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自周武王分封諸侯以來,由於周朝無法對所有的諸侯進行管理和約束,從而導致禮崩樂壞,失去了對天下的實際統治。天下諸侯趁機各自割據一方,積攢實力,強大的諸侯國慢慢將觸角伸向了弱小的諸侯國,將其滅亡或者是兼併,一時間天下烽煙四起,戰火不斷。

為了在亂世中生存下來,各諸侯國紛紛將發展重心轉移到軍事力量的發展上,實行全民皆兵,如果遇到戰爭動輒傾國出動,力圖在數量上壓過敵人。但是這種發展模式很難達到實際效果,原因有兩點,一是非職業的士兵在軍事素質上無法和職業士兵相提並論,容易被職業士兵以少勝多,形成碾壓;二是窮兵黷武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發展。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重視商業發展的名相管仲

比起這些國家,地處遠東的齊國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在千古名相管仲的治理下,該國大力發展農業、工業、商業,尤其是商業十分發達,被譽為當時的商賈中心。據《管子·輕重乙》中記載:

"請以令為諸侯之商賈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

管子大力發展商業的結果是,齊國成為了遠東地區無可比擬的遠東巨無霸,以地域廣袤著稱的楚國和燕國不敢對其染指,除此之外齊國還頻頻出兵中原,極大影響了天下局勢,甚至成為了有可能重新書寫天下秩序的新挑戰者。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農業是社會的基礎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大農大工大商謂國之三寶

管仲祖上其實也是貴族,後來家道中落,他在幼時就不得不隨著家人從事農耕,後來在年輕時候又有過做生意的經歷,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可能是他重視農業和商業的原因。商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在後世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在春秋時期,許多商業活動其實是民眾自發形成的一種等價交換活動,可以參考的資料比較稀少,所以我們更能看出管仲的目光之深遠。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手段整體落後於現代,所以當時的戰爭比拼的就是兩點,士兵數量和後勤保障。顯而易見,想要做到這兩點,一是要訓練士兵,二是要保證糧產,但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又要從事繁重的農耕、又要保證具備職業士兵的軍事素質,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到最後只能是兩手抓兩手都抓不硬。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戰國時代戰爭規模十分龐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動輒雙方投入十萬幾十萬兵力,在那個時代的戰爭史中實屬比較少見,但是實際上士兵光有數量缺乏質量,導致很多戰爭的結果出人意料。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管仲果斷向齊桓公提出了治理國家的策略,模仿姜尚以三寶治國,何謂三寶?據《六韜·文韜·六守》中記載:

"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三寶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亂其鄉,無亂其族,臣無富於君,都無大於國。六守長,則君昌;三寶完,則國安。"

讓職業士兵去保家衛國,其餘的百姓大力發展農工商業。筆者認為,與其讓百姓去擔當戰爭中無用的炮灰,不如通過國之三寶"通貨積財,富國強兵",這也是讓齊國國運延續八百年的重要原因。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鐵器的出現大大推進了農業發展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發展國之三寶優先於軍事

實際上,農工商三種產業對軍事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作用屬於潤物細無聲,不能像數量眾多的兵車、氣勢渾厚的軍陣那樣直觀地讓人感受到。下面讓我們依次來看這三寶是如何影響軍事力量的。

首先農業可以保證人類生存和士兵行軍的基本需求,一個國家想要對外征戰,必須國庫要有足夠的存糧,想要百姓富足,也需要百姓手裡有足夠的餘糧,才不至於吃了上頓想下頓。而且一個國家想要糧食多到國庫充盈,光靠種地產糧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形成從上到下的種植、儲存、稅收、配送、育種產業鏈,在這個過程又會培養出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指導後續的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手工業者在打造鐵器

工業指的是手工生產者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鐵器的打造、紡織、開採、造車等等工作,這些工作會使生活變得更加便利,這其中尤其是鐵器的打造十分重要,鋤頭和犁當時已經逐漸在齊地普遍應用,由於具有大量的實踐應用,也便於手工業者發現不足,對生產工具進行改造,進一步提高生產力。

而商業的作用就更大了,曾經商鞅認為商業無用,據《史記·七十列傳·商君列傳》中記載: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可是管仲卻認為商業就如同國家的血液,可以讓國內的資源充分流動,讓不足之處得到補充,讓富餘之處避免浪費,除此之外豐富的產業可以提高國家的稅收,而且在和其他國家的貿易中獲得主動。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貿易的出現推動了物流發展

比如掌握定價權,就相當於用本國的信仰就可以交換其他國家實打實的商品。所以他堅定發展商業,將其視作和農業工業同等重要的治國手段,這也為齊國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綜合實力不降反升而稱霸

在管仲清晰明確的治國方針下,齊國迅速形成了兩條發展線,一條是軍事發展線,就是注重職業士兵的培養,打造尖端部隊;另一條就是社會發展線,以農業工業帶動商業的發展。從此軍民分離,各司其職。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春秋首霸齊桓公

管仲提出這個方針後,自然有傳統守舊的官員跳出來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大幅度減少士兵數量提高從事農工商業人口會導致齊國國防能力下降讓他國趁虛而入,所以才提出反對意見。但是春秋首霸齊桓公之所以能稱霸,靠的就是聽管仲的話,他大手一揮,同意了管仲的意見。據《史記·三十世家·齊太公世家》

中記載: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伸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從此,管仲一方面治國一方面強軍,在他的治理下,齊國飛速發展,一方面士兵精銳,形成了以戰鬥技術高超的專業集團"齊技擊",戰術能力之高,戰鬥力之勇武可以和後來的魏武卒媲美,不光鞏固了國防,還多次尊王攘夷,捍衛了周天子和齊桓公的尊嚴。而商業上更是以淄博為中心,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今日淄博

不僅將全國通過商業連接成一個整體,因地制宜發展各地不同優勢,甚至還打開了海上通道和朝鮮進行貿易,豐富了物產也消化了本地資源,百姓因此生活富足。

由此可見,社會發展和軍事發展在國家的建設中佔據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將二者平衡對待,不能厚此薄彼,既不能造成窮兵黷武人民不濟的局面,又不能失去國家的防衛能力。早在兩千年前的管仲已經認識到了這點,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堅持發展,一舉奠定了齊國接下來要遵循的發展方向。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管仲就是齊國的大腦

管仲在別國窮兵黷武時大力發展農工商,反助力齊國稱霸

結語

如果將封建時期的國家比作一個人,那麼軍事力量就是骨骼,而經濟就是血液,治國之人就是大腦。沒有骨骼的支撐,國家就沒能力站直,任人宰割;如果血液不暢,國家就沒有能力週轉,除了心臟部位附近其他地方都供血不足;而如果一個國家血液暢通骨骼硬朗但是缺乏大腦,就會胡亂行動引起眾怒。可見,治國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工作。

而齊國之所以能成為遠東強國,關鍵的原因就在於有一個思維極其清晰的大腦,也就是管仲,大腦清楚的知道身體的問題出在哪裡,在仔細摸清楚身體的脈絡後能做到對症下藥,讓機體恢復生機,從此以後骨骼健壯,血液流暢。在此基礎上,大腦沒有讓身體胡亂行動,而是又繼續對身體進行強化,直到進化成一個遠超常人的超人之軀,讓身邊其他有覬覦之心的人望而卻步,不敢輕舉妄動。

管仲之所以能成為優秀的治國良相,在於他深知國之三寶的重要性,雖然國之三寶並不是他最先提出的,但是他可以說是歷史上首位將國之三寶發揚光大之人。而且他不光是提出大概建議,他也為各行各業制定了健康合理的行業規定,並且形成量化數據為後世提供了重要參考,因此名垂青史。後世許多的治國名臣都願意自比管仲,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參考文獻

1《管子·輕重乙》

2《六韜·文韜·六守》

3《史記·七十列傳·商君列傳》

4《史記·三十世家·齊太公世家》

本文內容來自今日頭條號:馴鹿歷史 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