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她叫常海萍。

也许生命里注定与水有缘。

当年她有幸成为一名海军军嫂。

几年后,常海萍随丈夫从南海舰队某基地转业到地方。

天天海边习水的生活习惯一时荡然无存,还真不能适应。回到驻马店,她索性到当地的游泳协会,坚持四季游泳的爱好。

一天,有个叫赵红久的泳友告诉常海萍,“市里有个蛟龙救援的公益团队,而且自己也是蛟龙队的队员。”

听到伙伴说既能游泳,又能做些公益。常海萍欣然在赵老师的介绍下加入了驻马店市蛟龙水上义务搜救队,成为一名“蛟龙”人。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有幸的加入公益组织,现在又成为一名光荣的民兵,真是圆了我的梦,我一定尽己所能。”常海萍说。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救援中,

“我是队员不后退。”

当目睹一幕幕凄惨的意外溺亡悲剧发生,常海萍深感自己使命在肩。

至今置地公园的一次初冬水上救援行动,令常海萍终身难望。

蛟龙队员不顾一切跃入冰冷的湖水,奋力救助溺水者;自己抚摸溺亡者冰冷的手臂,却回天无术。

一向外表刚强的她泪水止不住流下……

这支由赵亚洲发起和领导的蛟龙义务救援团队,活跃在天中大地,造福一方百姓,彰显着公益人无私的大爱、担当。

每名队员身体力行传播的社会正能量,激励着她向前不能后退。

在蛟龙队,常海萍不甘落伍,义务救援,她积极参与。

哪怕队里的后勤,自己做时,也要打理的井井有条。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无论蛟龙队还是民兵防汛抗洪连的外出集训、演练,他们对这位“后勤部长”做的“大锅饭”,回味起来,皆交口称赞。

连年的防溺水宣传进校园活动,经常可以看到常海萍的身影。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多年为社会义务献血、自己种植的疏菜捐到队里的大伙上,她从不跟人提起。

蛟龙队员们都知道常海萍,心直口快,爱说爱笑,有文艺细胞。这几年的年会都少不了她参与的表演节目,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中,常海萍用心揣摸,反复提高操作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

去年,蛟龙队在市西郊体育馆开展99公益日活动中,有名群众脚部让预埋角铁意外扎伤,血流不止。

常海萍根据红十字救护培训后学到的院前救护本领,迅速赶到和同伴一起为伤者清创、止血、包扎,并搀扶送至公交车上。

伤者得以及时救护,她和队员伸手相助的行为,受到过往市民的称赞。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疫”战中,

“我是民兵不缺席。”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

常海萍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驻马店市蛟龙水上义务救援队组织成立的抗疫消杀先锋队。

蛟龙先锋队员每天奔波在抗疫的一线,异常辛苦。

为了让他们吃上可口的午餐,擅长厨艺的常海萍再次成了队部食堂临时的“掌勺”人。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因为疫情期间,城区封城,饭馆歇业,要保障每顿几十号防控消疫队员的吃饭真是个头等大事。

顾不上春节家人合家团聚,上午,常海萍早早走出家门,骑车去超市精心采购食材。

回到队部,和几个伙伴忙前忙后,洗切、做饭。

包子、油条、米饭、蒸面、烩菜天天变着花样调剂伙食,来补充队员的营养和体能。

收拾利索,下午,她和先锋队的战友一同,奔赴街道社区,扛起沉甸的消毒药桶冲锋在抗疫的一线……

蛟龙人物丨有个女“兵”叫常海萍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蛟龙女“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