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檢“溫度”溫暖迷途的少年

何謂春風?繁花,綠茵,冰雪消融。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因為疫情顯得格外寒冷。在春日來臨的日子裡,姚安縣人民檢察院的“春風”拉開了一場特殊的儀式,將未檢的“溫度”傳遞給一位特殊的少年。


少年小張,乍一看與同齡人並沒有什麼兩樣,可一接觸就會發現他與大家有些許不同,17歲的少年,說話表達有些吃力,只會歪歪扭扭寫自己的名字,對於旁人的說教卻顯得異常乖巧和羞澀,這樣一個孩子怎麼也無法讓人將他與犯罪聯繫起來。

小張奶奶說,孩子出生沒多久,因為家庭困難,小張父母就到沿海務工了,小張一直是奶奶一個人帶,小時候曾摔傷過頭部,慢慢地跟同齡的孩子有點“不一樣”了。


未檢“溫度”溫暖迷途的少年

接到案件後,姚安縣人民檢察院未檢檢察官通過社會調查和證據核實,認定小張涉嫌聚眾鬥毆罪屬實,也確認了其智力發育遲緩,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員。經過全面審查,綜合考慮案件情節和被告人實際情況,承辦檢察官依法對小張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

六個月的考驗期裡,小張每個月都會定時收到承辦檢察官的學習提醒,每一次報到時,未檢檢察官都詳細瞭解小張當月的學習、生活、與家人的相處情況,再根據這些具體的情況進一步對小張進行幫教,同時也通過電話聯繫上了小張的父母,對他們進行親職教育。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作出的第二個月,小張父母暫停務工回到了小張身邊,考驗期快要結束時,小張手寫了一頁悔過書,字依然歪歪扭扭,可是那份認真和轉變卻格外清晰。

3月10日,檢察官依法對小張及其父母進行了不起訴宣告,拿著不起訴決定書,隔著口罩,小張和父母一個勁說著“謝謝”。這個特殊的少年,沒有那麼羞澀也不再害怕表達了。

走出檢察院的大門,小張即將背起行囊,與父母一起踏上外出務工的行程。小張未來的路,多了親情的溫暖,也多了司法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