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鋼鐵B2B平臺五年顛覆未果,阿里創投退出“五阿哥”,接盤者有這一背景

《科創板日報》(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入局五年後,阿里正式退出鋼鐵B2B平臺“五阿哥”。天眼查信息顯示,3月12日,阿里創投退出了五阿哥運營主體五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五礦電商”)的股東列表,其原本所持44%股份已轉讓給易大宗(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易大宗”)。

入局钢铁B2B平台五年颠覆未果,阿里创投退出“五阿哥”,接盘者有这一背景

五阿哥網站頁面

今日(3月18日),《科創板日報》記者致電五礦電商母公司五礦發展(600058.SH)瞭解此次股權變動對平臺發展方向影響等,但相關人員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雖然官方不願表態,但僅從“阿里退出,易大宗入局”這個既定事實也能解讀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阿里系兩任高管離任

2015年末,阿里創投入局五礦電商時,國內鋼鐵B2B行業風頭正勁。面對找鋼網、鋼銀電商、歐冶雲商等重量級玩家,其選擇與鋼鐵貿易龍頭五礦發展合作,出資3.168億元入股後者子公司五礦電商。為尋求差異化競爭,雙方共同打造的鋼鐵B2B平臺五阿哥,延續了阿里的一貫做法:只做第三方平臺,不介入貿易。

圍繞如何貫徹這一核心理念,阿里創投在短短兩年左右時間,先後委派兩位高管出任五阿哥CEO,意圖打開局面。

2016年,趙偉出任五阿哥CEO, 他在任上提出要利用海量數據資源,實現對產業的生態化整合。但剛進入2017年,趙偉便被召回阿里,原B2B大客戶部負責人苗峰出任新CEO。苗峰上任後,五阿哥的媒體曝光度明顯提升,他在接受採訪時曾多次強調“如果不做平臺就違背了五礦和阿里成立這家公司的初衷”。

然而到2018年,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五阿哥CEO變成了生琦,資料顯示,生琦是地道的“老五礦人”,2006年就在五礦鋼鐵杭州有限公司任職。

三種業務模式之爭

與頻繁人事變動相呼應,“五阿哥”不介入貿易的撮合模式在鋼鐵B2B行業也受到諸多質疑。

鋼銀電商董事長朱軍紅曾表示,撮合模式缺乏粘性。相比之下,找鋼網主打的是自營,鋼銀電商則專注做寄售,前者考驗的是應對鋼材漲跌風險的能力,後者核心則是整個交易過程中的服務能力。

有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行業內對於到底哪種業務模式更適合,能生存地更好,還沒有形成統一認識。對於此次阿里退出,他認為許多互聯網平臺雖然理論上知道傳統行業的痛點,但落地時,“猶如老虎咬刺蝟,無從下口”。

反觀本次接替阿里入局的易大宗,其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物流和貿易,為上下游客戶提供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銷售、採購、物流、倉儲等服務。18日,《科創板日報》記者多次致電易大宗瞭解其對五阿哥平臺的規劃,但截至發稿前,一直無人接聽。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易大宗似乎也在嘗試大宗商品在線貿易,其名下石化貿易平臺——易石化自稱能提供在線交易、融資、倉儲等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