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作为80、90后,你还会遵循吗?为什么?

大米在农村


我是农村的也是80后,对于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从内心来说很想去遵循,但事实上都很多原因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第一不懂

很多讲究已经在一辈一辈的流传中失去了原有的内容,我们的上一代也是一知半解。那我们怎么去遵循呢?

第二不符合实际

比如说老一辈里女孩子结婚了就是泼出去的水,过年是不能回娘家的,这样的讲究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很多独生女或者远嫁的,很多都想过年时回家与父母团聚,如果遵循老讲究就太没人请了。这就需要我们适当改正。

第三没有传承人

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一些老人了,年轻人外出工作也大多在城里居住。那些老讲究本来就是口口相传,真正懂的那些老人有时还没有交代一些事就过世了,那么他了解的就没有人去传承了,慢慢的都失传了。

所以不是我们不想去遵循是很难遵循。


岁月静好时云淡风轻


看我的回答简单易懂,我自己不会讲究,为什么呢?

老一辈讲究的很多东西没有科学依据,打个比方,都说过年不准到洗脸水,不准扫地。怕一年的财运往外面扫出去了,我都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这些讲究,我过年的时候没有讲究过这些,跟平时的日常一样,该怎么样过就怎样过。

老一辈还定下来一些,比如过年给门上贴门神,出去一年的邪恶,我个人决定这些都是迷信,我是不会讲究的,科学这么发达,已经淘汰了过去老人的迷信,讲究。

但是有一种讲究我们大家还是要尊寻,那就是老人死后,穿衣服的这个讲究,人死时,必须从里到外穿一身新衣服,俗称“寿衣”。一般家有老人,子女早早就会把老的寿衣准备好的,在快要不行时,就赶紧将衣服给穿上。为什么呢?老话说,如果咽气后再穿衣,那是白穿了,亡人带不走。

如果光着身子,死在被窝里,就是赤身而去。寿衣是有讲究的,要准备衬衣,就是小棉袄外套大棉袄,外边再罩大褂。

如果穿了衬衣,对下代不好。穿衬褂衬裤会使后代人丁不旺,后代受穷。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原则。你们家乡有什么老人的迷信,讲究吗?可以分享一下




柑子小哥


根据个人观念选择性取舍。

就拿大家都会经历的给宝宝取名字来说,我们老家会讲究“辈份”。17年我给宝宝取名字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说这个也不是必须遵守的,随你们喜欢就好。可是我的喜欢就是按照“辈份”排下去,因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我的太爷爷,爷爷,爸爸,到我和我弟弟,我们都是这样的。而且每次和爷爷聊天,他都会跟我说,那个谁谁谁是跟我一辈的,我们都是“一大家”。每当这时候,我的心里都会莫名的温暖。

现在宝宝3周岁,但是要管院里8岁的小哥哥叫爷爷,这就是辈份。


洛家豆


俗语说:“火搬三道熄,人搬三道穷”,何意?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

相信很多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用过生火的经历,记得那时候想要烤个红薯又或是取暖的话,就会找一些容易燃烧的东西比如说干柴、麦秸梗等来生火。可是这火生着之后是不能轻易挪动地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火在挪动的过程中就不会有之前烧的那么旺了,而且如果多次挪动的话火就很有可能会熄灭,而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俗语“火搬三道熄”,而这里的“三”其实并不是三次的意思,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指的是多次。那这俗语说的有没有道理呢?这我们可以自己试一试。你可以先找点干柴然后想办法把它点燃,然后再把这堆火挪动几个地方,你看看它会不会熄灭?

有的朋友会说就算熄灭了也没关系啊,它熄灭了我可以用打火机再把它给点着就行了。可是你现在觉得点火方便那是因为现在科技发达,可是古时候可是没有打火机的,因此那时候想要生上一堆火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是要费很大劲的。因此如果在挪动火堆的过程中火熄灭了,那再要点着火可能就会费很大功夫。我们知道古人做饭全都是靠烧火,如果火在短时间内生不起来,那人们吃饭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这火点着之后还是尽量不好搬动,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火搬三道熄”只是一句俗语的前半句,它的后半句要更为经典一些,那就是“人搬三道穷”,意思是如果一个家庭多次搬家的话那就会慢慢变穷。


纸坊小吴


其实在农村老一辈留下了很多的讲究,就是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来办事,就好比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讲究,其实小的时候大人们就经常教育我们说起的这些话,究竟有何讲究,你们都知道吗?

相信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他们往往对农村的一切都比较熟悉,毕竟在农村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农村的一切都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下面简单的说几个老一辈留下来的讲究。

一、给老人做寿,各地有各地的不同风俗,但也不是十分严格。 一,做寿的年纪 ,有男做九,女做十足的说法。男性59岁做60岁的寿;女性60整做60岁的寿。 也有男做单,女做双的说法,男性做70、90岁的寿,女性做60、80岁的寿。 有的地方做寿不管男女70岁开始一年做一次寿。

二、老人去世后的风俗(乡里乡亲之间) 送终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这时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披麻戴孝,请风水先生选好黄道吉日才能安葬。

三、农村老一辈留下来的讲究确实很多很多,有些地方的农村甚至会要求女人在来月经的时候不能去串门。因为被认为会给串门的家庭带去晦气。在一些还比较传统的村子,如果家里有人去世,那么头七之前,自己是不能随便走出家门到别人家里去串门或是做客的。

所以说在农村还是有许多需要遵循的规矩的,虽然可能有的人并不能理解,但是他确实存在。





山野一夫


我是70后,也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也有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也应该是我的一种责任。

首先表明一个态度,老一辈传承下来的讲究除了带有封建意识等固化僵硬的东西的其他规矩非常有必要传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小时候上桌吃饭坐位置就是讲究、老班少辈的称呼就是讲究、怎样和睦邻里就是讲究、给长辈敬酒添饭就是讲究……这是家教,这是家风。

反观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连这方面的概念都没有了,就说一个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小辈见到长辈直呼其名,甚至喊外号之事非常普遍。

现在物质方面大大提高了,精神方面大大降低了,甚至丑陋的东西彼此都见怪不怪了。

中华文化我们应该传承。



肺鱼探农


农村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有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有些是几千年总结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就说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根据是什么事再决定是否要遵循。

不需要遵循的

1、请巫医看病

生病了请巫医这种现象在农村还是存在,有些病人会因此错失了治疗的机会。

2、占卜算卦

农村老年人在孩子谈恋爱的时候最喜欢合八字、算姻缘,有时会导致一些本身完美的婚姻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以悲剧收场。

3、男尊女卑

农村有些老一辈人还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生了男孩,母凭子贵,生了女孩,百般刁难,受尽白眼,严重影响家庭和睦。

4、娶媳妇闹洞房

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流行结婚闹洞房,认为闹的越凶越吉利,不被闹洞房就被人看不起。结果就出现各种闹剧,不堪入目。

5、劝酒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劝酒之风在农村仍然盛行,每年都有不少悲剧发生。

6、早婚早育

在农村,很多地方老人急于抱孙子,孩子不到20岁就催着谈婚论嫁,导致离婚率高升。

7、大操大办

遇到红白喜事,喜欢讲排场,要面子,大操大办,动辄十几二十桌,劳民伤财。

8、治病不及时

农村老年人很多都认为头疼脑热抗抗就过去了,不到病情严重都不会同意去医院治疗,导致有些病人错过治疗良机。

这些老观念、老思想都是文化的糟粕,不光在农村,在城市也普遍存在,80、90后不需要,也不应该再传承,应多发扬我国一些优秀的文化,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勤俭持家、见利思义等。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昭示后人。


淮北老魏


个人觉得老人传下来的讲究应该要尊循的,所谓人不能忘本就是这样的。如果没有老人们的实践和切身体会就不会得出这个结论,虽然有的结论不一定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记住他们的功劳,让我们后代少走弯路。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就像我自己也是,有时候老人刚说的话我没听,很快就打脸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太年轻,没啥经验的问题。所以说老人们吃的盐比我们走的路还多也不是夸大其词。因为他们的阅历和经验都比我们丰富,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应当适当的遵循老人传下来的讲究。

就拿春耕来说: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我今年暂时不能出门打工,在家呆得也无聊。因为我们都是农村人,回家来也不能一直玩,总要种点瓜瓜、菜菜什么的。昨天我还在问我老爸什么时候种玉米、种玉米要不要放肥、要放什么肥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家里没有老人的指点,像我们这样一直在外面打工,从小没种过地的人回家来跟本养不活自己,所以还是要在老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

有一次我去街上买东西,刚出门的时候我老爸让我带雨伞,我看着天气很好就没带伞。刚到街上就起了乌云,一下子就下雨了。当时就后悔了,要是听我老爸的就好了,还好当时是在街上还可以买一把伞。

虽然老人们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但他们的经历和经验都比我们丰富。如果没有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知识和讲究,那我们还怎么生活,这都是老人们世代相传的瑰宝。




明月生活录


你好,我是小农,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90后,我发表一下观点。现在不是封建迷信社会年代,现代社会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封建,不迷信。但是有一些老一辈传下来的,且结合现在有科学依据的,我会遵循,因为老一辈人实践过,是没有坏处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代育儿观和老一辈育儿观是不一样了,现在讲究科学育儿。现在的孩子一岁之内是不建议吃盐的。但是老一辈人就觉得孩子就要吃盐,吃盐才有力气。所以这一点我觉得还是不能遵循老一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医学也发达了,现在做事是有依据的,相信科学。

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可能还会着一直遵循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但是社会进步了,人也是要进步才得。





石家小农


  • 老前辈传下来的美德,应顺理成章保留下来。有的风俗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漫淡化,变得 简单而开放。 就过节日而言,每年春节前吃一餐特别丰盛的团年饭。大年初一对爷爷奶奶,叔爷伯伢上辈份人礼貌一次。初二初三跟长辈岳父岳母,姑姑姑爹,姨爷姨娘亲戚亲热一回。和表兄表弟朋友等平级兄弟姐弟聚会一下。过端午节划船比赛,和垸下人,同心协力,开展一次比赛娱乐。中秋节全家人上街买吃的穿的消费一次,又团圆一天。那就是很好美德。 也有一些规主也慢慢淡化了,不计较那些事,什么七不出八不归,出门第一眼看到女人就不利,重新改日子出门,现在不听他的,约车搭车赶时间,什么也不在乎。还有往年男婚女嫁,要三媒六证,现在自由恋爱,喜事新办。新郎娶亲那天,往年婚车在垸下以外好远地方等候,女方送出嫁妆送出新娘就上车,理由是男方不能上门抢亲。现在车开到新娘家门口,都是好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