,心情郁闷,该如何排解?

军哥的弟弟


顺其自然吧。心情郁闷可以理解,但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朝着我们所想的方向行进的。评职称这件事,带有主观性。虽然你认为所有的硬性条件都满足了评聘标准,但是凡是能到评委会现场评委眼前的,也都和你一样满足基本要求。这时候,该怎么想呢?首先,咱想自己的不足。咱是不是业绩跟人比不突出?咱是不是论文没人家的优秀?再有就是答辩这一关,也很关键。虽然按各项标准都符合要求,但是答辩也是关键因素。特别是评高职,一般都在省会统一进行,这里还有一个淘汰率的问题。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评委给你打出最后一个综合成绩。然后按照淘汰率淘汰一些人。当然,以考代评的职称取得方式相对来说更公平一些。

过去的事就不必总纠结。继续努力,好好准备下一年。





霞光满天698


职称评不上的多的是,当初我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耗时三四年才评上一级的,受了多少委屈,想想都是泪,现在想评高级,基本无望,所以不想了。身体最重要,看看身边的同事,朋友,好多因病因事离世的,真正觉得还是要保重身体,这比啥都重要。评上也就多一千多块钱吧。得到富不了,不得也穷不了。想开些吧!


猫猫鱼190


关于职称评聘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是:首先必须清楚了解职称的定义。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称志。从1991年起,国家人事部对职称进行改革,实施评聘分开试点,评归评,聘归聘。评定一般是没有指标限制的,聘用就有指标限制。其次必须清楚了解职称评聘中的基本问题。“职称指标”几乎是所有乡村学校的困扰,比例限制频遭诟病,是当前乃至今后职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有能力有水平有造诣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必须清楚了解今后职称改革走向。我国职称指标限制是没有道理的,是极其落后的“官本位”条件下的产物,国家有关方面必须痛下决心,全盘规划,深化改革,逐步取消职称指标限制,切实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是教师),也要正确对待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积极努力,奋发向上,把职称评定当作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水准的阶梯,这样就可不断激发自己走向成功,作出贡献。记得当年自己评定职称的艰辛之路,我是从会计员到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一路搏杀,进入到副高职称的。由于当时高级会计师没有正高职高职称,我又转入科研系列,从副研究员评起,直到正高研究员,艰辛之路,真是付出了大半生的努力。但是,参加工作直至退休,我从来没有拿过职称工资,因为我的职务工资一般还高于职称工资。但我一直追求职称的评定,就是为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社会历练!不知我的这些经历和感想,对现代追求职称的人们有没有一点启示,有没有一点同感?祝同行们努力攀登,走向成功!谢啦!


平潭老兵曾7089889


67618

今天空气流通畅

10月16日

评职称靠买卖,评的是金钱权力和美色。教育恶性竞争,收择校生红包,买卖证书职称,买卖校长,导致农村学校纷纷倒闭,城市学校人满为患。教龄工资制度能调动绝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实施教龄工资制度更合理。

职称评审在某个阶段已经变了味,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追逐。职称并不代表能力,如果仅仅按照职称来设定工资等级,那么吃亏的就是那些老老实实扎根课堂教学、从来不会玩什么花样的老师,他们的教学质量不比那些职称高的人差,甚至比他们还好,但是因为没有公开课、论文等材料,就很难晋升高一级职称。

而教龄工资制度,按照教师教龄自然晋级,能促进绝大多数教师安心在教学一线,而不是把精力花在准备职称评审材料、搞好人际关系等方面。这样受益的是整个教育,受益的是广大学生。教龄工资制度,让辛勤付出的老教师能享受该有的待遇,让年轻教师也有盼头。

搜索

人在不敢说真话

互相欺骗

不敢说真话


今天空气流通畅


同样的,教龄15,和我一起的5个有一个已经是高级,其他的中一,就我是中二,不想去争,多做有意义的事儿,争取比他们多活几年


众神平等


我也没进上,今年58了,想想自己过去的工作,应该比这些评上的人强多了,教学能手,市优秀,管过镇教育教研,指导学生获国家级证书,小学教育学会会员,干过校长,现在由于生病,教课不足,不让评职称了,工作39年了,决定不评了,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自己劝劝自己,就会心情好了,想想退休以后的美好生活,看看身边有些同志评上了,可是人没有了,我们至少还活着,要好好的活着。


用户8112628731772


要我说,职称评不上,心情郁闷人之常情,看到那些暗箱操作的领导,都想骂他祖宗八辈宣泄,无奈你是平民教师啊!忍了吧,他人气我我不气,气下病來无人替,想开点,不就是工资少点嘛,绩效低点嘛,咱又不用给那领导送礼,咱更不用看那领导脸色工作,多想想有些靠关系靠送礼晋级高职称的时候,他们那哈巴狗嘴脸,也就别郁闷了!不比职称高低,来比寿命长短,多想想那些没工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同学,郁闷也就少了很多。人生活出自己的价值,钱多钱少活着就好!🙏🙏🙏


缘木求鱼164931573


活着就比啥都强。我的朋友刚刚去世,47岁,很活泼,专业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大家说今年的高级职称评定一定是她的。可是她突然就没了,我想,她肯定是想多活两年,哪怕评职称上不了。



哈哈哈哈87396


首先我要问你为什么要把名利看的这样重?真正高学历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是重名节而轻名利的,我们的屠呦呦科学家就是典范,她未被评上院士职称毫无怨言,从未发过半句牢骚,她依然乐观面对现实积极工作,这就是一个知识子的坦荡情怀。把自己从争名利的旋涡里解脱出来就会一身轻松,幸福就会来敲门。在头条上常见到都是你们老师在发牢骚,在抨击职称制度这儿不合理,那儿不公平,各行各业如果都像你们这样,那还了得,不是全乱套了吗?


用户20005389234


不教书只会奉迎拍马的校长拿公款搞关系,假业绩假证书,高职称不教书。争荣誉抢利益,52岁就退了,他们才和公务员一样有一次性奖励绩效,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严重挫伤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害死了中国教育。我校一位老师家属被强奸,很痛苦,两级领导破格将他职称升为高级,中国职称搞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