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接僑的“孃家人”僑胞:“看到他們,特別親!”

閱讀提示

我市於2月下旬在溫州、杭州、上海三個入境口岸設立涉僑服務工作組以來,至今共有166名工作人員趕赴國內十個機場口岸,與之前的工作人員一起,承擔入境來麗人員的接站防控服務工作。

“一下飛機就能看到他們,心裡真的暖暖的!回家真好!”在華僑踏上祖國的土地時,他們在第一時間見到了家鄉人。

雖然由幹部、醫護人員、警察、司機組成的接僑團隊,可能與華僑素未謀面,但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沒有退縮,主動請纓、恪盡職守,用一顆真心服務華僑,精準防控疫情,為所有人築起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

今天開始,晚報就帶大家一起認識華僑眼中那些可愛的“孃家人”。

雷珍珍:趴在接機牌上睡著了

雷珍珍是青田縣中醫院臘口分院的一名護士,她是駐杭州蕭山機場口岸服務組的一員。這幾天,雷珍珍的一張照片感動了許多網友——因為連日的工作,累壞的她在接機空隙,不知不覺地趴在接機牌上睡著了。

這張照片拍攝於3月11日凌晨2點45分。因為頭天夜裡已經值了一個夜班,當天其實並不是雷珍珍值班,但考慮到服務組人手緊,她二話沒說就繼續去工作了。於是也就有了那張照片。

對於自己打瞌睡的事,雷珍珍顯得怪不好意思的,她說:“在機場出口等候的時候,聽到機場人員通知,一批僑胞順利通過了疾控部門設置的流調點後,我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了。而人這一放鬆,就不自覺地打了個盹。”

由於人手緊張,作為服務組的一名醫務人員,雷珍珍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核對當天的航班信息,接聽來自華僑的各類諮詢電話,並耐心解答問題。對出現焦灼、慌亂心理的諮詢者,她還要做好疏導和安撫。工作之忙,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

“我們所有人在杭州期間都是‘白加黑’的工作節奏,很辛苦,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雷珍珍說道。

厲橋:最大心願是僑胞平安回家

厲橋是縉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一名工作人員,3月10日,他隨服務組抵達成都雙流機場。隨後,在成都麗水商會的協助下,服務組很快和當地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各項工作隨之順利開展了起來。他們每天與入境人員在入境前保持聯繫,及時瞭解從成都入境的返麗人員情況,形成閉環管理。

根據成都當地的防控政策,國外入境人員需要就地接受集中隔離。“成都離麗水較遠,僑胞們在離家鄉這麼遠的地方隔離,一定很需要家鄉人的幫助。”每天,在完成人員摸排、信息對接等日常工作外,厲橋和同事們也十分注重對隔離點裡的麗水僑胞的服務工作。

經過摸排,他們掌握了當地全部麗水籍隔離人員的信息,並一一做好了對接工作。截至目前,服務組已經三次到各個隔離點開展慰問工作,送上暖心的慰問禮包。他們還和這些僑胞結對,每天都會保持聯繫,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謝謝你們,讓我們感受到來自祖國和家鄉的溫暖。”受到幫助的僑胞,對厲橋等人表達了感激之情。

3月19日,有3位僑胞即將解除隔離。“我們已經為他們辦好了機票,到時也會送他們到機場的。”厲橋說,僑胞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回家,就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周林劍:每天都帶著黑眼圈工作

廣州白雲機場是我市較早派駐服務工作組的口岸之一。3月5日,麗水市公安局教育訓練處副處長周林劍和4名同事,駕駛警車,遠赴千里之外的廣州。抵達白雲機場後,他們才發現,自己是第一個由地方派駐到這個機場的服務組。

“那時候,一切都是空白,我們又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該如何開展工作。”周林劍坦言。

不過,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突破口。他們主動對接當地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機場公安分局等部門,瞭解當地邊檢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以及每日的國際航班運轉情況,並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工作機制。

儘管充滿艱辛,但服務組的各項工作開始慢慢步入正軌。

3月10日,周林劍得知我市又在廈門、成都、西安等口岸增設服務點後,於是,他趕緊根據自己在白雲機場口岸的工作經驗,製作了一個課件,並上報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因此,新設點位的工作人員少走了很多彎路。

一連幾天沒日沒夜地工作,加之機場巨大的噪音,讓服務組的成員普遍休息不好。每天,周林劍和組員都是帶著黑眼圈到崗工作的。

“我們總想著,僑胞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周林劍說道。

沈才來:想盡辦法服務好僑胞

“非常感謝‘孃家人’,你們辛苦了!有你們在,我們就安心了!”在我市駐西安服務組為華僑們建的微信群裡,葡萄牙華僑蔡先生動情地說道。

“明天早上有一架從葡萄牙里斯本飛回來的航班,上面有浙江籍的僑胞。”3月15日凌晨2點40分,景寧縣委統戰部的沈才來接到了西安邊防工作人員的信息,作為駐西安服務組的一名成員,他知道,又要開始忙了……

“剛到西安的時候,兩眼一抹黑,開展工作遇到很大困難,吃了不少閉門羹。”沈才來說,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服務組成員們沒有氣餒,而是不斷地對接當地邊防、海關、機場等機構,最終打通了聯繫渠道。

每日,除了想盡辦法聯繫即將歸國的僑胞外,沈才來他們還要想辦法把水果、食物等慰問品送到在酒店隔離的僑胞手中。

“我們給祖國帶來諸多麻煩,實在不好意思,讓你們辛苦了,再次感謝!”“回到祖國才能心安。”“太感謝了!為咱們的祖國和人民感到自豪。”在服務組建的微信群裡,僑胞們道出了一句句真誠的感謝。

“疫情初期,廣大僑胞們給了國家很大的幫助,現在我們也應該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不能讓他們傷心。”沈才來說,這也是服務組所有人的想法。

李宏:每天看十幾個小時的航班信息

早晨7點到達機場公安局臨時辦公室,在海量的航班信息中尋找麗水籍入境人員,直到晚上11點才起身從電腦前離開。十幾個小時中,除了上廁所,就連吃飯,都是在電腦前扒幾口外賣。從3月5日開始,青田縣公安局網警大隊副隊長、駐杭州蕭山機場口岸服務組組員李宏每天都在重複這樣的工作。

自從國外疫情暴發以來,一些麗水籍華僑盼望著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可是,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每天進出航班達400餘架,服務組剛進駐機場時,無法確定每天飛抵杭州的華僑數量。

“不知道每天的具體人數,服務組安排的食物、車輛就可能會不夠,華僑們會面臨飢餓、沒法回家的情況。”李宏說,儘早確定歸國的華僑數量,並做好接機服務,成為了服務組最重要的前期準備。為了不錯過一架航班,李宏和其他服務組成員儘可能地守在電腦前。

“說實話,每天看錶格,眼睛都花了。”雖然很辛苦,但李宏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意義,“能及時為僑胞提供足夠的食物和車輛,讓他們不在機場捱餓,早點回到家鄉,我們的工作就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