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廉江市河唇鎮風梢村開基於明朝末年,始祖是明朝末年的吳敏恭,已有幾百年歷史。風梢村歷史文化名人眾多,有吳賢秀,道光十年(1830年)歲貢,歷署萬州學正,文昌、昌化、樂會、會同、感恩教諭,兼理樂會訓導,重遊泮水;吳傑秀,光緒七年(1881年)府學恩貢……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教育家吳紹讓(字謙孚)

近代的有教育家吳紹讓等人。

吳紹讓(18888 -1948),字謙孚。他天資聰慧,每晚窗課(舊稱私塾中學生習作的詩文),必至午夜三更,雖嚴寒酷暑,從不稍懈。就讀廣東法政專科學校後,尤其刻苦,手抄講義、筆記等,蠅頭小字,縷縷如串珠。法政專科學校畢業後,任廉江縣立高等小學學監,並歷任廉江教育科長,合浦地方審判廳推事,廣東省財政廳金庫科長,防城、廉江縣政府秘書,廉江中學籌建委員會主任,廉江中學校長等職。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吳紹讓一生熱心教育事業,早年襄助鄒永庚先生創辦廉江中學,繼而奔走呼號,先後創立第一區第一小學,敏恭小學,風梢小學、橫窩小學等10多所。抗日戰爭期間,他兼任廉江中學校長,因日機狂轟濫炸,校舍校毀, 難以開課,經他艱難籌謀,輾轉遷往高嶺頭、吉水、塘蓬等處辦學,使廉江最高學府能正常上課,對一代人才的培養,卓有貢獻。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抗日戰爭勝利後,廉江中學遷回廉城,原校舍已陷灰燼瓦礫中,暫在兩間學舍上課,吳紹讓擔任籌建新校舍委員會主任,殫精竭力,倡導組織,事必躬親。在大家的協助下,廉江中學的新校舍於民國35年(1946) 秋前大部分峻工,適時地解決了廉江校舍的困難。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吳紹讓自奉檢樸,從政數十年,布衣粗食,以儉養廉。但獎掖後進,資助青年從不吝嗇,曾用多年積幕的300多很元,為風梢小學購贈 《萬有文庫》一套並其他書300多冊。其房弟吳紹鑑教授早年留學日本時,由他給予經濟上支持,使他能在東京帝國大學畢業。他任廣東金庫科長時,廉江留學廣州的青年向他藉助,無不慨然應諾。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民國33、34年間,日軍進犯廉江。縣內某村羅某某為虎作倀,充作汪偽廉江“縣長”,一些無知村民,尾隨四出騷擾。當時,風梢村與化縣錢石鄉聯合組織抗日。一次,汪偽兵數百進犯風梢村,搶劫群眾財物。群眾遷怒於羅某某的家鄉某村,擬集中兩鄉抗日武裝掃蕩其村,以圖報復。當時,吳紹讓隨廉江縣政府遠遷於塘蓬,聞訊後急馳書婉言勸阻:“家鄉被劫,任偽為首,無知鄉民,燉屬脅從;若貿然興兵,黑白不分,禍結綿綿,留毒後代。”他一言九鼎,警醒當事人。時已師出五里,急追回來,一場即將形成的積怨消弭於頓時。事後,雙方村民均津津樂道,說吳紹讓先生高瞻遠矚,氣量過人。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吳紹讓愛護進步人士,不遺餘力。1944 年吳煥章任敏恭小學校長,聘用一批中共地下黨員。有人僭告於吳紹讓,說煥章把敏恭作為共產黨的堡壘。謙孚說:“共產黨人多屬飽學之士,對教育事業忠心耿耿,你們有意見不要,我要!”便把中共黨員符平夫婦調到廉江中學,把吳煥章調回風梢小學當校長,並把趙桂民等幾位中共黨員教師一同聘請前來任教。


廉江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廉江中學校長——吳紹讓

他們在吳紹讓的關懷照顧下,在奮力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團結當地開明紳士,密切聯繫群眾,組織抗日武裝。符平到廉江中學後,與該校和廉江師範中共地下黨員教師一起,團結廣大師生,先後演出《大明英烈傳》《杏花春雨江南》等進步大型話劇,使兩校的抗日進步氣氛空前高漲。

民國37年(1948),吳紹讓因病在家逝世,終年6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