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人生就像一颗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电影《阿甘正传》的这句话,赋予人生一些诗意,也揭示了人生的无数戏剧性。人生由无数错综复杂的道路组成,有时候哪一条路走得不一样了,人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岁月的交错重叠,人生的场景不是十年前怎么样,十年后就怎么样。

假唱事件

2008年的奥运会,一身红裙的9岁女孩林妙可站在40亿人瞩目的舞台上,演唱一曲《歌唱祖国》,获得无数赞美,媒体对林妙可的评价极高。女孩林妙可一夜之间成了明星,家喻户晓,采访和片约源源不断。

但很快,就有人爆料出,林妙可是假唱,真正的声音是七岁的女孩杨沛宜。杨沛宜当时正在换牙阶段,而林妙可的形象较为出众,

因此选择了林妙可站在舞台上。爆料一出,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对林妙可的质疑声席卷而来。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但更多的是为杨沛宜惋惜以及抱不平,许多人觉得本该属于杨沛宜的光环就这样落在了别人身上,这无异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被交换了。其实当时她们只是两个懵懂的孩子,自己知道什么?一切也都是他们的家长和主办方在操持,她们哪里有决定权。

张艺谋在后来的采访中也提到这件往事,他透露道,当年是想让林妙可真唱的,都已经录好音频了,但就是音准稍微差了一点,技术团队一定要换声音。对于这件事,张艺谋很自责:“都是遗憾,其实我坚持一下,也许就没事了,当时遗憾的就是大家都委屈。”无论如何,说是命运弄人也罢,两个女孩逐渐长大,人生的轨迹也不尽相同。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被质疑的林妙可

林妙可的妈妈本就想让女儿成为明星,从奥运会,林妙可走进大众视线以后,就给女儿接了许多戏和许多活动,高中也就读于音乐附中,作为一个童星在大众的视野里长大。然而演了多部影视剧也没有一个代表作。

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关于长残,身材走样,衣品差等负面的评价层出不穷,大众的嘲笑和吐槽接连不断,媒体也总将其当作消费性的新闻。更惨的是,她接连考了五所艺术院校,其中四个都没能考上,最后被南京艺术院校所录取。比起其他童星的出身,现今发展势头猛烈的演员,林妙可的星路可谓是越走越不顺。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演艺圈里的前辈也对于林妙可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濮存昕说:“太多太多的老师教她,我害怕这孩子不是孩子了,我就告诉她说话要自自然然的。”陈小艺也讲道:“这孩子说话太嗲了。”教林妙可在说话时不要发嗲。

还有许多人翻出林妙可当年“假唱”的旧账,直抨击她虚伪、有心机。但当年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她能决定什么?她只不过是凭借自己甜美可爱的形象和丝毫不胆怯的胆量,被推上一个承载民族期望的舞台,并且出色地完成了她的表演。

而被打造为明星的路上,穿什么衣服,演什么戏,出席什么活动,也不是她自己能够决定的。换句话说,她就是一个牵线木偶。奥运会给了她无数名誉和荣光,让她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她也必须为此承担一些枷锁,就像华丽而厚重的长袍。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学霸杨沛宜

她的曝光度自然没有林妙可那么高,但她的父母把她保护得很好,并不刻意想将女儿打造成明星,更多地是让女儿跟随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似乎除了当年被爆出是林妙可的“声替”后,就没怎么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了。

可纵观杨沛宜的求学之路,也是一枚闪闪发光的学霸。杨沛宜初中便就读于人大附中,中考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八中,校友有邓稼先,林家翘等。杨沛宜高中时的成绩也很好,参加了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赛,并成功晋级,很可能在将来赴美留学。

杨沛宜的父母更多的是把音乐当成她的一种爱好来培养,她自己也没有让可贵的音乐才能被埋没。她在香港同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带有公益性质的晚会上,与李云迪同台演出。2010年时演唱了贺岁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的插曲《左手右手》,清新的音色受人喜爱。13岁时的杨沛宜凭借着自己的嗓音跳级进入了杨鸿年合唱团。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长大后的杨沛宜,在学校里担任乐队主唱,音色有自己的特点,个人风格也很鲜明。生活中的杨沛宜,偶尔会录制自己的美妆视频,会特立独行,会搞怪,自由生长。她没有平庸,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可能也是她的父母理想中她的样子。

2016年时,杨沛宜的父亲温和地拒绝了《人物》杂志想要采访杨沛宜的请求,他说:“我的女儿未来拥有无数的可能性,但现在她需要过她的15岁暑假。”

林妙可和杨沛宜,一个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拼搏,享受光环,却也要接受质疑,承受嘲笑;一个则大隐隐于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拥有属于自己的光环,过着平凡却有意义的生活。

奥运会一“唱”而红的林妙可,和她的“声替”杨沛宜,过得怎样了

人生无常,起落无恒。正如诗人北岛所说;“有时一道深渊隔开星期二和星期三,而26年会转瞬即逝。”谁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但人生那么长,眼前路那么多,不去试着追求一下自己心中所想。两个女孩现在都只是二十岁的花季少女,未来皆有无数可能性,祝愿两人都能在各自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烈期望,但许多的父母都有一个通病,便是总希望孩子能成为自己年轻时想成为而又无法成为的样子,并不问孩子到底想不想,只是一味强加各种训练和压力在孩子身上。生活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自己的,父母的过多干预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