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2020年春节至今,各行各业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行业、餐饮业等集体停摆,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同样陷入生存困境。

  不同的是,中国旅游业已进入较成熟的产业发展阶段,具有较好的内生增长动力。而作为近几年增速较快,但仍在摸爬滚打的休闲农业来说,若无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和有效的自救方法,很有可能面临倒闭。

  疫情期间,休闲农业损失多大?他们正在以及应当如何自救?疫情过后,怎样迎接春暖花开?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迎来大考,休闲农业在阵痛中守望    

  “本次疫情对休闲农业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农村地区感染者、受影响人群明显低于城市。”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近年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增速明显。 

  据了解,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较2017年5500亿至少增长45%。与全国旅游业年收入6.5万亿的体量相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占据了不小份额。 

  旅游业被疫情按下“暂停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不例外。 

  此期间,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特色餐饮、水果采摘等项目都已停止。门票收费收入几乎为零,游客消费几乎为零,休闲体验园区的水果因销售渠道关闭而滞销,观赏类花卉因错过黄金季而枯萎,休闲农业中的餐饮则因为退单而导致食材被浪费。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近期的摸底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省内18个地市156家休闲农业相关企业春节期间营业收入总额约为23288万元,营业利润约为4087万元。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期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部分经营主体营业收入基本清零,前期投入及人工、维护成本导致不同程度亏损。 

  “疫情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次挑战,但挑战中,乡村地域优势也得以发挥。”史亚军谈到,部分有条件的民宿产业发挥了接纳和隔离游客的作用。 

  在浙江省,横洞山庄等部分民宿就承担起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点、备用隔离点的任务,为控制疫情贡献力量。“我们民宿主人看到被隔离观察者像回到家一样,也感到十分幸福,觉得为大家做了好事。”横洞山庄负责人说。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寻找突破,疫情之下如何自救 ?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本次疫情,暴露出许多休闲农业的不足:现金流不稳定、园区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差、过度商业化而丧失农业特色、农业资源运用不当等。疫情期间乃至疫情过后,休闲农业园区如何自救?

  对于长期缺乏资金人才、产业支撑、销售渠道的园区,休闲农业将面临一个行业分水岭。能坚持下去,就经历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会在今后的融资融智、产业布局、内容植入、组织结构、销售模式、盈利模式等各方面跟进、优化、完善、强化。 

  坚持不下去,就会被淘汰。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不少休闲园区反馈,疫情期间,园区加强了线上功能建设和网上销售,新功能将首先对会员开放,而后逐渐面向所有人群。  

  珠海十亿人农业科技公司一产扎根火龙果种植,二产钻研火龙果冰淇淋加工,三产以培训、团建和研学活动为主,是典型的三产融合的农业园。董事长史宪宾反馈,疫情期间,生产工人无法到岗,管理人员自己下地干农活,解决掉了一些紧急需要处理的生产任务。此外,史宪宾还计划联合去年培训的近千个农场主,将所有的的产品整合起来,利用无人售卖终端进社区,开展提供生鲜到社区,无人接触式交付,保障民生。 

  “一产不好的时候三产好,三产不好的时候一产好,总有一样能够支撑。”对于广西南宁隆安金穗生态园鲍妙策来说,此时,农产品深加工和鲜果销售成为其突破口来支撑发展。现阶段,金穗生态园采取瓜果蔬菜的配送服务,以最薄利的价格,凝聚起希望。 

  三产业受阻,二产得到了很好的延伸,通过农产品加工,既能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 

  因此,疫情期间许多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投入力度,依托自身农业特色,多维度研发休闲农产品。同时,疫情期间还可以研究农产品加工体验式消费项目,以便疫情后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休闲产品,拓展体验农业,实现农产品的溢价销售。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深刻反思,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春暖花开   

  游客亲手采摘各种蔬菜,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体验采摘的整个过程;有的农庄有鱼塘,游客把钓好的鱼交给农庄的厨师烹饪,吃着自己钓的鱼别有一番滋味;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出特色农家菜,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新冠病毒疫情下,休闲农业快撑不住了?

  休闲农业离不开“吃”。  

  这次疫情对休闲农业庄园来说是一次深刻反思,对农庄的厨房、餐具、环境、卫生间等卫生条件,以及食材的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为了追求特色做野味,要引导游客树立正确的“饮食观”。

  与此同时,停业期间也恰恰是休闲农业园自主创新的时间,休闲农业园区可认真思考与梳理,提升内涵建设,拓展农业文化功能,打造文创产品。 

  从哪些方面提升?在史亚军看来,当前,休闲农业最主要的,在疫情期间狠抓休闲农业的内涵建设,如地域文化挖掘、乡村产业打造等;同时,扩大休闲农业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编织、布艺、木艺、石艺等产品开发;还可以由农家乐向乡村民宿提升。

  “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春暖花开。”这是史亚军为疫情下的休闲农业提出的一句口号。

  他认为,目前正值休闲旅游淡季,行业总体来说没有大伤筋骨,趁着这段时间反思提升,扩大服务供给,终将在春暖花开之际迎来更多笑脸。

  而助力休闲农业回血,政府部门能做些什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处经过调研,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员工社保企业缴交部分进行返还补助帮助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以支持休闲农业持续发展;

  三是疫情结束后,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活动以及党建活动在本地旅游业消费,并给予政策性补助;

  四是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能力,在大力发展好一、二产基础上发展三产,减小对三产的过度倚重。

  疫情给了休闲农业带来反思,却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淘汰不合理、经营差的庄园,使行业更有序化;摒弃落后的设施,使餐饮和环境同步提升;鞭策比较单一的庄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激励缺乏特色的庄园,增加农业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或者要做旅游规划、庭院设计、特色小镇、休闲农庄、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策划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费旅游规划设计方案,都可以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和绿道旅游规划设计专家互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