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關於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的建設發展方向的討論經歷了很多年,現階段確定的技術方向包括電池類型多元化、充電站的普及以及充電道路的配套建設,唯獨車電分離(換電站)沒有被主流車企接受,原因實際並不難以理解——換電會帶來非常多的問題。

1:換電要求動力電池類型完全相同,這點是絕對做不到的。比如高性能汽車可能堅持使用鎳類三元鋰,這些電池的能量密度高且放電效率高。而追求性價比的車輛則會開始慢慢轉型磷酸鐵鋰電池,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偏低且綜合性能不見得都會很強,但是安全等級高且製造成本低,對於普通代步車而言會是不二之選。那麼電池類型的無法一致,這對於換電站則是巨大的挑戰。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假設換電站要儲備主流動力電池的三種類型,儲量按照多少臺車儲備呢?就算是50臺車吧,那就是150組動力電池。按照每組電池組的容量為低標準的50kwh計算,僅僅電池組的儲備成本就要高達1100萬以上,加上場地、硬件、人員等諸多成本,沒有2000萬的啟動資金能考慮建設換電站嗎?而新能源汽車使用充電樁充電每次的成本只是幾十元,換電的成本自然不能高於這一彪悍尊很多,否則必然沒有客戶;那麼哪些資金會愚蠢到鉅額投資等待“細水長流”呢?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2:換電要求電動汽車電控系統的技術標準完全一致,然而這100%不可能實現。比如某些年度研發資金投入接近百億的自主品牌,其數萬人的研發團隊嘔心瀝血研發出的IGBT模塊、電池溫控系統、電池組預熱系統、高效率放電、超級電容動能回收等等。讓這一企業把研發成果拿去給一些幾乎沒有研發投入的三四流車企共享,甚至拿去給外企共享——您試試看提出這一建議值不值得左右開弓1000個大嘴巴,什麼叫專利保護?什麼叫民族汽車工業振興?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那麼在電控系統技術做不到一致的前提下,這些車即使做到了動力電池類型的相同也不能互換電池組。要知道同一種動力電池的性能參數會有巨大的差異,比如鎳類三元鋰有系統能量密度超160WH/KG的高標準類型,同時也有140WH/KG的低標準選項,放電倍率、放電效率、電池組線束、溫控系統等等結構的PACK工藝差距都會很大。試想換電站無法識別哪些電池組有問題或哪些電池組是高標準,盲目的換上不同品牌的電池包如果引起車輛失控或自燃怎麼處理呢?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再假設一個問題:不同標準的電池組用在不同功率的電動汽車上,相同的參數與容量的電池組用在60kw電機的代步車上在高速公路駕駛,其續航里程可能連300公里都沒有;但是如果用在120kw電機的準性能車上,同樣的高速巡航不會輕易達到恆功率高電耗轉速區間,結果則是電耗很低可以行駛400公里以上。相同容量的電池組無法保證車輛續航的一致性,這會為換電站帶來多少不可以預測的問題呢?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綜上所述,換電站可以說是門外漢對汽車續航里程提升的一種猜想,可以說完全沒有實施的價值與可能性。能採取換電的只有單一品牌在小範圍為用戶提供的特殊售後服務,亦或者是商用車輛比如公共交通才會選擇這一模式;然而一旦配套的充電道路開始興建,小範圍的換電模式也會完全取消。乘用車的換電預計會採用低功率的地面無線充電,對於平均電耗15kwh/100km左右的家用代步車而言已經足夠了。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中重型商用車應採用架空接觸網的“無軌電車”模式,高鐵與無硅電池均以這種方式實現與道路相同的準無限續航。普通商用車採用這種模式無非是為電動車加上充電弓,搭線充電功率足夠高可滿足所有車型;而架空接觸網的假設成本還要低於無線充電道路,所以可實施性是非常高的。這一模式在國內淘汰了很長時間,但很可惜還是被海外某些地區先行測試並開始實施;由此也可見充電道路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不對呢?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總結:換電站沒有實施的可能性,解決車輛續航問題只有配套設備的建設與電池類型的多元化。充電時間30min並不是問題,因為與加油相比20分鐘的時間差帶來了的用車開支十倍的減少,真正使用過這些車的人並不會有很多抱怨。至於所謂的電池汙染也是缺少常識,主流的磷酸鐵鋰與鎳類三元鋰並沒有重金屬,電解液的汙染性也是很低的;相比電瓶車鉛酸電池的嚴重鉛汙染而言可以忽略,尤其是在溯源平臺對每一節電芯的監控嚴格到另車企無奈的程度後,電池的回收再製造幾乎沒有漏洞。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重點: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在汽車使用後大部分不會直接報廢,在分揀測試後會陸續進入電力與通信行業作為儲能電池使用——這就做梯次利用,這些電池可以在新能源發電領域持續使用30~50年,為電能的清潔轉型會做出巨大的貢獻。電動汽車之所以會叫做新能源汽車不僅是終端零排放,能驅動新能源發電的快速增長才是被定義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看問題要宏觀要看本質,電動汽車只是第四輪能源變革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綜上所述,未來的電動汽車不用過於為續航里程擔憂,這些問題會在鐵電重新回到第一陣營的2020年開始一步步的克服。最終電動汽車很有可能成為容量只需要滿足200~300公里短途續航(滿足日常代步),長途駕駛依靠道路即時補電實現無限續航的理想模式。而電池組容量的下降還會帶來車輛價格的下探,屆時燃油車的時代也就徹底結束了,拭目以待吧。

充電站,無線充電,換電站,哪種模式最適合新能源汽車呢?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