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加工助力 9000噸滯銷甘蔗“身價倍增”

“慢點,下甘蔗的時候注意安全……”3月14日,在三臺縣中太鎮核桃街村鑫萬種植專業合作的院壩裡,工人們正忙著將一車車甘蔗從貨車上卸下.旁邊,一捆捆甘蔗堆積如山,十餘位村民正在對甘蔗進行清洗,清洗後的甘蔗被“投餵”進兩臺機械,這裡正在進行的是滯銷甘蔗初加工作業。

記者在現場看到,短短二十分鐘時間,就有三輛貨車滿載著甘蔗到達,這些甘蔗都是從遊仙、安州、鹽亭等各處甘蔗種植地裡拉來。

據綿陽市農業局統計,全市常年甘蔗種植畝數為2000畝左右,且品種多為水果甘蔗,大多依賴水果商販採購和少量零售。今年,受疫情影響,銷路不暢,大多數甘蔗無人問津,初步估算滯銷甘蔗為1萬噸左右。

為了減少甘蔗種植戶的損失,遊仙區科技局組織區內農業精加工企業轉產升級,消化吸納滯銷農特產品,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減輕種植戶損失。憑藉豐富的果酒釀造經驗與成熟的技術,四川桑果白蘭地農業公司上馬甘蔗酒加工生產項目,預計收購甘蔗量為9000噸左右,基本能消納全市滯銷甘蔗。

“滯銷農產品只有通過精深加工才有出路,今年疫情剛一爆發,我們就和相關部門對接,收購甘蔗進行深加工。”公司負責人趙君告訴記者,公司與大型種植合作社合作加工,將甘蔗初榨環節設置在甘蔗主產區,就近加工吸納,提取出甘蔗原液,再將原液運回公司進行甘蔗酒釀製,大大提高了加工生產效率。“目前我們有兩臺初加工機器,每個小時加工量是10噸,採取機器不停、人輪班的加工方式,每天可加工240噸甘蔗,預計一個月左右就能將滯銷甘蔗全部榨完”。

“賣不出去,部分地塊的甘蔗都開始爛根了,要不是這邊及時聯繫收購,今年損失慘重。”鑫萬種植專業合作理事長塗萬兵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種植的150餘畝甘蔗豐收,受疫情影響,以往合作的商販都沒有上門採購,幸好有深加工企業願意以合理價格收購。目前,該合作社正抓緊進行甘蔗採收加工。

面對如此大量的滯銷甘蔗,四川桑果白蘭地公司採取分類收購策略,對於抗風險能力低的小種植戶採取現金收購,對於規模化合作社採取合作加工模式,由企業與合作社按比例對甘蔗酒收益進行分配,此舉大大減輕了深加工企業經營壓力。

精深加工不僅解決了甘蔗滯銷問題,還極大提升了產業附加值。趙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每畝最低7噸的甘蔗產量,一畝地可產出1400斤高品質甘蔗酒,市場價每斤可達上百元。“以往種植一畝甘蔗的收益也就在一萬元左右,在進行甘蔗加工後,歸屬合作社的每畝收益可高達原先的兩到三倍。”

來源:四川在線;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