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二戰德國坦克兵不戴頭盔?

扁了勾勇士


德國人當然不傻。工業技術也足夠,生產個坦克頭盔還不是事。你注意觀察下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期間的德軍裝甲部隊,在那些早期的一號、二號坦克炮塔裡冒出來的德國兵,都戴著一定碩大的黑色貝雷帽,好好回憶有木有?那就是有橡膠內襯的的坦克頭盔,正是因為裡面塞了東西鼓囊囊的,所以這型坦克頭盔看起來真心醜陋,也難怪德國兵不愛戴。

(德軍裝甲兵制服)

坦克兵頭盔的主要作用是啥?當然不是像M35鋼盔那般用來保護頭部,坦克兵坐在坦克裡面自有裝甲防護,比普通步兵那一層薄薄的鋼盔安全多了。所以要注意,坦克兵頭盔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乘員在顛簸的行駛中別撞腦袋!坦克內部空間狹小到處都是鋼鐵,撞狠了一下子就得懵比,那還打什麼仗了,所以德軍早期的黑色大貝雷帽加橡膠襯,就是為了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德軍全面取消了這種貝雷帽式的坦克頭盔,原因有三:第一是德軍裝甲部隊的無線電通訊是比較先進的,直接配備到單車,這也是德軍在戰爭初期“閃電戰”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即坦克作為相對獨立的作戰單元,可以通過上級的無線電指揮和協調,在戰場上形成準確的戰術協同和集群戰力,這一點蘇軍早期就不成,他們的坦克單車不配備無線電,通訊基本靠吼,或者敲擊。



(注意這黑色大貝雷帽)

然而這個碩大的貝雷帽極大影響了無線電耳機的佩戴,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家自己試試就明白了,我們早年上網用的就是形狀結構類似的耳機,帽子太大必然導致耳機不能最大程度貼近耳朵,在二戰時期坦克巨大的噪音下,那還聽什麼上級指示了。這事不能跟美軍比,美國人參戰比較晚,同時對飛機坦克乘員人身保護的觀念也比較強,所以人家的坦克頭盔和耳機那是一體的,而德國人已經沒這個時間進行研發了。

第二點原因說出來有點可笑,那就是德國人制造鋼盔和頭盔的方式過於刻板,他們根據德軍士兵腦袋大小設計了至少四種型號的頭盔,這種方式雖然很“人性化”,卻極大影響了產能,沒有做到統一制式,一擴軍產量就跟不上了。而美國人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鋼盔頭盔都一個型號,然後通過不同的內襯來解決士兵腦袋大小不一的問題,如此再加上橡膠的短缺,於是德國人乾脆放棄了對坦克頭盔的大規模生產。

(換裝的坦克部隊)

第三點其實是最關鍵的,也證明了德國在機動車領域的先進性,那就是德國坦克的行駛穩定性特好,二戰中後期德國的三號、四號、虎豹等坦克,其負重輪幾乎全部採用交錯排列的雙排大直徑負重輪的設計,並且每個負重輪都有獨立的懸掛系統,相對於採用單排負重輪的美製或蘇制坦克採用的那種扭杆懸掛系統的小直徑負重輪,其減震效果非常優秀。所以德軍坦克即使在非常顛簸的路面上行駛,也能基本保持車體非常平穩,坦克乘員與坦克車體碰撞的情況的機率很小,“開寶馬、坐奔馳”不是蓋的。

與此同時,德國人也充分考慮了坦克乘員在車內的碰撞問題,他們在坦克車體內部容易與乘員身體發生碰撞的部位都敷設了厚厚的保護層,同樣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在炎熱氣候條件下和惡劣的內部環境中,還避免了乘員戴橡膠質或皮質坦克帽帶來的悶躁感,算是另外一種“人性化”吧。在這三種因素的疊加下,1941年德軍裝甲部隊全面取消了橡膠貝雷帽,改以簡單輕薄的戰鬥帽,或者稱為“野戰帽”。

(早期的裝甲兵野戰服)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當年德軍坦克更加追求火力和裝甲,所以時速一般較低,也不大會出現腦袋亂撞情況,因此沒必要進行特別防護,雖然有點牽強,反正也算個理由吧。德國裝甲兵喜歡佩戴的是1935年式無簷野戰帽,上面縫一個帝國鷹徽,下面有一個倒V字的兵種色色條,所以即便是戴同樣的原野灰野戰帽,還是能夠區分出來裝甲兵的。1942年德國軍方下令取消這一兵種色條,但是命令並沒有得到很好執行。

德軍裝甲兵的黑色制服(主要是防髒,坦克在戰場上裡外都埋汰)特容易跟黨衛軍的搞混,尤要注意,德軍裝甲兵也用“骷髏徽”作為標誌,但是這個骷髏形狀尺寸與黨衛軍的並不相同,而且裝甲兵只是佩戴於領章上卻不會頂在野戰帽上,最大的特點是兩側領章都有徽。而黨衛軍是把骷髏徽頂在軍帽上,負責集中營看守的“骷髏總隊”也只是單側領章有骷髏徽,不難區分。

(美軍坦克頭盔)


到了二戰後期,隨著兵員的增加和物資大量消耗,德軍裝甲兵也有部分換裝“M1942野戰帽”和1943年以後生產的“標準野戰帽”(M1943等),顯著特點就是帶簷了,上面還有倆紐扣,按德國軍制,軍帽是兩年才發一次的,所以戰爭末期裝甲兵的帽子多少有點亂。


度度狼gg


二戰時期德國的坦克兵戴的不是鋼製頭盔而是裡面加了橡膠的黑色貝雷帽。

首先,頭盔對於士兵來說,第一目的就是保護頭部的安全,可是這對於坦克兵來說,其實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坦克兵躲在坦克裡面,坦克外圍的裝甲就是最好的保護,如果連坦克的裝甲都無法保護好裡面的士兵,那麼就算是加一個頭口也是不頂用的。


其次,鋼鐵在缺少資源的德國是戰略性的物資,能省則省。

你想想,德國二戰時期有多少個坦克裝甲師群,算算人數也有好幾十萬人,為這好幾十號人配備無關緊要的鋼製頭盔這是極為划不來的,因此這麼多的鋼盔帽子,都不知道可以製造多少法子彈。

最後,就是坦克兵戴的加橡膠的帽子可以更加舒服。

因為在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情況下,軍隊裡面的也就需要追求一定的舒適性了,因為坦克內部難免有磕磕碰碰,而如果是鋼製頭盔的話,估計人都得瘋掉。而且這樣更容易在坦克內接受後方的戰鬥指令。



這個歷史很正


原因很簡單呀,因為這一夥士兵是德國的坦克兵。

一、坦克兵意味著什麼?

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個軍事類節目,在那個軍事類節目當中,一個教官講頭盔的重要性。

那個節目印象還是蠻深刻的,就是在一個坦克往前行進的過程中,不間斷的在底下放東西,包括行囊也包括一些比較堅實的東西,可是這些東西無一例外全都給壓扁了。

直到拿出一個頭盔來,儘管這個頭盔也給壓扁了,但是明顯有遲疑。

這個時候教官就告訴旁邊的記者說:看到沒有,這就是頭盔的威力。頭盔在面對坦克的碾壓時,也能夠爭取一點時間,就更不用說在戰場上面對敵方的子彈襲擊了。

當然,頭盔的最大作用就是保護頭部,只要能夠起到保護頭部的作用,那麼甭管是什麼樣子的頭盔都是好頭盔。

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坦克兵需要帶頭盔嗎?

甭管回答需要或者不需要,在這裡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坦克的硬度和頭盔的硬度,哪個強哪個弱。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在真正的戰爭史上,坦克是遠高於頭盔的,而且坦克一身都是鐵,怎麼都打不進來。

坦克兵既然有坦克防護,也就沒有必要著急忙慌的去找頭盔了。

二、坦克兵戴的是貝雷帽。

在二戰的時候,如果坦克裡面的士兵站出來之後,我會發現他們雖然沒有在頭盔,但是腦袋上還會有一些東西。

就容易得出這是傳統的貝雷帽,而這種貝雷帽最大的優勢就是防止腦震盪。

大家也都知道,但凡是需要坦克開上路的,而且是在戰場上把坦克開上去,道路肯定不是平坦的。

既然他道路不平坦,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如果磕碰到其它地方也就罷了,可是如果把腦子給磕壞了,那可是得不償失呀。

當然除了保護腦震盪之外,貝雷帽相比於頭盔還具有節約材料,節約鋼鐵等多方面優勢。

畢竟把意大利這個豬隊友拋出在外的話,德國可是一個國家挑起了整個戰場,不節約點怎麼可以呢?

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二戰德國的頭盔可謂是非常的有名,那個設計也是相當的經典,當時中國的德械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極其經典的頭盔。不過德國的裝甲部隊也就是坦克兵,他們一般不佩戴那個頭盔。



坦克兵佩戴的是另外一種像貝雷帽似的,裡面加了橡膠軟墊。為什麼德國坦克兵要用這種頭盔呢?因為坦克兵一般都坐在坦克裡面,有極厚的裝甲,比普通士兵那種頭盔防護性能要好得多,所以當時德國的設計師就認為在坦克裡面根本用不著帶普通士兵用的那種頭盔,因為壓根就沒有必要。畢竟如果坦克被打穿了之後,那個時候士兵帶著鋼盔也沒有什麼用處,因為能把坦克打穿的爆炸衝擊波,普通士兵的鋼盔根本防護不了。



在這種貝雷帽裡面加了橡膠軟墊,主要是為了防止顛簸用的,就是坦克兵最大的威脅,事實上是因為坦克在行進途中顛簸,而讓士兵的腦袋和坦克撞上。只不過這種情形後來也沒怎麼出現,再加上德國坦克兵之間的無線電聯繫用的非常的頻繁,用這種貝雷帽不方便坦克兵接收無線電指令,所以後來這種貝雷帽還被取消了。



總之德國的坦克不戴頭盔並不是不重視坦克兵的安全,因為坦克兵躲在坦克裡面,安全比普通士兵要強得多。而後來因為戰爭的進行,德國的坦克兵頭盔有所變化,只不過一直沒有用那種鋼盔,因為真的沒有必要。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我們先看看德國的“交錯負重輪”底盤:

下圖,德國在安裝這種交錯負重輪。

德國的履帶摩托車也是採用的這種交錯負重輪。

德國的豹式坦克,也用了這種負重輪。

還有德國虎,也是這種複雜地盤。

再看看蘇聯的T34:

(左側為T34,右側是德國動物園,負重輪佈局明顯不一樣。)

還有美國的謝爾曼,也跟德軍的不一樣:

交錯負重輪的使用,讓德軍坦克擁有更好地穩定性。所以,在頭盔方面的需求更少一些。而且,德軍坦克做的更精緻,裡面很多部位都做了軟包,所以,磕碰也少。

盟軍更強調速度,採用的輪式佈局更適合高速機動。但是,穩定性差很多。所以,要保護好乘員的頭部。也是因此,美國坦克兵裝備了M-1938式頭盔,俗稱“大狗帽”。這個帽子是一家體育用品企業生產的,裡面有軟減震材料,還有R14型擴音器。不過,不防彈。

於是,美軍坦克乘員還帶了MI頭盔,可以罩在大狗冒外面,用來防彈。上圖坦克上掛的就是M1頭盔。

(罩上MI頭盔後的效果)

蘇聯坦克手也有頭盔,如上圖。在東線,德軍繳獲以後,偶爾也會選擇配戴蘇聯人的頭盔。(甚至,德軍也會開蘇聯的T34坦克。)可見,德軍也希望有頭盔。只是,後方小鬍子們沒有滿足罷了。

(德軍官帽明顯比較帥氣,更能凸顯日耳曼人的氣質。為了帥,磕崩一下也能忍。)

德軍最初設計的黑色貝雷帽,沒有擴音器,影響聽力,在1941年棄之不用了。

德軍使用的是有沿戰鬥帽(山地帽、大蓋帽)和船型帽,方便戴對講聽筒。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坦克兵好像都不戴鋼盔,因為坦克本身就是最好的鋼盔


宋躍敏


若坦克都被擊穿了,在裡面帶頭盔有鳥用。


巡洋艦15


沒意義,只需要軟帽,隔音抗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