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處於國際先進行列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17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藥物疫苗研發進展的有關情況。

疫苗成功研發是人類面對重大傳染病取得根本性勝利的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介紹說,疫情初始我國就成立科研攻關組,緊緊抓住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方向,遴選8個優勢團隊,確定9項任務全力推進。

“截止到目前,五大技術方向疫苗總體進展順利。”王軍志透露,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都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動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的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發團隊4月完成臨床前研究,並逐步啟動臨床試驗。

據介紹,我國已有研發進展較快單位,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並已開展臨床試驗方案論證、招募志願者等相關工作。待國家藥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後,開始臨床試驗。王軍志表示,“應該說,我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目前總體上處於國際先進行列,不會慢於國外”。

法匹拉韋完成臨床研究療效好

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說,科研攻關組進一步強化對一線臨床救治的支撐和服務:針對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的阻斷,重點推薦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和中醫藥;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重點推薦恢復期血漿、託珠單抗、幹細胞和人工肝的臨床應用,目前均已取得良好進展。

“法匹拉韋已完成臨床研究,顯示出很好臨床療效。”張新民透露,在安全性方面,法匹拉韋已於2014年在日本獲批上市,上市以來以及在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研究中,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研究結果顯示,在病毒核酸轉陰方面,法匹拉韋治療組治療後,患者病毒核酸轉陰與對照組相比,轉陰時間中位值明顯縮短,分別為4天和11天,具有顯著差異。

據介紹,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牽頭開展法匹拉韋治療新冠肺炎的多中心、隨機、開放、陽性平行對照臨床研究,已完成各120例入組和臨床治療觀察。張新民指出,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顯著優於對照組。在主要終點評價指標方面,普通型患者在治療結束時的臨床恢復率,試驗組顯著優於對照組;在次要終點評價指標方面,試驗組在退熱時間上顯著優於對照組,平均退熱時間分別為2.5天和4.2天。在可及性方面,今年2月國內已有企業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批件,並實現量產,臨床藥品供應有保障。

“鑑於法匹拉韋安全性好、療效明確、藥品可及,經過科研攻關組組織專家充分論證,已正式向醫療救治組推薦,建議儘快納入診療方案。”張新民表示,下一步,科研攻關組將進一步推動攻關成果在武漢應用,並針對目前國際疫情暴發態勢,推出藥物治療的中國方案。

部分疫苗預期4月底申請臨床試驗

在疫苗的科技攻關中,不少高校科研團隊參與其中。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說,在科技攻關組支持下,教育部從春節開始就動員有研究優勢的廈門大學、四川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科研團隊,重點從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三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協同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加快開展新冠肺炎疫苗攻關。

雷朝滋說,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是通過鼻腔滴注方式進行接種,目前正在進行實驗動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預期4月底完成候選疫苗臨床前研究並申請臨床試驗。重組蛋白疫苗目前已經開展小鼠與兔子的動物實驗,並已掌握大規模生產高質量和高純度的疫苗蛋白技術。

“核酸疫苗是全世界都在積極探索的疫苗研發新技術,目前全球還沒有人用疫苗上市。”雷朝滋說,我國高校利用前期中東呼吸綜合徵研究中積累的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快核酸疫苗研究,將盡快驗證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還有高校已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病人血液分離出對新冠病毒具有很高中和活性抗體,以此製備高純度的全人源中和抗體,可以提供三週左右的短期免疫保護,正在準備進行動物攻毒保護試驗。

雷朝滋說,總體來說,高等學校疫苗研發工作都在按照預期積極推進,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有序開展,部分疫苗有希望儘快進入臨床研究或者應急使用。

構建中西醫結合傳染病防治體系

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先後派出5批近800人的專業隊伍馳援武漢,全國支援武漢的醫療隊裡有近5000人來自中醫藥系統。在此次疫情抗擊中,中醫藥發揮的作用有目共睹,中醫藥參與面之廣、參與度之深、受關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透露,中醫藥在阻止輕型、普通型的患者向重型、危重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療上,也發揮了很好作用,特別是在退高熱、促進滲出吸收、提高氧合水平、降低肺纖維化方面。

李昱表示,中西醫結合已經成為疫情防控救治的亮點,也是目前疫情防控救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保證,更是我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疫情發生以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時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的通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也印發《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的通知》。李昱認為,這些文件進一步強化了中西醫結合會診制度,促進了中醫藥在整個疫情防控救治中深度參與。

李昱說,在救治方法和手段上,中醫西醫各具優勢、各具特色,並且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也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傳染病防治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本報北京3月17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