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川這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低風險區將開放休閒娛樂場所

3月17日14:30,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採取網絡發佈會的形式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場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邀請了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沈驥,四川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祥超,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安全總監吳銳,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四川省健康管理師協會副會長張建新介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進展,並回答記者提問。


最新!四川這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低風險區將開放休閒娛樂場所


1


有12種情況可以不佩戴口罩:


張建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組織專家進行研討後,建議以下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


第一是在田間地頭、森林灘塗、牧場草原等農林牧副漁等戶外勞動的時候。


第二是在建築工地、野外勘探、高空作業等戶外人員不密集的這種地方勞動的時候,但是有一些特殊行業需要佩戴,那就需要根據情況來確定了。


第三是在自己的單位,包括公司日常工作,如果員工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的症狀的時候。


第四是人員固定,並且參會人員都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


第五是在戶外空曠的地方,比如公園、綠道、景區、大街等。


第六是在人員稀少的地方活動,也就是說走路、散步、騎車或者購物等等。


第七是居家並且家庭成員沒有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的時候。


第八是在室內或者室外進行運動的時候。


第九是在個人獨處,比如一個人在辦公室、實驗室,或者在庫房。


第十是獨自一個人開車。


第十一是和健康的家人、朋友一起乘坐私家車。


第十二是1歲以內的嬰幼兒一般不能戴口罩,這樣容易引起窒息。


最新!四川這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低風險區將開放休閒娛樂場所


2


以下9種情況大家需要佩戴口罩:


第一是出現了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的人員。


第二是與發熱、乾咳等呼吸道症狀病人接觸的時候。


第三是在醫療機構就診或者去探望病人的時候。


第四是在機場、火車站、高鐵站等人員密集的場所。


第五是乘坐出租車、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


第六是在密閉和人員密集的商場、超市、銀行、理髮店、美容院等公共場所。


第七是在醫療機構、餐館、酒店、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


第八是從事疫情相關的疾控、警察、保安等人員。


第九是出租車、公交車司機、航空公司乘務員等工作人員。


3


娛樂服務業即將在低風險區迎來全面開放


沈驥說,目前,低風險區內可以全面恢復酒店、購物中心、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理髮店等經營場所正常營業。全面恢復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正常營業,但是要限制大規模集體性聚餐、承辦大規模宴席。


可以在具有一定防控措施下開放影院、網吧、歌舞廳、KTV、酒吧、茶樓、棋牌室、農家樂、游泳館、健身房、各類室內運動場等休閒娛樂場所,但專家建議,需要在較長時間堅持“限流量、全檢測、留實名”為主的防控措施。


4


疫情高發國家(地區)入境者,24小時內要集中留觀和核酸檢測


張建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所有入境人員必須接受嚴格的檢疫程序,切實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


最新!四川這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低風險區將開放休閒娛樂場所

新聞發佈會現場


什麼是“三查、三排、一轉運”?據介紹,“三查”即百分之百健康申報查驗、體溫監測篩查和醫學巡查。“三排”即對“三查”發現的有症狀,來自疫情嚴重國家,或接觸過確診病例人員,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和實驗室檢測排查。“一轉運”即對“三排”確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狀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這四類人員一律按照有關聯防聯控機制落實轉運等防控措施。

張建新說,海關口岸是防控的重要關口。社會防控和專業防疫相結合是重要手段,精準防控是關鍵措施。邊防口岸、海關檢疫、醫療衛生和社區防控無縫銜接,根據疫情不同國家入境人員實施分類精準防控措施,“境外疫情較重國家(地區)入境人員成為高風險人群,是入境檢疫、檢測、留觀的重點對象”。

入境之日起前14日內有疫情高發國家(地區)旅居史,要24小時內集中留觀和核酸檢測,有發熱或乾咳、乏力等症狀或核酸檢測陽性者,立即送往定點醫院隔離診治,同時其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14天。

其餘人員由各市州接回到社區管理,集中或居家隔離14天。其他國家(地區)入境人員經海關體溫檢測後,若無異常,由各市州接回到社區管理居家隔離14天。

此外,集中隔離期間要嚴格實行單間隔離,早晚進行一次體溫檢測,詢問其健康狀況。居家隔離者要儘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密切接觸,做好早晚自我體溫檢測記錄和個人防護。一旦出現任何症狀,立即向社區(村)報告,也可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報告。


來源 |法治成都12348 四川日報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