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小单财经简评


疫情发展已经近两个月了,由于春节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人都回家过年,被突发的疫情封堵在了家里面出不去。原来大家都梦想着能过上吃了睡、睡醒吃的生活,现在真的被迫实现了,却才知道这样的生活也不好过。许多人为了过年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几乎没有了积蓄,甚至信用卡都被刷爆了,就等着过节后复工,赚钱养家。结果因为疫情,各个路口都封上了,出不了村,回不了城,复工遥遥无期,有的甚至在家已经被通知失业。这才知道,原来不是工作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工作。

疫情期间,一些餐饮等类企业,为了抓住节日时机,大量屯货,结果亏的一塌糊涂。有的个体户甚至连房租都承担不起,早早打包走人。旅游、餐饮、KTV等行业,相续发生了倒闭的现象。更多的企业因为疫情原因,迟迟得不了工,有的开始裁员、减薪。到后来疫情形势好转,但市面的萧条却一时半会转不过来,想正常工作,拿到应得的收入,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奢望。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么重要。疫情期间,像华为、阿里、京东等这样的大企业,上班的不仅有双倍工资,而且还有特殊补助,不上班的也不用为了失去工作或者降薪担忧。大的私企如此,还不用说国企央企了。最稳定的,还是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比如医生、教师等。他们即使不上班,也不用担心会失业,或者工资会受影响。虽然有的单位是一线,有的被抽调下沉到一线参加防控工作,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但总的来说,风险依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疫情过后,会不会有人重新拾起放弃了公务员考试呢?肯定会,但想考是一回事,能不能上岸,是另外一回事。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构、编制、人员精简是主题,受此影响,2018年公务员考试招录名额大幅减少了40%,2019年、2020年公职人员招录依然低迷。受机构改革影响,近几近依然会以消化改革遗留问题为主,不会大面积扩招。考的人多,录取名额却在减少,录取率过低,一两年后大家就会知难而退。再加上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就业市场逐渐恢复元气,各职业平衡发展,更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