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喝酒、脾气暴躁,这样的她却让我无法用美丑去定义

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写她,因为她抽烟、喝酒、脾气暴躁,实在是跟“最美”两个字相距甚远。可是再三迟疑,我还是想把她在我心目中的样子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这样一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女性去思考——自己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抽烟、喝酒、脾气暴躁,这样的她却让我无法用美丑去定义

1、

当今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抱怨着“丧偶式育儿”,我的家庭却是反过来的。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父母就处于分居状态,在身边陪伴我、照顾我的一直是奶奶和父亲,母亲只有在寒暑假才会接我到她身边,然后直接扔给外公外婆照看。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即使是笑着来接我,言语中也会让我倍感压力,总会问一些诸如“爸爸有没有好好照顾你啊?”“奶奶有没有讲妈妈坏话?”之类的让幼小的我难以招架的问题。后来他们离婚、再婚,母亲在外公外婆的劝说下把我接到她身边,第一番话就是:“这个家是属于我的,你和叔叔谁不听话,我就让谁离开!你爸爸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你无处可去,所以要跟叔叔好好相处,知道吗?”年仅十岁的我,就这样惶恐不安的开始了与母亲和叔叔一起的新生活。

母亲和叔叔都很忙,每天早上没有人会像爸爸一样给我准备早餐,我自己去早餐店吃;午餐也不能回家吃,只能在学校吃食堂;晚餐如果他们有应酬,我就在外公外婆家吃,如果他们没有应酬,叔叔会用高压锅煮稀饭,趁稀饭正烫的时候把母亲周末炒好的回锅肉埋在饭里,稀饭可以入口的时候回锅肉也热了,记忆里这样的稀饭加回锅肉组合我一直吃到了初中住校。所谓的亲子时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她既不会辅导我功课,也不会带我出去玩,只会给我下达各种指令,比如洗碗、洗衣服、去外婆家吃饭......

可想而知,她和我在心理上并不亲近,幼年时分离,童年时惧怕大于亲密,随着初中、高中、大学都离家住读,我们之间真正在一起朝夕相处的时间竟然只有短短两年。这样的母亲,在我眼中是充满威严的,却毫无令人想要亲近的欲望,个人形象更是与美丽无缘——我妈是个“恶鸡婆”,我曾这样跟朋友说。如果按照普遍意义上“温柔贤淑”的标准去评价,我的母亲一定是不美丽的。更有甚者,她抽烟喝酒样样都会,骂起人来更是出口成脏,为了爱情可以要死要活,对于唯一的女儿却总是疏于管教。我曾经很多次因为有这样一个母亲而感到痛苦,初高中住校时,每当看到其他同学的母亲带着煲汤、家常小炒前来探望,我除了满满的羡慕,也忍不住会幻想,我的母亲或许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所以她才会对我如此疏离。


抽烟、喝酒、脾气暴躁,这样的她却让我无法用美丑去定义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大,对她的看法开始变得有些复杂。记忆里面,母亲总是不在身边:1997年暑假,我在外婆家与表哥表姐们玩乐的时候,外婆没有告诉我的是,她正作为基层干部在一线抗洪救灾;2006年春季,我高考模拟考全市前两千名,她没有一句赞扬,毫不知情的是,当时她所在的地方发生山火,全体政府人员连续四天四夜都扑在救火一线,消防车上不去,她们只能想办法用水桶、用脸盆去接水灭火;2008年“5.12”地震,她没有给离家就读大学的我打一个电话,却日夜关注灾区救援情况,流着泪将一个月3765元的工资全部捐给了灾区,又额外交了一千元特殊党费。有人劝她不要捐太多,不要当出头鸟,免得惹人闲话。她却不以为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与他人何干?这一切“背后的故事”都是在我进入社会后,与她、与家人闲话家常时才得知的,我从中发现了另一面的她:依旧粗俗、暴躁,却意外地有些“耐看”了起来。

其实很多在体制内工作的女性往往会选择更大程度的照顾家庭、将工作放在家庭之后,我的母亲却选择了将工作置于家庭之上。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能像“别人家的妈妈”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为什么很多时候她都不在我身边?

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后,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或许有些女性注定不适合做一个贤妻良母,她们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职业追求,却因为社会普遍价值观施加的压力,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牺牲。

抽烟、喝酒、脾气暴躁,这样的她却让我无法用美丑去定义

3、

格力电器的总裁董明珠女士是众所周知的“铁娘子”,霸气如她,在接受网易访问前已经让助理交代过记者不要问有关家庭的问题,访问中记者仍然不依不饶的追问有关事业家庭如何平衡、是否觉得亏欠家人之类的问题,最后网易刊登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在影射董明珠愧对家庭、强势却孤独,这是采访其他男性高管时不会出现的问题。且不说这位记者对董明珠明示不想回答的问题苦苦纠缠十分不尊重董女士,之所以记者如此理直气壮,或许她知道绝大多数人都认可“女性应该以家庭为先”这一价值观,所以这既是大众的关注点又是董女士的软肋。

在“女性应该以家庭为先”这样的价值观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道德高地对董明珠这个没有尽责的母亲进行批判——即使是格力总裁又怎样?还不是一个没有做好自己母亲、妻子本分的女人?

可当我进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发现如果我接受“女性应该以家庭为先”这样的价值观,意味着我接受各种职场性别歧视:招聘限制性别、同等职位薪酬差异、培训资源倾斜、晋升机会有限等等。不仅如此,我还要接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接受“女人结婚就是二次投胎”、接受“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接受“妈妈别上班,反正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接受......比起上述的一切,我似乎更愿意接受不被理解的孤独、不被支持的强势、不被亲近的疏离、不被关照的拼搏——这一切不正是我一直以来对母亲不满和疏远的根源吗?

抽烟、喝酒、脾气暴躁,这样的她却让我无法用美丑去定义

4、

直到现在我与母亲依然不甚亲密,长年累月的疏离导致我们无法像其他母女一样亲密无间。她退休后自知亏欠家人,日夜常伴外婆身边,对小辈多有经济援助,对我则是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我无法去评价她是否美丽,因为常年面对农民的基层工作让她言行粗鄙,工作中不知不觉染上的烟瘾、茶瘾让她牙齿发黄,交际应酬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让她身材肥胖;可是她工作中用一件件实事证明自己的能力、生活上令我从不为物质匮乏而忧虑、甚至那句“如果你们俩不好好相处就都给我离开”的霸气,都值得我敬佩学习!她用身体力行将坚强与独立的意义铭刻在我的心里,让我在面对某些压力时能够开口拒绝,在身处低谷时不曾放弃希望,在尚有余力时可以伸出手拉身边的人一把,让我学着去做一个为自己生活负责的成年人,做我自己!

最后,我想请各位朋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希望她是一个娇柔美丽等待王子的公主,还是一个坚强独立靠自己生活的普通女性?”

如果您选择后者,或许会觉得我的母亲也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