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1940年5月至6月的法國之戰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裝甲師的坦克戰,法國的迅速失敗是最令人震驚的軍事失敗之一,在現代歐洲歷史上與1806年普魯士在耶拿的失敗相似,這次失敗的根源是複雜的,一直是一個有相當歷史爭議的話題,作為這場大規模坦克戰的主角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在這場戰鬥中誰更優秀呢?

一:德國和法國裝甲戰思想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根據凡爾賽條約的條款,德國禁止使用坦克,儘管如此,德國還是通過與蘇聯的秘密合作計劃在喀山實驗中心進行了小型坦克的開發。希特勒上臺後,對坦克的態度完全改變了德國軍隊,一些有遠見的德國軍官開始成為裝甲戰爭的熱心支持者,認為坦克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機械化和裝甲化聯合兵種還是未來戰爭革命,可以以一場決定性的殲滅戰代替一戰的停滯防禦戰,重點是衝擊和出其不意,為了應付現代戰爭的混亂,德國人練習一種分散的指揮和控制方法。這是基於戰術指揮官的命令應該明確確定了任務的意圖,但沒有明確規定目標。這樣的指揮方式要求戰術上具有非凡的主動性指揮官,他們希望通過更先進的手段來指揮和控制,所以德國人不遺餘力地在技術允許的範圍內部署戰術無線電,無線電為指揮官幾乎是實時的提供了獲取偵察和作戰信息的能力,這種戰爭的速度會快得多,通常被稱為閃電戰。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法國人更喜歡有條不紊的戰鬥,這種戰術風格上級戰術指揮員的集中指揮與微觀管理命令,它挫敗了下級的主動性,並使軍官依賴於在開始行動之前從上級命令的接收。法國軍隊固守一戰的教訓,認為現代戰場需要一支重裝突擊部隊支援步兵的前進,它有足夠的裝甲來抵抗敵方野戰炮,有火力摧毀典型的防禦工事戰場上的障礙物,法國軍隊非常熱衷於坦克和機械化,但是它的裝甲部隊分為步兵和騎兵兩個支隊,坦克是法國步兵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坦克營駐紮在隨行的步兵部隊之中,裝備的雷諾R-35和霍奇基斯H-39是一種裝甲很強的慢速坦克,用於執行與一戰中的雷諾FT坦克相同的功能,陪同步兵作戰,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這種類型步兵坦克有1540輛,約佔軍隊總數的一半。同時法國人也認識到需要機動部隊作為傳統騎兵偵察任務的替代品,法國騎兵認識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騎兵的失敗,比步兵更熱衷於機械化,騎兵隊主要依靠輕型坦克和裝甲車。法國在騎兵偵察方面投入了大約四分之一的坦克兵力,即使騎兵是最現代化的,它只能起著次要的作用。直到看到德國在波蘭以裝甲師發動閃電戰效果後,法國軍隊才開始組建他們的裝甲師,法國人裝甲師比德國的師要小得多,然而,他們的主要缺陷不是組織上的,而是時間上的。他們創建得太晚了,無法接受適當的培訓,到5月只有兩個師被完全組織起來,他們缺乏德國對手的實戰經驗。。

二:PzKpfw IV坦克和Char B1坦克的研發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德軍有兩個主要坦克類型的需要,坦克發展圍繞兩種主要類型,一種Lcishttraktor(輕型拖拉機)裝備一門37毫米炮,另一種Groftraktor(大型拖拉機)裝備一門75毫米短炮。代號為ZW和BW。而德國的當時工業界沒有能力生產這兩種類型的產品。只有用後來被嘲笑為純粹的訓練坦克的一號坦克裝備新裝甲部隊。一號坦克設計是相當現代和有效,但火力不足,迫使德國軍隊將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採用另一種配備20毫米自動火炮的臨時坦克PzKpwfwII。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這輛坦克能對付當時東歐常見的裝甲目標,如波蘭7TP或蘇聯的T-26,雖然它對法國的坦克沒有那麼有效,德國為應付未來戰場上的需要。其中計劃裝備兩種主力戰車,一種是三號戰車,另外一種就是裝備低初速、大口徑的主炮的四號戰車。這種戰車原本是設計用來支持步兵作戰的,1938年9月,PzKpfw IV開始工程開發,1939年起每月生產15輛,1940年上半年每月上升到20輛,1940年五月前有290輛PzKpfwIV可用於法國戰役,到了1940年5月,德軍有381輛PzKpfwIV可用。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坦克在1918年的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仍然是法國步兵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坦克理論設想需要一種比輕步兵坦克更強大的坦克來進行獨立行動。這個概念有各種各樣的名字,包括強大的坦克和戰鬥坦克。它將有足夠的裝甲抵禦敵人火力,又能克服戰壕和戰場上的障礙物,1921年,許多法國製造商提出了他們的概念。最沒有冒險精神的是rom Delaunay-Belleville,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擴大的ET坦克。試驗坦克始於1929年,拖了五年多,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考慮生產。其目標是在1934年開始生產。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決定增加裝甲到40毫米。使坦克的總重量從15噸增加到20噸。第一批坦克在1935年12月到1936年5月之間交付,但沒有炮塔。ST2炮塔正面裝甲只有30毫米,而不是要求的40毫米。於是開發了新的APX-1炮塔,使用相同的炮,但有更重的裝甲,Char B型坦克直到1937年9月底才到達,達到生產時,它已經過時了。它的40毫米裝甲幾乎不足以保護它對抗新的德國37毫米反坦克炮。在1934年從Char B改為Char B1,到1940年5月10日德軍進攻時,有258輛B1型坦克裝備八個營,Char B1 bis的生產速度從1939年的每月7輛增加到1940年的每月32輛,到戰役結束時,完成了403輛。

三:PzKpfw IV坦克和Char B1坦克的性能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B1坦克是其時代裝甲最強大的坦克,正面和側面有60毫米的裝甲,PzKpfw的75毫米主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基本擊不穿,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掉履帶或者幸運地擊中引擎格柵,PxKpfw IV 炮塔上有35mm的裝甲,前部有30mm的裝甲,側面和後部有20mm的裝甲。炮塔的迴轉主要由電力傳動(輔助為手動),每二十四秒可以迴轉一圈;由炮手以腳踩踏板進行射擊,波蘭戰爭顯示PzKpfw IV易受所有現代反坦克武器的攻擊,包括波蘭反坦克步槍和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在在近距離對抗法國25毫米步兵炮也是不夠的,因為它可以穿透50毫米的裝甲,所以它對法國47毫米坦克炮的效果甚至更差,PzKpfw IV右側的炮塔內裝有彈藥,而燃料箱就在炮塔籃下,如果被穿透特別容易受到災難性的火災導致坦克爆炸。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PzKpfw IV上的75毫米SA 35坦克炮相對較短,主要用於高爆火力,而不是用於坦克戰鬥,因此初始初速較低,為220米/秒。德國KwK 3775毫米炮稍長,因此它的射速稍快,初始初速為325m/s。通常可以穿透100米的41毫米裝甲或500米38毫米裝甲,這不足以擊倒 B1坦克,B1坦克是1940年戰場上最強大的坦克,同裝備了75毫米口徑的主炮和的47毫米副炮,75毫米主炮在車體上,主要是用來攻擊野戰工事,掩體以及其他目標,坦克戰鬥武器是47毫米口徑的火炮,原來裝短47mmSA34炮的APX1炮塔被47mmSA35炮取代,更適合坦克作戰。47毫米坦克炮的初速為670米/秒,可以在正常的戰鬥範圍內穿透任何德軍坦克裝甲,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兩種坦克的主炮彈藥相似,PzKpfwIV裝有74發75毫米口徑的炮彈,B1到80發75毫米炮彈,還有50發47毫米炮彈。兩種坦克也有同軸機槍,PxKpfw IV上有一挺7.92毫米的MG34機槍, B1上有一挺Riebel 7.5毫米MAC31機槍。儘管查爾B1bis有更好的火力,但它複雜的火控系統控制起來相當麻煩,主炮瞄準的任務是交給駕駛員,使駕駛員負擔過重,一個人的炮塔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車長即要指揮又要操作瞄準47毫米炮,47mm火炮的射擊速度理論上是15發,但實際上更接近2-3發/分。PzKpfwIV的火控系統更加現代化方便。車長不用操作瞄準,可以集中精力定位目標,協調坦克與鄰近的坦克或步兵。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B1由雷諾6缸307馬力航空發動機提供動力,它比PzKpfwIV慢,道路速度為25公里/小時,燃料消耗名義上是每小時60升,但實際上是每小時75升,名義上的耐力是在六小時和八小時之間,實際上是將近5個小時,公路每100公里耗油量為283升,越野每100公里耗油量為410升,最大行駛里程為95至140公里,發動機的主要後勤問題之一是需要高辛烷值航空汽油,而不是商用汽車汽油。最初B1配備了一輛800升補給拖車,可以將續航時間延長到大約21-30小時。由於拖車的明顯缺陷,這種做法被放棄,PzKpfwIV由邁巴赫HL108 TR V-12型250馬力汽油發動機提供動力,燃料消耗是318升/ 100公里道路和500升/ 100公里,越野射程90 - 140公里,PzKpfwIV另一個優點是有單獨的輔助電機,並廣泛使用可由任何類型的卡車都可攜帶的200升油桶和5升油桶;以確保快速加油。

四:雙方人員訓練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法國和德國軍隊都依賴徵兵,但法國只服役一年,而德國服役二年,法國士兵有預備役的責任,而且小部分是被召回服役的預備役人員。很少預備役軍人接受過B1的訓練,1939年9月戰爭爆發之前只有前三個營的坦克交付了,直到1940年,只有很少的部隊有這種類型坦克,這限制了訓練的數量。法國的做法是指派專業士兵擔任指揮官和司機,坦克指揮官通常是一名軍官,他在坦克的炮塔內除了指揮職能外,還負責裝彈、瞄準、發射47毫米炮和7.5毫米共軸機槍,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由於炮塔布局不良,法國坦克行動緩慢、猶豫和不協調,比德國對手更遲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干擾指揮官的注意力。駕駛員通常是個士官。他不僅要駕駛,還要根據指揮官的命令操持坦克用單獨的L.710雙目瞄準鏡瞄準、發射75毫米炮,B1需要四名訓練有素的乘員,要求很高,需要六個月訓練才使全體乘員達到熟練水平,戰前的訓練也僅限於小部隊訓練,幾乎沒有完整的部門培訓。1940年法國軍隊面臨的問題不是裝甲兵的數量,而是編隊很晚,缺乏訓練。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德國軍隊裝甲部隊是一支的精英部隊,地位僅在德國空軍之後,由於早期動員和波蘭戰役,國防軍已經完成了兩年的徵兵,四分之一的老兵被輪換到預備役部隊,而新兵受過適當的訓練。第一次被選為留在軍隊裡,通常成為軍士,接管更多的技術任務,在坦克上扮演炮手或司機的角色,並允許乘員進行廣泛的交叉訓練,以便在戰鬥中受傷後其他人可以代替他們,938年至1939年,被派往位於捷克邊境附近的格拉芬沃爾進行大規模有炮兵和步兵部隊的聯合兵種訓練,1940年的德軍在戰術和組織上遠優於法國,特別是在戰鬥經驗和訓練水平上比未來的法國對手領先三年。

五:結局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B1坦克是其時代最強大的坦克,厚厚的裝甲可以在1940年戰場上橫衝直撞,德軍甚至報告遭遇60噸“超重型坦克”,大大誇大了它們的實際尺寸,但B1面臨的中心問題是準備不足和被濫用,1940年的4071輛法國坦克總體損失了1749輛,總共約有370輛B1以小規模的臨時隊形投入戰鬥,有24輛B1是德國人臨時使用105毫米野戰炮和88毫米高射炮擊毀的,88毫米高射炮是唯一一種能可靠穿透B1重型裝甲的武器,,至少有6輛B1被地雷炸燬,兩輛B1被空襲炸燬,還有四輛被自己人誤擊損毀,至少有60輛B1是機械故障或燃料用盡被被遺棄,一些坦克由於翻倒或跑進沼澤或鬆軟的地面等事故而丟失。機械故障中有好幾種反覆出現的內德的轉向系統是罪魁禍首。其他常見的機械來源故障包括髮動機故障、變速器故障和發動機起火,戰後德軍回收了損壞的坦克以備再次使用,到1940年10月共有161輛B1坦克。


戰場上的較量,二戰法國B1和德國PzKpfw IV坦克的戰鬥


德軍裝甲部隊在法國戰役中也損失相當慘重,經過兩個星期的戰鬥,只有一半的坦克在作戰,大約30%的坦克在戰鬥時被擊毀或嚴重的機械故障,另外20%暫時不可用由於短期的機械或其他問題。在最初的2439輛裝甲車中在戰鬥五週後,損失了822輛(約佔34%),278輛PzKpfwIV損失了97輛,在五月份最初的戰鬥中傷亡最慘重,損失了77輛,PzKpfwIV在坦克對坦克戰鬥中表現不太好,即使是最輕的法國反坦克炮也不足以對付,早期的德軍並不十分重視技術優勢,往往以犧牲可靠性和耐用性為代價換取速度(直到1941年後德軍對這一問題的態度才發生了變化),但PzKpfwIV具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因為它的謹慎設計可以通過升級逐漸修改成主力戰車的型式,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一種持續生產的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