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是否會引發畢業生瘋狂擠進體制內的潮流?

小單財經簡評


疫情發展已經近兩個月了,由於春節傳統習慣的影響,許多人都回家過年,被突發的疫情封堵在了家裡面出不去。原來大家都夢想著能過上吃了睡、睡醒吃的生活,現在真的被迫實現了,卻才知道這樣的生活也不好過。許多人為了過年花了大把大把的錢,幾乎沒有了積蓄,甚至信用卡都被刷爆了,就等著過節後復工,賺錢養家。結果因為疫情,各個路口都封上了,出不了村,回不了城,復工遙遙無期,有的甚至在家已經被通知失業。這才知道,原來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

疫情期間,一些餐飲等類企業,為了抓住節日時機,大量屯貨,結果虧的一塌糊塗。有的個體戶甚至連房租都承擔不起,早早打包走人。旅遊、餐飲、KTV等行業,相續發生了倒閉的現象。更多的企業因為疫情原因,遲遲得不了工,有的開始裁員、減薪。到後來疫情形勢好轉,但市面的蕭條卻一時半會轉不過來,想正常工作,拿到應得的收入,已經成了許多人的奢望。

這時候,大家才反應過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多麼重要。疫情期間,像華為、阿里、京東等這樣的大企業,上班的不僅有雙倍工資,而且還有特殊補助,不上班的也不用為了失去工作或者降薪擔憂。大的私企如此,還不用說國企央企了。最穩定的,還是黨政機關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比如醫生、教師等。他們即使不上班,也不用擔心會失業,或者工資會受影響。雖然有的單位是一線,有的被抽調下沉到一線參加防控工作,面臨許多未知的風險,但總的來說,風險依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疫情過後,會不會有人重新拾起放棄了公務員考試呢?肯定會,但想考是一回事,能不能上岸,是另外一回事。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機構、編制、人員精簡是主題,受此影響,2018年公務員考試招錄名額大幅減少了40%,2019年、2020年公職人員招錄依然低迷。受機構改革影響,近幾近依然會以消化改革遺留問題為主,不會大面積擴招。考的人多,錄取名額卻在減少,錄取率過低,一兩年後大家就會知難而退。再加上疫情過後經濟復甦,就業市場逐漸恢復元氣,各職業平衡發展,更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