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古蹟尋蹤(三)

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滑縣:古蹟尋蹤(三)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華夏祖先在這片由黃河沖積而留下的黃土地上,以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了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黃河曾經在滑縣的大地上流淌了1700多年,史前遺存星羅棋佈。舊石器時代遺存有:留固鎮程新莊的距今約1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動物骨骼化石和古人類活動遺存。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別是:張家、白雲觀、孟冢上、西亂革、劉圪壋等5處仰韶文化遺址,與大劉營、唐古寺、冢後、九老營、新大章、蔡村、三義寨、沿村、輝莊、曹起營、青冢等14處龍山文化遺址。

龍井煙迷——豕韋國遺址

滑縣萬古鎮妹村,早在4000多年前的五帝時代,就是著名的豢龍(多數專家認為龍是鱷類)之地,曾被華夏始祖——五帝之一的虞舜帝賜董父為“豢龍氏”,專司養龍。

夏帝少康封彭元哲(黃帝的第十三代孫)於豕韋,建立部族國。豕韋最早稱為豨韋,根據《莊子·大宗師》記載“夫道……豨韋氏得之,以擎天地”。豕韋部族也擅長養龍馴龍。到夏朝第14代君王孔甲在位時期(約公元前 17 世紀),請劉累為之養龍,並賜姓“御龍氏”。豕韋國被商王武丁所滅,國 滅後豕韋后裔多以韋為姓,遷徙至全國各地。豕韋國都在今萬古鎮妹村,有豢龍井遺蹟,曾為滑臺舊十二景之一—“龍井煙迷”。

衛王殿遺址

河南滑縣:古蹟尋蹤(三)

衛王殿,衛靈公時國都。古名楚丘城,俗稱衛王城,亦稱衛南殿。位於八里營鎮殿上村。

惠子冢莊子墓

惠子,戰國時梁惠王相。

惠子冢在滑縣城東25公里冢上村,今屬八里營鎮。《清一統志》記載:惠施冢在滑縣東25公里。《元豐九域志》記載滑州有惠子冢。《河南通志》記載:惠子墓在滑縣城東25公里沙河村。惠子和莊子生前既是好友又是辯論對手。二人去世之後均葬於滑縣,相距僅10公里。莊子路過惠子墓時,告訴自己的隨從:“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以與之言矣!”

莊子墓,在城東21公里莊塋村,今屬留固鎮。莊塋村人皆為張姓, 傳為莊之轉音。《南華經》記載:莊子釣於濮水之上,楚王使大夫往見,曰:“願以境內累矣!”舊時濮水流經滑境,莊子墓位於古濮水之陽(北岸)。

三義寨遺址

河南滑縣:古蹟尋蹤(三)

三義寨遺址,位於滑縣老爺廟鄉三義寨村,發現有戰國至西漢時期的 墓葬群,其中三座西漢墓為豎穴土坑墓,出土有彩陶俑、彩陶馬、彩陶壺、 鼎等珍貴文物。

河南滑縣:古蹟尋蹤(三)

白馬山 白馬津 白馬城

白馬山,位於今滑縣北境白馬坡一帶,是滑縣舊稱白馬縣的由來。

《水經注》記載:東郡白馬縣之神馬亭,實中層峙,南北二百步,東西五十餘步,狀若斬成,今削落過半。正南有陟陛方軌,西南城側有神馬寺, 樹木修整。西去白馬津可二十里許。東南距白馬古城可五十里,疑即《開 山圖》所謂白馬山也。

《重修滑縣誌》記載:縣東北35裡酸棗廟有土山,俗呼為白馬山。白馬縣、白馬津皆以山名。後因河水決溢,山久頹圮,蹤跡湮滅,今已不可考矣。白馬津,位於滑縣城西北 5 公里的黃河故道南岸渡口處,是古代軍事和行旅客商往來的重要南北通道。與對岸黎陽津隔河相望。詩仙李白曾從白馬津渡黃河,北遊幽燕,並在此留下著名詩篇《白馬津》:“將軍發白馬,旌節渡黃河。簫鼓聒川嶽,滄溟湧濤波……”隨著黃河改道,白馬津遺蹟已湮滅不存。

白馬城遺址,位於滑縣留古鎮白馬牆村。始建於秦,因白馬山而得名, 為古白馬縣故城遺址,魏文帝時封曹彪為白馬王,建白馬國。北魏時白馬縣遷址滑臺城,此處遂為廢縣。2002 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摘寫蘇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