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檢」再多做一點,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未检」再多做一点,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關愛祖國未來 擦亮未檢品牌”,河南省檢察機關近年來未檢工作亮點突出,更是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年輕未檢人!今天就一起來瞧瞧這些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未檢人都有哪些不一樣的工作感悟吧!

「未检」再多做一点,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對於未檢工作,只有付出,從未想過收穫,最大的收穫我無法估量,但收穫最多的是感動。”

——顧貝蕾

站在鄭州大學校園裡,李林說:“我希望能來這裡讀書,讀完整個圖書館的書,希望能在這裡學習、生活,希望能參加這裡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我希望能成為這所學校的一份子,檢察官姐姐,你相信我能做得到嗎?”

“你當然可以了,只要有夢想,你可以大膽的去追!”顧貝蕾說。

為了那一抹希望

看著此刻眼前充滿憧憬的這個孩子,我不禁想起一年前第一次在看守所見到他的場景,那時的李林滿臉的冷漠和自我,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

這一年來,我們深入瞭解他成長道路上的曲折,想盡各種辦法來挽救這顆迷失的心靈,一次次地談心、一次次的法律和德育知識學習、一次次的家訪、一次次的志願者服務、一次次的專業心理諮詢、一次次的夢想鼓勵……針對父母只知道物質滿足卻從未關注孩子心靈成長的錯誤教育方式,我們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鼓勵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和家庭關愛。

後來,李林多次主動來找我們懺悔自己的罪行,用上萬字的懺悔日記表示悔過的決心,後悔當初對被害人的不該,對父母的不孝,要痛改前非,尊重每一個生命!直到今天,李林哭著說:“曾以為自己此生再也沒有機會考大學,再也沒有機會看到大學是什麼樣子,感謝檢察官姐姐所做的一切,感謝你們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

在那一刻我看到了這個孩子對知識和對未來的渴望,看到了他再也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信念,看到了他臉上從未有過的燦爛的微笑,時間彷彿就定格在了那燦爛一笑的畫面,為了那燦爛的微笑,我願用胸前的一枚檢徽守護孩子們的成長!這也許就是我做未檢工作的收穫——希望,孩子的希望,家庭的希望,祖國的希望,為了這希望,作為一名未檢人,我義無反顧!

「未检」再多做一点,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普法宣講的意義在於在年少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法治的種子,讓他們在拳腳相向的時候、憤怒反抗的時候、茫然無助的時候,能想到解決問題的還有——法律!”

—— 宋朵

“同學們,如果被他人毆打,你們會怎麼做?”“報告給老師、家長!”“報警!”課堂被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氛圍籠罩著……

“切,打回去啊!”一個不屑、低沉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簡短的幾個字卻顯得尤為刺耳,我的心裡猛然抽搐了一下。“這是我第一堂普法課,孩子給我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

孩子,請給自己多一種可能

“如果打傷了怎麼辦?”我不甘心的又追問了一句。“傷就傷唄。”同學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我悵然若失,緊接著就是沉默,不知道該怎麼繼續這個話題。

“普法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一堂法治課能帶給孩子們多大的改變?”我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即合理”,對於父母都不在身邊的留守孩子而言,依靠自己的拳頭解決問題似乎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是,是唯一的方式麼?

在我們辦理的大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多少孩子因為意氣用事、茫然無措而選擇極端的處理問題方式?又有多少孩子因為對法律的懵懂無知、一知半解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拳頭並不能解決問題。普法宣講的意義在於在年少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法治的種子,讓他們在拳腳相向的時候、憤怒反抗的時候、茫然無助的時候,還可以想到解決問題的方式還有——法律!

為了這樣一種可能性,我們矢志不渝,一直在行動!

「未检」再多做一点,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餘生很長,只要你對未來還有希望,並願意為了希望而努力,你就真的很棒。”

——李金鳳

我想我會面對的是刑事案件中人性的扭曲以及法律的榮光,法庭之上與辯護人的唇槍舌戰,據理力爭…...後來我才發現我們未檢人都是這般春風化雨,內心充滿溫度!我們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我們不僅要有一顆冷靜理性的頭腦,更要有一份法律的柔情!從事未檢工作三年半,我想我已真正理解“用法律鐫刻正義,用愛心凝聚希望”這句話的內涵,也正一如既往踐行著這份有溫度的誓言!

未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一次次送法進校園,一次次法治宣講活動,有太多感情、太多感動、太多感觸,這是一份太有溫度的工作,不僅是對孩子們的法治教育,也是我自己的成長之路,每每覺得,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

2016年,我到轄區一所小學為五、六年級的孩子們上一堂預防性侵的法治課,課程後三名女同學悄悄的跟我說,老師你剛講的,我們也經歷了。我雖然震驚但仍然理智的問了他們幾個問題,問完後我確定他們確實遭到了學校男老師的猥褻行為,而且不止三人,還有一些女同學也同樣遭受了該侵害。孩子們告訴我,在沒聽我講課前,她們不知道這是犯罪行為,只是覺得很羞恥,不敢告訴別人,甚至是自己的家長。此次事件經向領導反映,我們聯繫了公安機關、教育局,積極解決了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堂法治課,他們懂得了什麼是性侵行為及如何保護自己,這就是我們普法宣講的意義所在!

我對未檢工作充滿熱愛,對孩子們充滿激情,下一個三年、十年,我仍然全力以赴,爭取發揮出我最棒的能力,為這份有溫度的工作,竭盡所能將自己的功用發揮到最大,這是我所能做到的。

「未检」再多做一点,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

“每個未檢人都感觸頗深:再多做一點,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我想當我們白髮蒼蒼的時候,回想我們所從事的未檢工作,就是我們一生的驕傲和榮光。”

——楊潛

希望、擔當、奉獻、展望

從一名軍人轉變成一名檢察官,成長是辛苦的,但沿途的風景很美麗。我在彷徨中、忐忑中,來到一個即熟悉又陌生的環境--未檢科。說有點熟悉,是因為曾經在檢察院原反貪局上摸爬滾打了六個年頭,但更多的是陌生,我不熟悉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以前也沒從事過批捕、起訴工作,更不用說去給孩子們普法了。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磨合,我慢慢對這個充滿愛和擔當的年輕科室,認知有了質的變化,今天我作為一名宣講員,就從希望、擔當、奉獻、展望這四個方面,來給您講講我眼中的未檢。

希望。“我以後要注意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不能合起夥來打別人”“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為我流淚”“我要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成長......,”同學們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心觀看主題影片後,發出由衷的感嘆。這是我的第一場普法之旅,做為講解員的我,深深的被孩子們語言打動,在他們的世界裡,我們普法是那麼的重要。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對於孩子每個家長都傾注了自己的一切,只希望看著他能健康快樂成長。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無時無刻處於家長的保護之中,他需要學會保護自己。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快樂成長、遠離傷害!原來,你們的笑臉才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奉獻。從2018年1月起我走進了20所小學、30個社區、5家新聞媒體、接待普法人群達1萬人次。伊河路小學家長羅宏華說:“你們辛苦了,聽了你的講解後受益非淺,謝謝你們為了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童年求學時光。”未檢科並不就是簡單的辦理批捕、公訴案件,同時擔負對刑事執法行為是否合法進行監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幫教失足未成年人的工作。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為夢想、為使命、為信念,選擇了堅定前行,選擇了默默奉獻。辦案過程中,我們在依法處理犯罪嫌疑人的同時,也注重保護被害人的權利。每個未檢人都感觸頗深“再多做一點,孩子的路可能就好走一些。”也許我們做為一名基層未檢人,我們沒有掌聲、沒鮮花,沒有人認識我們,我們有的就是奉獻。我想當我們白髮蒼蒼的時候,回想我們所從事的未檢工作,就是我們一生的驕傲和榮光。

展望。未檢工作是繁瑣的,但她充滿了陽光和愛。我們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依法從快批捕、起訴各類嚴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刑事犯罪,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推動建立“一站式”取證場所,積極開展心理、醫療、監護、經濟、學業、社會公益等6項救助,構建全方位特殊救助體系。我們要認真落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別程序,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我們要多措並舉,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規範化建設。我們要以全國未檢工作創新實踐基地為抓手,推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水平。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人民檢察院 顧貝蕾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檢察院 宋朵

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檢察院 李金鳳 楊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