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哪個行業最被看好?

新基建,是當下復工復產基調下的一抹亮色。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科技抗“疫”無疑是主旋律,科學復工也引導著社會穩定運行,不難看出,科技對戰勝疫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基建,正是將科技融入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打開一個信息數字技術牽引經濟發展的新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國家信息中心攜手華為公司,聯合各方共同啟動了抗擊疫情的“數據長城”計劃,這項計劃將助力政企實現安全高效復工復產。


同時,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也正式上線。作為一個全局性疫情管控平臺,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以華為雲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能力與生態夥伴豐富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能力為驅動,覆蓋疫情特殊時期全場景、全領域的監管治理,通過“政府治理端、企業管理端、人員監控端”的實時對接,助力政府企業打贏疫情防控和快速恢復安全生產兩場戰爭。


新基建不僅僅展現了5G時代的科技張力,對很多行業而言,新基建意味著新紅利與新機遇。結合新基建趨勢,在推進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華為雲也將要打造的標杆性線上城市治理平臺,這個新構想將以城市治理與創新為出發點,圍繞城市建設場景與主體業務需求,將引導人們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構建具有前瞻性的“城市智能體”。


“硬核”復工,打贏經濟保衛戰

要推動復工復產,各級政府需要掌握企業存在的困難,並追蹤到個人情況。其中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精準”。政府在當下存在“三大痛點”。

第一大痛點——政府需要精準掌握當地疫情形勢。雖然每天都在大量彙集與疫情相關的各種數據,但是大部分地區的政府部門在原有管理手段下,無法對風險人群的流動監控管理,也無法對數據進行充分分析,進而給出防治工作指導意見。

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的解決方案是,提供一個全方面且立體的全域疫情智控平臺,讓政府能一目瞭然地觀察、防控疫情。


疫情之後,哪個行業最被看好?


橫街鎮隸屬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共有19個村,超過2.8萬本地人口。作為浙江省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的試點單位,該鎮在2月28日利用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不僅很快精確統計了橫街鎮19個村的固定人口疫情信息,還精準地統計了該鎮外來流動人員的疫情信息,為復工復產提供做好了的準備。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直轄面積102平方公里、總人口45.5萬,也通過使用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將社區網格員批量排查統計上來的數據,彙總、分類、分析,及時顯示在長春市二道區智慧平臺管理中心的指揮平臺上,由相關部門按需調取,研判疫情形勢,極大地降低了基層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和感染風險。

不僅如此,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還在第一時間開通了華為雲WeLink智能協作平臺,以解決政企遠程協同辦公、視頻會議、疫情數據及時彙總和展示的需求。數據顯示,目前,該地區WeLink開戶數已超過3000,實際安裝數為1742,覆蓋全部網格員,日活躍數量為164,會議時長達731分鐘。

第二大痛點——是政府如何助力企業加速復工復產。按常規,政府相關部門要審批企業復工復產,需要多部門協作,流程長,耗時耗力。同時,由於企業的員工分散、資質認證複雜,也將拉長復工復產的時間。這一點對於那些具有大量中小微企業的省市地方尤其突出。

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給出的方案,則實現了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申請線上辦理,無需人與人面對面接觸,也無需企業來回跑批,加快了復工復產進程。


疫情之後,哪個行業最被看好?


比如企業數量眾多的江蘇省。自2月25日起,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正式啟用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的企業復工線上辦理系統。啟用當天,就有1902家企業在線提交申請獲審批,之後每天約新增1000家企業復工申請。

把流程搬到線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簡單化,在該系統中企業只需填一張表、拍幾張照,就能完成線上申請,而當收到“您的材料已收到,可復工”短信通知的時候,企業即可復工。而政府審批人員只需在WeLink客戶端進行審批,這樣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復工效率。

這樣高效復工復產的情況在許昌市更為明顯。許昌是河南省民營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被稱為“河南的溫州”,有規模以上企業近兩萬家。為支持許昌順利復工復產,華為云為許昌市提出了“端管雲”的邊雲協同理念,為許昌市政府提供了可視化實時動態分析管理平臺,助力許昌市政府更快制定行政管理決策,更好應對返工期間機構治理的時效性考驗。

2月24日,許昌市正式上線基於華為雲的“企業復工復產疫情管控系統”。該系統實現了企業通過線上辦理系統,在電腦端完成實名認證,信息自主上傳。政府人員則可以隨時查驗,準確收集、處理各地復工場景下重點監測指標的變化情況。

這套方案解決了返工大潮的基層疫情防控治理痛點,降低了一線基層幹部工作壓力,讓政府可有效掌握區內市場主體真實信息,利於後期監管。


使用企業復工線上辦理系統的還有湖南省常德市。2月25日,湖南省常德市經開區管委會正式啟用該系統。該區負責人稱,如果沒有華為雲,要弄清該區所在地規模以上188家工業企業的復工情況,按照過去的做法,即便把區府所有的人都派出去,也未必能夠做到準確而且快速地摸排。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能解決基層疫情防控治理痛點,降低一線基層幹部工作壓力,提升效率。

第三大痛點——是各地政府如何為當地學校復課做準備。與企業復工復產不同的是,推動學校復課更難,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教育局需對多個學校統一監管,實現數據全覆蓋。二是學校需配有精準的測溫設備以及額外配置PC機、桌子等設備。三是生產設備的廠家多,現有產品多不符合要求,且報價複雜。四是多數廠家交付難度大,需要協調的人力、物力多。

基於對孩子的健康安全高度負責,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也提出了一套方案,其優勢在於:設備一體化,異地監管,報價簡單,交付快。可以說,它完美解決了各地政府助力復課的“痛點”,為復課準備留足了“時間窗口”。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政府為推動復課,決定緊急立項財政撥款採購一種疫情防控設備及系統,安裝到所轄的30所中小學,但要在不足一個月之內,找到符合要求的設備和系統,工作難度很大。

就在錦江區政府著急之際,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為復課提出了一種“端+公有云”的集成方案,並在3月15日上線運行。

這個集成方案中的端,可以理解為前端溫測設備。公有云,則是指一系列的雲端數據處理,包括疫情防控平臺提供的後臺IOC數據看板、溫測告警和健康打卡數據,以及具有打卡、考試、實時通訊、遠程會議等功能的疫情防控客戶端WeLink。


華為雲的底氣與城市智能化變革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對於各級政府部門來說,在防疫和復工之間,需要統籌兼顧,不可偏廢。

現在,全國各地正通過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實現了個體、企業(學校)、監管與設備全場景的復工復產管控的無縫聯接。那麼,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為何能如此有底氣地給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提供“指南”?

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的主要框架是一個城市管理者全局運營IOC和疫情決策儀表盤。簡單來說,也就是僅用“一張圖”就幫助政府掌握了疫情數據、區域分佈、卡口排查、最新動態等信息,讓疫情態勢一目瞭然,支撐了政府快速決策。

同時,該平臺還擁有五個核心模塊,分別是復工監管審批模塊、疫情自管理模塊、社區園區疫情管控模塊、出行管理模塊、企業服務模塊。這五大模塊能因地制宜,有效幫助政府實現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域的指揮調度,並能跟蹤任務落實情況。

具體而言,復工監管審批模塊,可以讓政府實現從企業復工申請、審核、備案到企業復工後的日常督查、統計分析的全程監管,而企業則可以通過該系統快速健全企業組織信息,開展自查自糾,保障企業復工全流程的完整和安全。

疫情自管理模塊,重點在全面掌握員工健康狀況和通行情況,實現分層管理,責任到人,讓安全責任人到管理者實時掌控,及時處理風險,讓復工復產風險一個不漏。

社區園區疫情管控模塊,通過監控實時體溫監測、口罩識別、風險人員、人群聚集、人員關愛等情況,對應發送“電子通行證”,並且每日刷新,讓管理人員對社區園區疫情動態全知道。

出行管理模塊,是通過城市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實現人員管理分層、人員管控責任到人,無風險人員可憑藉統一“電子通行證”作為城市出行的基礎憑證,消減流動風險。

而在企業服務方面,該平臺還為企業提供安全高效的數字化辦公系統、企業間寫作設計系統、雲採購系統、企業服務品類定期迭代。可謂知企業之難,開箱即用。

基於這樣的框架和模板,該平臺集“全局性”、“實戰性”、“實時性”和“實用性”四大特點,提供高速穩定的雲端聯接網絡、貼近客戶的本地化服務,全面助力各行各業有序、精準、高效復工復產,實現人員從小區到單位、從工廠到園區,人流、車流、物流、信息流交錯等多個層面的整體監管,不留死角。

某種程度而言,華為推出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可以看成是在疫情這個極端壓力場景中,“倒逼”城市從簡單“上網”到複雜“上雲”,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在這個轉型中,無論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需要適應以雲、5G、AI、大數據代表的“新基建”在社會治理、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開啟智慧新生活。

下一步,國內許多城市,比如成都、許昌、常德、常州、長春、台州、昆明等地,將依託華為雲在助推復工復產領域上的創新成果,即依託華為雲復工復產大管控平臺,進一步展開與華為雲的合作。

華為雲將持續以數字化技術及解決方案為政府機構、中小企業及生態夥伴保駕護航,全力加快5G、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技術人工智能在政府服務、社會治理的建設和應用,以無所不及的智能與聯接,融合城市治理經驗,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融合,構築“智能智慧城市智能體”而智能“智慧城市智能體”正是未來城市的新形態,我國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