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01

临近中午时,朋友给我发了一条链接。

我点开看了才发现是网上一位女孩的“离世告别”。

“这辈子要走了,下辈子也不想来了,对这个世界一直温柔着,可是它好像很讨厌我,从出生就没被放过……”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在她的自述中,人生的20多年来,她一无所有,总是在失去,几乎没有品尝过来自生活的甜意。

父母离异,重男轻女,被后妈虐待,被邻居猥亵,爱情失意,奶奶离世,甚至连最基本最简单的身份户口都无法拥有……

所以,她熬不下去了。

可就在选择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但清醒后,她的问题依然放在那里,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愈演愈烈。

身体的器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还有,来自他人的指责:

“他们觉得我不知好歹,救了我,我还要质问为什么?他们很生气的样子,我又惹祸了,他们不知道第二次面对死亡和不健康的回来继续收拾烂摊子的崩溃程度……”

这时候,朋友又发来一段长长的语音: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现在就很矛盾,因为从小到大接收到的教育告诉我,人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生命,何况看到别人想要结束生命,也做不到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但是,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死亡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我们把人救回来是不是会对本人造成困扰呢?下次如果再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还要不要出手救人呢?”

对于自杀的人,你怎么看? (单选)
0人
0%
无法理解,任何情况都不能结束生命
0人
0%
众生皆苦,死亡也是一种解脱方法
<button>投票/<button>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

对于一心求死的人,我们为什么还要救?


02

老实说,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因为我们都清楚,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并不意味着能够挽救他人的生活。

对于经历了难以忍受的创伤,以致一心求死的人来说,一味劝人活下来,不得不承认,这是件很“残忍”的事情。

网上也有人,对救人的行为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你以为把她从地狱里救出

其实只是把她拖回了地狱

她正在体面的跟世界道别

不是丧,是选择 。”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那么,人类到底有没有选择的自由?

有人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但这并代表着,我们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如果活着太累,为什么不能是告别无罪?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不是一件“私事”,如果自行选择死亡,甚至会被认为是一件“不道德”的事,还会带上“批判色彩”

关于死亡教育,我国做的其实远远不够。

但其实,死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践》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对死亡的概念。

上学的时候,有场关于“死亡教育”的讲座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两鬓斑白的老教授,在开场之初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的一生中是否有过死亡的念头?

当时坐在报告厅里的我们,面面相觑,但都没有举手。

沉默了将近一分钟,老教授把手举了起来,一个,两个……最后,在场将近一百多个人都举起来自己的手。

包括平日里,在我看来特别乐观积极的同学。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最初的缄默,不过是因为我们觉得,死亡是“很不光彩”的,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如果死了,家人怎么办?”

“自杀是弱者才会做的事情。”

“不负责任,没有担当。”

我们的生命从来由不得我们做主,因为它被捆绑赋予了太多附加值。


03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自杀”,你会发现,首先跳出来的不是自杀方法。

页面置顶的是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并配有“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的字眼。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要不要救人其实毫无意义。

因为在真的遇到这种状况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倾向挽救。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而且,不得不说,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

此时此刻,或许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明天后天,谁又能肯定自杀者不会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呢?

更不要说,许多在网上发表“自杀声明”的人,内心何尝不是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

倾听对于自杀者的意义有多大?

曾经看过一个 TED 演讲,主讲人是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巡警凯文·布里格斯。

金门大桥是当地自杀事件最多的地点之一。

凯文曾经在金门大桥遇到过一个想自杀的小伙子,当时,他并没有过多地去劝解,而是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里, 一直在倾听。

说着说着,小伙子决定还是活下去。

凯文后来问他:是什么让你回来, 并且再给希望和生命一次机会?

小伙子只说了一句话:因为你听了。

凯文的巡警生涯中救下过 200 多人,但依旧有2 个人在和他的沟通后选择了自杀。

能救下的我们尽量去救,而抱着必死之心的人,救得了一次,救不了第二次。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就像《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中说得那样: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我们的双手虽然无力,却可以为它铺上柔软的草坪;

如果一个可爱的人选择了轻生,我们的爱虽然脆弱不堪,却可以为他(她)打开心扉,奏响一曲喜乐直通黎明。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或许真的有人看淡了生命,一直苦苦挣扎。

但只有活下来,才会有变好的可能。

哪怕身陷淖泥,依然会忍不住想去看一看,那个或许光明的未来。

《如果一只鸟选择了轻生》:只有活下来,才有变好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