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的法老蘊含著怎樣文化,以及他背後的故事!

公元前5000年左右,當第一批農民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汗流浹背地種植莊稼的時候,更多勇敢的人從約旦河谷向西奈沙漠走去,到尼羅河流域去碰運氣,尋找肥沃的土地。

埃及幾乎沒有可馴育栽培的本土植物,在農業發展方面也落後於側翼丘陵區,但是一旦引進合適的種子和動物,埃及就繁榮發展起來。尼羅河每年氾濫的時候剛好是灌溉莊稼的季節,大面積的綠洲受雨水滋潤,在沙漠中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古代埃及的法老蘊含著怎樣文化,以及他背後的故事!

然而,這些優勢意味著,公元前3800年季風的退去對埃及造成的影響比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影響還要大。很多埃及人離開了他們的綠洲,來到了尼羅河流域,那裡水源充足,但是土地缺乏,尤其是在上埃及尼羅河流域變狹窄的地方。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人們通過管理解決了這個問題。挖掘出的墳墓表明,上埃及的村莊首領既要管理軍事,又要管理宗教事務。成功的首領在村莊獲得更多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富有,而失敗的首領不知去向。公元前3300年,形成了三個小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安葬國王——如果"國王"這個稱謂不是太高貴的話暫且用之——的富麗堂皇的墓地,這些墓地模仿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建築風格,墓地內還埋葬有黃金、武器和從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口的物品。

古代埃及的法老蘊含著怎樣文化,以及他背後的故事!

這些國家互相戰鬥,直到公元前3100年統一成一個國家。那時候皇家宏偉建築物的規模迅速擴大,獨特的埃及象形文字突然出現。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一樣,書寫可能只限於一小部分人群,但是埃及的文字記錄一開始就不光包含敘述性文字,還包含官僚的賬目。一個引人注目的文本描述道,一位叫那爾邁的上埃及國王在公元前3100年征服了下埃及,還有一個文本寫到了一個叫"蠍子王"的國王。後來還有文本提到了征服者美尼斯。雖然細節方面令人困惑,但是故事的基本框架已經清晰: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尼羅河流域,那時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統一了,約有100萬名臣民。

公元前3100年後,古埃及的物質文化迅速向尼羅河流域傳播。幾千年前隨著農業的發展,烏魯克文化在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傳播,和烏魯克文化的傳播方式一樣,下埃及人可能仿效了上埃及的生活方式。有明顯證據表明,組織成國家的上埃及比以村莊為基礎的下埃及發展得更快,政治統一含有一些南方征服北方的意味。

古代埃及的法老蘊含著怎樣文化,以及他背後的故事!

公元前3500年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烏魯克進行擴張,公元前3300年,上埃及也進行擴張,兩者雖然有很多相同之處,卻有著不同的結果。首先,當那爾邁/美尼斯/蠍子王於公元前3100年征服下埃及的時候,烏魯克的擴張突然終結。烏魯克城被燒燬,很多剛剛發展起來的有著烏魯克式物質文化的地區也被遺棄。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個謎。公元前2700年左右,象形文字開始記錄更多信息時,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分裂成了35個城邦,每個城邦都有自己神聖的國王,那時美索不達米亞人開始稱呼自己為蘇美爾人。因為烏魯克管理鬆散,統一的埃及成為主要的西方核心地區。

為什麼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發展不同,這仍然無法解釋。可能因為埃及只有一條河流和三角洲以及一些周圍都是沙漠的綠洲,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有兩條河流、很多順暢的支流,周圍還有很多山丘,這使得埃及比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更易征服。也可能是因為那爾邁比烏魯克國王做了更明智的決策,這個國王的名字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也可能是因為某些其他關鍵因素。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和埃及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蘇美爾國王宣稱自己像神靈,而埃及國王宣稱自己就是神靈。電影和電視劇《星際之門》改編自馮·丹尼肯的書,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釋:那爾邁一行人是真正的太空人,而烏魯克國王只是太空人的朋友。雖然這個解釋引人注目而又直接易懂,但是沒有任何證據,很多人認為,事實上法老在提升自己的神聖形象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古代埃及的法老蘊含著怎樣文化,以及他背後的故事!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自我神化是瘋子的行為,在5000年前也不是容易的事。那這些國王是如何做到的呢?那爾邁和他的朋友沒有給出任何解釋,根據後來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的故事,我們有了最佳線索。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征服了埃及,宣稱自己是法老。在和他的將軍爭奪權力的時候,他發現傳播一個謠言很有用,這個謠言就是,他也是神靈,就像之前的法老一樣。幾乎沒有馬其頓人去認真核實這個謠言,這為亞歷山大增加了籌碼。

當他的軍隊到達現在巴基斯坦的地方時,他召集了10位當地的智者,並命令他們回答他提出的最深奧難解的問題,違者處死。

當輪到第七位智者時,亞歷山大問:"一個人如何變成神靈?"這位哲學家很簡單地回答道:"做一件凡人無法完成的事。"很容易想象,亞歷山大假裝搔頭不解:最近有人做了凡人無法做到的事嗎?答案非常明顯,他可能已經告訴自己了:是的,那就是我。我剛剛推翻了波斯帝國。沒有凡人可以做到。我是神,所以當我的朋友反對我時,我殺死他們不應該感到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