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外戚干政?

虎說霸道


文|小河對岸

在我國的歷代王朝中,尤其是早期的王朝,用人制度不怎麼成熟。君主最能信賴的人,往往只能是自己的血親與姻親。這跟今天的家族企業很相似,企業的管理者都是各類小叔子、小舅子、小姨子...

雖都是用人以親,但在“用親”上也是有差別的。

周朝人傾向於用宗親,也就是父系親屬,同姓宗親掌握朝政之權,時稱之為公族。周王室之周、召,齊之國、高,楚之若敖氏、蒍氏、屈、景、昭,魯之三桓等執掌朝政的世卿家族皆是王室(諸侯公室)的旁支血脈。

叔叔輔佐侄子乃是周人的習慣傳統,尤其是“周公輔成王”(叔侄關係)這種典範給後世政治留下了極深的影響。周武王在克商之後還不到四年就去世了,繼位的周成王很是年幼,便是由周公、召公分掌國政(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被後世公認的商周之際第一能臣呂尚(姜子牙),雖最善於兵事謀略,且是武王之岳丈、成王之外公(呂尚之女邑姜嫁於武王為後,生周成王、唐叔虞),但由於呂尚不是周之宗室,以致與輔佐成王無緣。

而漢朝卻傾向於用外戚,也就是母系(妻系)親屬,漢朝是外戚最為風光的朝代。西漢的兩大政治支柱是諸侯與外戚,東漢的兩大政治支柱是宦官與外戚。外戚在兩漢的政治中都充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西漢的呂氏、竇嬰、田蚡、衛青、霍去病、李廣利、霍光,乃至最終篡奪西漢皇位的王莽,都因其外戚的身份而得到重用。東漢也是如此,竇憲、鄧騭、梁冀(“跋扈將軍”)、何進等等,都是籍其姐妹嫁給漢帝而被封為大將軍,而執掌朝政軍權。

宗室輔政,叔叔為重;外戚輔政,則舅舅為重。那為何同樣是“任人以親”,為何周朝是叔叔輔政,而漢朝卻是舅舅輔政呢?其本質上是周朝與漢朝的政治制度差異。

周朝實行分封(封建)制度,是以宗法血緣為政治紐帶,國家的權力極為分散(國家權力主要分散於各大公族)。雖對君主而言,舅舅與叔叔都屬至親,但在公族(國家的力量來源)中的號召力、凝聚力,作為外姓的舅舅是無法比擬叔叔的。

但自戰國各諸侯紛紛實行變革至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行郡縣,最終確立了君主集權的帝國制度。對於高度集權的帝國來說,叔叔有一定的皇位繼承名分,如果讓叔叔輔政,那近乎是相讓皇位。而舅舅作為外姓人,並無皇位繼承名分,從政治風險上來說,舅舅遠比叔叔要安全。故而,自秦朝以後,華夏王朝就近乎杜絕了“周公輔成王”這種政治模式。


有知社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妾孃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把持朝廷政權的現象。相對的有宦官干政。

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經歷了萌芽,產生和發展的,隨著朝代更迭,在前朝的經驗教訓上逐步成熟的。外戚干政是封建社會發展初期的產物,不僅僅在漢朝,從戰國時期就開始了,到漢、晉達到高潮,隨著隋唐科舉制度以及三省六部制集權模式的出現,外戚干政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君權和相權的矛盾,從戰國時期起,中央集權開始形成。因為政事繁多,國君一人難以應付,就出現了以丞相為首的朝官集團。為適應這種政治體制變化的需要,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已普遍設立相職,建立起各自的丞相制度。在秦統一中國、實行丞相制度後,相權日強。到西漢初期,宰相的權力更是迅速膨脹,並很快達到鼎盛時期。丞相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所不管,與當時的皇權基本上處於平等狀態。蕭何、曹參等一批名相出現,在西漢的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這更加強化了相權的地位,在君相“坐而論道”之時,相權和皇權之間的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為了保障君權,皇帝採取兩種措施,一是封王,即封同族子孫為王,鎮守外藩,意在保障皇權。但是歷史證明,這更容易引起皇權的動盪,尤其是藩王勾結朝臣,裡應外合,對皇權打擊是致命性的。漢景帝時期就爆發了七王之亂,之後藩王逐漸削弱。 二是聯姻,即和有有功大臣聯姻,以姻親結成同盟,一方面鞏固皇權,另一方面體現對功臣的信任和親近。而這些大臣成為姻親後權力更大,實力更強,有效的分化了相權,強化君權,但為日後的外戚干政埋下伏筆。

第二個原因是皇位繼承製度的侷限性。秦始皇一統六國後,確定了皇帝制度,以 "奉宗廟之重,終無窮之祚",自稱始皇帝,以期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也。秦朝雖二世而亡,取而代之的漢卻把皇位繼承製度保留了下來並日趨完善。

皇位繼承製度,使儲君的範圍集中在當今皇帝的子嗣當中,選擇餘地較小,一旦皇帝早逝,出現幼帝即位的概率就極大。加上古時醫療技術的落後,其中能成人的皇子本來就不多,皇儲的選擇範圍就更小了。由此便造成了君少母壯的局面,一方面小皇帝繼位的時候無法理事,另一方面小皇帝往往勢單力薄。這個時候於情於理,兒子一般天然會依靠母親,而母親能夠依靠的力量,則天然的是自己孃家人,這就讓外戚進入權力階層成為了可能。

加上前面說的君權相權平衡,需要一支力量成為自己的助力來對抗其他勢力,那麼外戚也就會成為一種選擇。加之皇帝為了籠絡官員,和實力官僚結成姻親,外戚干政就成為一種必然了。

東漢時期,一個是小皇帝多,一個是尚書檯的設置。使得外戚干政愈演愈烈。

光武帝劉秀在建立政權之後,為了穩固皇權,遏制相權,雖然保留了過去的宰相“三公”之職,即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卻將三公的實權抽走,徒留地位和俸祿,而設置名為“臺閣”的尚書檯掌握實權,由自己直接指揮。

最早的尚書是相對外部朝廷的內部朝閣,由皇帝統管,相當於機要秘書的工作單位,為下級官吏。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期,尚書被私下稱為“內朝”,與三公九卿的“外朝”相對應,沒有什麼實質的執政權。但是,光武帝卻將尚書機構的地位抬高至超過“外朝”的地步。雖然尚書檯內的官員品階不高,但比“外朝”中人更有權力。

很快,這樣的弊端就凸現出來。一旦皇帝早逝,幼帝登基,便無力掌控尚書檯。自然,掌管尚書檯的“重任”就落到後宮、外戚的手裡。光武帝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做法,就這樣令東漢江山一點點落入他人手中。而外戚專權的直接後果,便是宦官權力的膨脹。因為幼帝唯有後宮宦官近侍可以依靠,長大後宦官幫助皇帝奪回皇權有功,受到土地、俸祿上的鉅額封賞,勢力便迅速擴大,甚至超過外戚。東漢末年的“十常侍之亂”,便是由此引起。

在以後的朝代當中,雖有外戚干政現象,但與漢朝,尤其是東漢相比,實在是望塵莫及。


呆弟42005191


漢朝之所以頻繁地出現外戚干政,根本原因在於體制缺陷。

過分的集權和缺乏分權機制

外戚之所以能幹政,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過分集權,官職體制缺陷造成的。

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基本上都是實行郡縣制+宰相制,後來又把宰相權力分割為三公九卿。但是不管怎麼分割,權力沒有有效的監督機構,就很容易造成外戚專權。

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漢朝是舉薦制度。這就造成只要某一個人掌控了舉薦渠道,那麼這個人的家族一定會在朝廷中謀取更多的權力。權力過分集中,造成了外戚專權的必要條件。

皇權和大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

外戚說白了還是代表了氏族階層,而皇帝代表的是王權。與其說是外戚干政,不如說是王權和大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反饋。

大地主階級掌握了土地,而且在不斷地兼併土地;皇權則是要維持普通人的生計,是在不斷地挑動和觸犯大地主階級的利益。

在這種針鋒相對的環境裡,外戚很容易得到專權的機會。

外戚干政直接原因:當政者年幼

外戚干政產生的另一個必備條件就是,統治君主年幼或者無能,導致大權旁落,這在中國西漢、東漢特別明顯,可以說中國古代的外戚干政主要就發生在漢朝,西漢自漢武帝以後,外戚干政成為了漢朝的特色,一直流傳到東漢末年,外戚干政能持續這麼長時間,也與西漢、東漢君主多以幼小年紀被立有關,因為年紀幼小,就有母親、祖母攝政、外戚干政的機會,而且外戚干政多是皇帝的母家親戚,相比妻族干政,在古代還是比較少見的。

呂雉起了個壞頭

漢朝外戚干政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劉邦的老婆呂雉起了個壞頭。


以上,希望能幫到題主!


野樹春秋


東漢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時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政治權力。但進入東漢中期以後,從和帝開始,東漢政權內部,出現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國家最高權力的局面。這種情況,貫穿於整個東漢中後期的歷史,成為東漢政治史的一個重要特點。

東漢時期,出現外戚宦官輪流專權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東漢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貫穿於中國官僚制度發展史的一條主線,就是要解決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問題。

東漢建立後,劉秀採取了種種措施,來加強皇權。三公雖然享有崇高尊榮的地位和名譽,秩祿高達萬石,但是,三公不能管理具體的事務,僅僅是“坐而論道”而已。劉秀把具體的權力,交給了號稱“臺閣”的尚書檯。

第二,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是外戚宦官專權的階級基礎。豪強地主的勢力到東漢中期更為發展。他們在經濟上搶佔土地,爭奪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爭奪權利。

第三個原因是,東漢從中期的和帝開始,皇帝多數夭折,往往是幼主繼位,母后臨朝。


笑搞


東漢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時期,皇帝本人能夠控制國家的政治權力。但進入東漢中期以後,從和帝開始,東漢政權內部,出現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國家最高權力的局面。這種情況,貫穿於整個東漢中後期的歷史,成為東漢政治史的一個重要特點。

東漢時期,出現外戚宦官輪流專權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東漢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貫穿於中國官僚制度發展史的一條主線,就是要解決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問題。東漢建立後,劉秀採取了種種措施,來加強皇權。《後漢書*仲長統傳》說,“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竅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東漢王朝仍然設置名為宰相的“三公”——司徒(丞相),太尉,司空(御史大夫)。三公雖然享有崇高尊榮的地位和名譽,秩祿高達萬石,但是,三公不能管理具體的事務,僅僅是“坐而論道”而已。劉秀把具體的權力,交給了號稱“臺閣”的尚書檯。

“尚書”原來是少府轄下的機構,西漢中期,武帝劉徹以“尚書”為基礎,設置了與外朝相對應的“內朝”。漢武帝選用一些中下級官吏,作為自己的侍從與助手,給他們以侍中、給事中、常侍等頭銜,與“尚書”的長官尚書令一起,組成宮中決策機構,稱為“內朝”或者“中朝”。原來的三公九卿等朝廷官員稱為“外朝”。外朝無決策權,只是執行內朝命令。朝廷大臣要參與機要,必須要有“領尚書事”或者“平尚書事”的頭銜。

東漢建立後,劉秀將“尚書”的職權範圍和機構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為“尚書檯”。尚書檯的正副長官分別為尚書令和尚書僕射,另設尚書左右丞各一人,作為尚書令僕的輔佐官。尚書檯下設置“六曹”,各曹的長官為侍郎,六曹分別管理國家的各項具體事務:“三公曹”負責監察;“吏部曹”負責任免官吏;“民曹”負責賦役稅收;“客曹”負責少數民族事務和外交事務;“二千石曹”負責刑罰訴訟;“中都曹”負責首都治安。尚書檯官員的品位並不高,尚書令秩僅千石,尚書僕射秩僅六百石;各曹的長官“侍郎”僅四百石;而具體管理事務的長官“令史”,秩僅二百石。尚書檯各級官員的官階雖低,但是,朝廷之上,事無鉅細,無所不掌,權力極大,直接聽命於皇帝。東漢對尚書檯“官小權大”的這種安排,目的就是更便利於皇帝的控制。

劉秀加強皇權的這種措施,在東漢初年確實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然而,到了東漢中期,卻發生了一種微妙的權力轉移。尚書檯職微權重,既擁有實際權力,又便於皇帝控制。而尚書檯既然便利於皇帝自己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外戚的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宦官的控制。不論是外戚,還是宦官,只要加有“平尚書事”、“錄尚書事”的頭銜,就能指揮、控制尚書檯,而一旦控制了尚書檯,就等於把國家政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說,中央職能部門職微權重的這種安排,給外戚與宦官輪流專權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第二,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是外戚宦官專權的階級基礎。豪強地主的勢力到東漢中期更為發展。他們在經濟上搶佔土地,爭奪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爭奪權利。

東漢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將,名門大族,他們是豪強地主上層的代表。東漢的外戚,主要有“馬、竇、鄧、梁”四大家族。東漢明帝的馬皇后,是大功臣馬援的女兒;章帝的竇皇后,是大功臣竇融的曾孫女;和帝的鄧皇后,是功臣鄧禹的孫女;順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統的後代。這四大家族,集功臣與外戚於一身,勢力非常強大。除了馬皇后一門,能夠自我謙抑之外,其餘的幾家,都是專橫跋扈,顯赫一時。

據《後漢書*竇融傳》記載:“竇氏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並時。自祖及孫,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比。”竇融的曾孫竇憲,因女弟立為章帝皇后,崇貴日盛,專橫跋扈,連皇室成員也懼怕其三分。竇憲曾以低價強買章帝姐姐沁水公主的莊園,而公主竟然不敢與竇憲計較。章帝知道後,大怒,當面嚴厲斥責竇憲曰:“深思前過,奪主田園時,何用愈趙高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昔永平中,常令陰黨、陰博、鄧疊三人更相糾察,故諸豪戚莫敢犯法者,而詔書切切,猶以舅氏田宅為言。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

據《後漢書*鄧禹傳》記載:“鄧氏自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東京莫與為比。”`

《後漢書*梁冀傳》記載:“冀一門前後七封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餘卿、將、尹、校五十七人。(梁冀)在位二十餘年,究極滿盛,威行內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親豫。”

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識丁,為一般人所不齒。然而一旦掌權之後,宦官也開始兼併土地,上升為地主階級。我們說,宦官並不一定都是壞人,宦官中也時有出類拔萃者,修《史記》的太史公,發明造紙術的蔡侯,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都在青史上留有好名。宦官雖然不都是壞人,但是,宦官政治卻一定是黑暗的。這是因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變態,對社會、對正常人存在著仇視心理;第二,宦官沒有後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觀念的絲毫約束;第三,宦官出身低微,目不識丁,沒有文化素養;第四,宦官只懂得送往迎來,阿諛奉承,而沒有任何政治經驗。

東漢時期,宦官在政治上與外戚爭奪,在經濟上也瘋狂地擴張,他們霸佔土地,強取民財,略取民女,胡作非為,民憤極大。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載,大宦官侯覽“貪侈奢縱,前後請奪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頃。起立第宅十有六區,皆有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飾以綺畫丹漆之屬,制度重深,僭類宮省。又豫作壽冢,石槨雙闕,高廡百尺,破人居室,發掘墳墓。虜奪良人,妻略婦子……”

中常侍蘇康、管霸等“用事於內,遂固天下良田美業,山林湖澤”。到東漢後期,靈帝與宦官更是公開賣官,由於所得金錢貯存於西園,史稱“西園賣官”,上至公卿,下到地方守令,皆有定價,一手交錢,一手給官。

宦官上升為豪強地主,但不為上層豪門及清流所看重,乃是豪強地主下層的政治代表。

第三個原因是,東漢從中期的和帝開始,皇帝多數夭折,往往是幼主繼位,母后臨朝。東漢中後期的十一個皇帝繼位時的年齡情況是:

和帝,年十歲;L!2

殤帝,百日小兒;6

安帝,十三歲;]-&

(前)少帝劉懿,年不詳;$ I:i

順帝,十一歲;sLjI

衝帝,兩歲;M=%9

質帝,八歲;ZN

桓帝,十五歲;*n&E'

靈帝,十二歲;Fs:"1=

少帝,十七歲,P#7

獻帝,九歲。m*bW1

由於皇帝大多夭亡,太子年幼繼位,於是,就出現了母后臨朝,垂廉聽政的情況。《後漢書*皇后紀》評論說: “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

這些垂廉聽政的太后們,年齡都不大,一般不過二十幾歲。她們死了老公,精神空虛頹廢,無以寄託,把思想感情的關注點,從夫妻生活轉移到朝廷大事的處理上來。然而,這些年輕的太后們沒有起碼的社會經驗和統治經驗,也基本上沒有文化知識。她們根本沒有能力來駕馭國家機器,只好依靠自己孃家的的父兄,幫助自己來處理國家大事。這樣一來,國家政權便落到了外戚的手中。

當皇帝成年後,為了奪回政權,解除外戚的威脅,只有依靠自己身邊的宦官了。皇帝幼長深宮,勢單力薄,關係最密切者,莫過於宦官。正如《後漢書*宦者列傳》所說:“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皇帝自幼,一切就由宦官照管。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性情習慣,是皇帝身邊唯一的親信。當皇帝長大成人,要求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政治權力的時候,必然地同企圖繼續專權的外戚集團產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團的鬥爭中,宦官也就天然地成為皇帝的盟友。於是,在宦官的協助下,皇帝奪回了政權。奪回政權之後,有功的宦官“遂享土地之封,超登公卿之位”,國家的權力便落到了這寫有功的宦官手中。然而,當皇帝死去,新君繼位,宦官由於政治身份卑賤而不能輔政,於是又有新的外戚上臺。這種外戚宦官輪流專權的局面,就成為東漢中後期政治的一個顯著特點。


我想要你笑


一、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外戚?

外戚通常指皇帝的母親和妻子方面的親戚。

即皇親國戚也。皇帝的妻子,皇后孃家兄弟。最有名的是太后的兄弟,也就是國舅。

與皇族宗親沒有絲毫關係。

二、什麼叫外戚干政或者說篡政?

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把持朝廷政權的現象。(皇帝年幼時,外戚往往干政擅權)另外還有宦官干政等。

三、漢朝外戚干政事件

縱觀中華千年歷史,往往皇親外戚野心最為膨脹和肆無忌憚,遠遠超過亂臣賊子。王莽篡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餘年為天下母,輔佐了四個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為憑藉,最初裝出恭謹勤勞的樣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後來他廣結名士和將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來投奔他的,不論地方遠近,出身貴賤,他一概收用,讓他們做官。為了收買人心,他把從自己封邑里收來的錢和糧,都拿出來贈送給賓客,而自己家裡卻過著十分儉樸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贊王莽。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後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王太后於是下詔,要求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群臣會意,於是紛紛舉薦王莽,不久後,王太后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其後他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務,此後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他開始排斥異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趕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後拔擢依附順從他的人,誅滅觸犯怨恨他的人。王莽官居大司馬,以太后名義執掌軍政大權,立漢平帝,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后,漸漸在朝中大權獨攬。公元9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死後,王莽指使同黨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書,要求讓他代天子臨朝。王政君無奈,只好順從這一要求,由王莽攝政,稱為“攝皇帝”。王莽為了避免年長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縱政局,遂立孺子嬰(即劉嬰)為皇太子,只有兩歲,太皇太后據群臣之意,叫王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改年號“居攝”待王莽掃清了這些障礙,各種符命祥瑞紛至沓來,不斷有人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即新始祖,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


生生不息鋼鐵俠


 外戚干政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叫歷朝歷代的皇帝頭疼不以的一個問題。外戚都是皇后、皇帝妃嬪的孃家,或者太后的母家;這些人雖然與皇室子弟並不是同一個姓,但也確確實實的是皇帝的親戚,是皇室的人。他們位高權重,往往喜歡擁立年紀尚小的孩子當上皇帝,而後真正的大權則由這些外戚掌握。外戚干涉政事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而在漢朝時期尤為激烈。從漢初,呂家開始便層出不窮。然而這歷朝歷代,最為成功的外戚干政,變要當屬武家,武曌了。從入宮選秀開始,武曌一步步的走向了皇后之位,然後是太后,最後成為了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官方承認,並且擁有實權的女帝。雖然最後武曌被逼退位,而武家也下場悽慘。

  可武家算是歷史上極為成功的一次外戚干政的例子了,他們不但成功的干預了唐朝的整治,甚至取而代之的使武曌成為了皇帝;把李家的天下變為了武家的天下。除了唐朝的武家,還有為我們所熟知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在清朝時後宮便不得干政,然而仍舊有許多妃嬪干涉政務,慈禧便是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位。慈禧的權利慾望極為強盛,從同治年間,慈禧便開始垂簾聽政;清朝的大權,全部都落在了慈禧的手上。皇權在古代那是一個極大的誘惑,而外戚;雖然是外,可也佔了個戚字,自然不會對權利無動於衷。所以歷朝歷代,雖然每個皇帝都對這種事頭疼無比,甚至到後來還出現了後宮不得干政的規定也還是屢禁不止。

  什麼是外戚干政?外戚干政,是指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的統治君主的母族、妻族通過和統治者的親密關係,利用為母為妻的身份干預朝政,提拔孃家親戚,把持朝政的現象,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實例,特別發生於皇帝幼下或者無能的情況下。外戚干政是古代封建社會統治階層權力擴散的一種普遍現象,在東南亞特別是中國、日本、朝鮮等國家,非常普遍,這是由於這些地區的社會習性影響的,因為在亞洲國家,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係即使到了成年也一樣很親密,子女對父母的依賴要比西方國家親密,這也是外戚干政產生的根本背景,中國自古以來就以重孝尊老為傳統美德,做為封建統治者更應該做好榜樣,因此,即使生在帝王之家,也必須要有這種美德。

  外戚干政產生的另一個必備條件就是,統治君主年幼或者無能,導致大權旁落,這在中國西漢、東漢特別明顯,可以說中國古代的外戚干政主要就發生在漢朝,西漢自漢武帝以後,外戚干政成為了漢朝的特色,一直流傳到東漢末年,外戚干政能持續這麼長時間,也與西漢、東漢君主多以幼小年紀被立有關,因為年紀幼小,就有母親、祖母攝政、外戚干政的機會,而且外戚干政多是皇帝的母家親戚,相比妻族干政,在古代還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外戚干政,容易發生朝代更迭的危險,後世的統治者大多意識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儘管有所措施壓制,但是如果出現特定的局面,比如像漢代那樣的還是很容易發生外戚干政的。

外戚干政,是中國古代封建統治階層,皇權被君主的母族或妻族掌握,而處於權力架空的現象,外戚干政在亞洲古代封建制君主國家很常見,中國、日本、朝鮮等國家都有這種現象。外戚干政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從史書中的記載 ,西漢初年有呂后亂政,但是比起東漢的漢和帝時期,還是不算完全的外戚干政,一是外戚勢力範圍沒有擴散到全朝政,二是外戚干政的人員也不盡是呂氏孃家人。但到了東漢漢和帝時期,外戚干政形成風氣,和帝即位時年幼,竇太后臨朝聽政,開始提拔竇家人,她的兄長竇憲位列大將軍,威震朝廷。從此東漢自和帝始,至桓帝終,開啟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外戚干政時期,期間還摻雜,宦官和外戚奪權的波折,在桓帝時期,外戚干政算是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鼎盛時期,桓帝的妻兄梁冀,外戚干政20多年,把持朝中一眾大小事宜,朝廷任命都要一一聽從他的安排,皇權完全被架空,當然,物極必反,因為太過專權,而被桓帝趁機殺掉,外戚干政從此開始衰落。

  外戚干政在此後的唐朝,明朝,清朝都有短暫的上演,但是比起東漢時期,都不成氣候,這與後世君主提高了外戚干政的危害意識,而加以防範有關,通過選擇低於五品官員的女兒為妃子,或者公主不嫁權勢貴族等措施來杜絕外戚干政的機會。這在此後的朝代中都有印證,外戚干政的危害其在太大,放任不作為的話,就有可能遭遇王莽篡漢的結局,這應該是任何一個朝代君主都不願意發生的事情。外戚干政,在中國歷史出現過很多次,尤其以漢朝最為嚴重,前後持續有一百多年,還出現了王莽篡漢的改朝換代。外戚干政的危害在漢朝已經演示了,也讓後世君主有意避免漢朝外戚干政的覆轍,通過採取不與權勢貴族結親的措施,來防止外戚干政。

  漢朝為什麼會出現外戚干政?這與漢朝君主的客觀處境有關,外加情勢推動,漢朝劉氏一脈出現了相繼外戚干政的局面。在漢武帝時期,東方朔向漢武帝陳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英明的漢武帝此後在立太子劉弗陵的同時,就把太子的生母給殺了,為防止外戚干政做了榜樣,但是,後世的劉氏子孫並沒有加以警覺,這是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是東漢自漢和帝開始,此後的君主都是年幼即位,都不滿8歲,這個年紀是不可能主政的,於是就由母親或者祖母輔政,外戚干政睡在漢和帝開始越演起烈。

  從漢和帝時期,竇太后主政,再到鄧太后主政,再到梁太后主政,東漢的外戚干政一直持續到漢桓帝,漢桓帝的妻兄梁冀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皇帝都成了擺設,這也極大的引起了桓帝的不滿,在逮住機會後,漢桓帝謀同宦官,殺掉了梁冀,自此,外戚干政開始衰落,後世也再沒有出現漢朝那樣嚴重的外戚干政現象。這都是因為漢朝外戚干政實在是太過危險,讓後世君主都提高了防範意識,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己一手打下了的江山,落入外姓人手中。


談史論新


立國之初有功於江山社稷的很多人都出自於外戚,或是家族裡捨命相隨的親戚。安國定邦後,論功行賞,從周開始的分封制影響著漢朝初期的政治。其實,秦的變法已開始郡縣制了,只是漢初迫於形勢的無奈,到了武帝時,削藩,集權,先進的郡縣制終究還是成了以後的治國之策。也是我國能幾經災難而延續的一大原因。


堅持空虛


希望答案您還滿意東漢中葉以後,外戚與宦官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桓帝時期,以李膺、陳蕃為首的官僚集團,與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猛烈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和殘酷迫害活動,史稱“黨錮之禍”。

東漢章帝以後,外戚開始掌權,外戚專權造成政治上異常的黑暗。和帝時,竇太后臨朝稱制,其兄竇憲當政;衝帝、質帝時期,外戚梁冀勢力更大,皇帝的廢立全取決於他。質帝罵他是“跋扈將軍”,立即被毒死。外戚專權,妨礙皇權。皇帝為了打擊外戚勢力,便依靠身邊的宦官,和帝、安帝、順帝如此,桓帝也不例外。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後死,桓帝把宦官偷偷叫到廁所裡密謀,並利用宮中衛士翦除了梁氏外戚勢力。從此,開始了宦官擅權的局面。

東漢中葉以來,政治腐敗,經濟凋敝,階級矛盾曰趨尖銳,使東漢政權處於搖搖欲墜之勢,終於演成東漢末年的黨爭事件。


國家重點扶持對相


作者的話題詞意,應該是寫錯了,不是漢朝外戚才幹政,才掌權。應當說自古以來,華夏族便是外戚干政長久不衰,真正做到無外戚干政的漢族政權,僅一家。便是明朝,真正意義上的明朝無外戚干政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朱棣能登基稱帝便是靠的外戚幫助,朱棣這傢伙登基稱帝后便過河拆橋,殺了皇后》,外戚是皇權的延伸,當皇權勢危時,外戚便是輔助,但是一般皇朝滅亡,和外戚與廷臣的鬥爭,脫不開關係,外戚佔了人和,與皇權比任何勢力都親近,廷臣掌天時,廷臣擁有文化武器,歷史上只有一種人才能有名聲,便是文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