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麥“天險”變為朝聖“通途”

湛藍的天空下飄揚著斜掛的經幡,微風輕拂,獵獵作響,遠方雪山四周青山如黛,峰頂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高聳、連綿的神山,在碧空之下,給人一種悠遠、老成持重的感覺;這裡的湖水,或湛藍如寶石,或翠綠如綠松,美麗且純粹,雪山聖湖交相輝映,宛如人間仙境。

也可以追隨倉央嘉措的情詩去感受藏傳佛教的神秘與虔誠,“一襲紅衣修佛心,一寸紅牆隔紅塵”,千年的歷史與文明,匯聚在高原聖殿布達拉宮,引得無數朝聖者和旅人風塵僕僕虔誠朝拜。


通麥“天險”變為朝聖“通途”

經幡


這座日光之城,藏傳佛教聖地,西藏,成為無數人心中聖潔的地域。人們對西藏的嚮往與渴望,使得他們化身為旅人,踏上旅途,前赴後繼。

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有一段路,不管是當地人還是老司機都望而生畏,它是318川藏線近長得必經之路,如此赫赫有名並不是因為美景,而是因為它的艱險,它就是“通麥天險”,甚至被稱為“通麥墳場”,在這裡的交通事故是數不勝數,甚至很多人長眠於此。

通麥路段究竟有多艱險呢?通麥路段位於“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一年之中地質災害發生的次數多達300次,一旦出現雨雪天就易發生泥石流、塌方等災害,而另一側是湍急的帕隆藏布江,加上道路狹窄,山體疏鬆,這條路走起來戰戰兢兢,搖搖欲墜。

2013年,為了改善這一險境,以“五隧兩橋”為主,對川藏公路通麥路段的進行整體改制,“五隧兩橋”分別是通麥特大橋、迫龍溝特大橋、102隧道、飛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號隧道、帕隆2號隧道。正是它們令“麥通天險”正式成為歷史。


通麥“天險”變為朝聖“通途”

318川藏線


通麥天險從“險”到“通”歷時三年,路段不長,修建起來卻十分艱難,因為地質疏鬆,地質災害頻發,加上地形地貌和地面承重等原因,許多大型機械設備無法正常展開作業,很多情況下只能依靠小型機械設備如冠航手拉葫蘆、捲揚機等進行物料的運送和構件的吊裝,極大的幫助了通麥路段的修建,使得通麥路段能夠儘早通車。

新路啟用,也讓通麥路段重新歸於平靜,不過與天險相逢,想必也是朝聖的必經之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