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能让一个差班转变成好班,却对自己的孩子没办法,怎么办?

乐乐诺诺妈


老师能够让一个差班转变成为一个好班,而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尤其是教学上特别认真,特别优秀的老师身上更加会存在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师一天的平常工作实际情况,你就不难理解会发生这种无法想象的问题了!

1,老师正常工作的一天大致是这样的。排除上班距离因素,绝大多数老师大概5:30左右起床,经过一番梳洗,简单吃完早饭就得往学校赶,因为老师需要在6:30之前到岗,要比学生提前到校进行管理,早晨是语文,英语这两门学科老师辛苦,早读课学生主要是背诵语文和英语,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需要下班管理辅导,或者利用早读课做一些默写工作。中午是数理化老师比较辛苦,午饭以后数理化老师需要下班为学生答疑解惑。其他老师到校后开始备课,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办公室基本处于一个非常忙碌而安静的环境,各自忙碌,互不打扰。上午4节课 ,不包含早读课,中间还需要加一个课间操,课间操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由于现在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学生都统一安排在学校吃午饭。所以老师中午吃完饭后,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要轮流下班管理学生。

2,下午还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为学生准备家庭作业等。直至5:30才可以下班,班主任还需要留下来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晚点才能够下班。有些特别认真负责的老师还会留些背诵默写不过关的学生,让他们背诵默写,帮助他们过关。可能有些人要说了,老师不需要每节课都要上,的确不需要上那么多课,不做老师的人你很难想象每天备课,作业批改,准备适合学生的练习,课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找学生谈话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天都会疲惫不堪,加之每周都有固定的教研活动 ,每学期需要听多少课都是有任务的。每隔几周查老师的备课笔记,查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想要晋升职称还要写论文,上优质公开课。真是压力山大啊!每个人就像踩着风火轮一样不停地转动着。试想一下回到家还有多少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正如比喻的一样,老师像蜡烛,默默地为学生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学生,却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教育。所以请家长对老师多一份理解。遇到问题时多沟通,多交流,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江苏雷老师


我是一个从教19年的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自认为我的班级教的很好,两个孩子也教得很好,下面来谈谈我的经验。

一:当老师要有耐心,当父母更要有耐心。

当老师只有耐心,才能够教好自己的学生。没有哪个急脾气的人和没有耐心的人能够教出好的班级和学生。但是往往在学校里面有耐心的老师回到家里之后就失去了耐心,遇到孩子吵闹或者是不听话就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这样是绝对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的。

二:要花时间教育学生,更要花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能够把学生教好,你肯定花了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在学生身上。一旦你花了大量的精力,回家之后,就已经精疲力尽,不会再有精力和力气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和管教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设想一下,下班回家之后你陪过孩子阅读吗,你指导过孩子做过家务吗,你陪孩子去接过接触过大自然吗,你陪孩子参加过户外活动吗,你跟孩子经常沟通和交流吗……

三:带好学生需要专业知识,带好自己的孩子更需要专业知识

你能够教好班级,肯定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从备课上课,教学技巧到你的专业知识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你要知道,做父母更需要专业知识。建议你去买一些家庭教育的书来看,推荐你去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如果你看了之后,你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风哥爱教育vlog


这个问题真的很普遍。我虽不是学校老师,但常年和学校及老师打交道,交流中发现真的不少老师都是骨干,但面对自己孩子却束手无策。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根本原因就是在孩子眼中,只有自己的老师才是老师,自己的爸爸妈妈只是爸爸妈妈,哪怕你是大学教授。

经常在给孩子讲题时,孩子会不服气地说:“我们老师不是这样讲的”;经常要求孩子要怎么做作业才效率高时,孩子会一翻白眼:“你懂还是我们老师懂?”总之他不敬畏你。

你实在生气忍不住扔掉老师的优雅骂他几句,他也像没事人一样该怎样还怎样,但他的老师要是也说他这个地方不对,他却会像接到圣旨一样赶快改正。

所以有太多老师尽管自己是老师,也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去补课或提升。

可怜天下父母心!


lin0220


我是一名非常有耐心和爱心的老师,很多孩子经过我的引导转变很大!初为人母时我自认为自己有很多教学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妈妈,但事与愿违,我在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前面我十分懊恼!后面我渐渐的调整,知道了职业与母亲的区别!教师是自己的职业在职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再加之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能取得较优秀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母亲这个这份工作我却没有任何经验,全凭摸索,加之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一位担任教师的母亲能够完成的!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整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因为我教师的职业特性,所以造成我的爱人很少真正参与孩子的教育,老人因溺爱孩子很多教育方式背道而驰,让我随时感觉力不从心!

随这孩子不断成长我也和整个家庭在不断的修正,也让我慢慢的悟出家庭教育和教师职业有关联但并不一定都是积极正面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职业病会在家庭中一言堂,容易将自己的孩子与班级优秀的孩子做比较,往往会打击自己和孩子的自信心!每天耐心的面对班级的孩子却因疲惫对自己的孩子失去耐心等!

以上是一些粗浅的见解,望能帮到大家


千寻


教育孩子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都是需要时间精力的付出,需要自身在教育孩子上的能力提升,因材施教。我最近,也开始在自己孩子投入一定的关注度,包括学习教育孩子的心理学,陪小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学英语。还要花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自控力,专注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等各个方面。


重庆异客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教师,但同时也是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

总会听闻一些家长羡慕的声音:“怎么老师的孩子都个个聪明,不用大人操心,长大了都那么有出息啊?”也会有鄙夷的声音出现:“她还是老师呢,自己家孩子都教育不好!”

其实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孩子的严肃认真,尤其是严肃问题,在家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忘记自己是慈祥的母亲或是仁爱的父亲。 如何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是我们作为一个家长一生的功课。既然我们将孩子带来,就应该有责任指引他们往哪里去。

我不想过多分析老师教不好自己孩子的问题,毕竟这并不具备代表性。我也是第一次妈妈,只想分享我的一些育儿经验,和大家一起共勉!

1.每天接孩子放学时,都和孩子有说有笑。

我们了解孩子,用爱和包容去接受孩子。分享他所有的欢乐和悲伤,让她知道,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他的亲人、同伴、朋友,并且我要告诉他,我和爸爸的关系很融洽。

2.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同伴、朋友。

有好玩的玩具、游戏我们全家一起玩,好看的书、电影、音乐我们全家一起欣赏,比如她喜欢下雨踩水坑,喜欢玩雨伞。可是为了避免伤到同学,我不让她单独打伞。可是晚饭后,我们会一人一把伞在雨中散步,任由她踩水坑,不管雨有多大,她就在雨中疯疯癫癫的跑啊唱啊。简简单单的一场雨,让孩子各方面得到释放,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快乐,其作用绝不亚于去游乐场玩。她喜欢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我们都鼓励她去尝试,常常专心聆听她的每一句话,认真问答她的每个提问,如果有她不会的,我们一起去弄明白。她的任何想法、做法都能在我这里得到重视。

3.在学习上,做他的同伴和朋友。

我推祟知识,嗜书如命,所以我就像对待朋友一样跟孩子讨论学习的问题,把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我不会觉得她听不懂,不能理解,跟他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鼓励他多学多练习,多讲给我听她能理解的故事。时间一长,我看书,她也看书,学习就变成很自然的事儿。

4.做饭不是妈妈的工作。小小的她会和我一起和面(玩面),一起烘焙,挤奶油,家里人过生日,我们就一起准备食材,做一个小蛋糕。哪怕厨房被弄得一团糟,身上被弄上面粉奶油……她会说:“做这个真不容易啊!妈妈,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妈妈你来切这个,我来准备那个,我去洗黄瓜……”

有一天,孩子会长大,1+1,ABC都会变得很容易,但错过的爱确不会变得容易得到,错失的陪伴不再会有机会弥补。

有一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力量会颠覆,我们不再会成为孩子的一切,我们的思想也不会成为主导。

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本身就让父母感受和体会到教育的成就感,也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同时让孩子永远感觉被爱,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姥姥蔬菜英


学校里所谓的差班与好班,我们更多的理解是以学习成绩水平为标准来划分。单从学习成绩上来说,其实除了老师的教授和引导带领以外,也与家庭教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因为学习需要动力,需要目标,需要自信,需要希望,不仅仅是有了学习方法并为之勤奋。

教师是一个职业,老师自己也是家长,也有正在上学的孩子,而往往“教师+父母”的双重身份会让这位既是学校的老师又是家庭的家长混淆自己的位置,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不能及时的变换角色。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时,无法用一个单纯的角色去对待孩子,也容易让孩子产生角色混乱,产生逆反情绪。在家庭的教育里,其实往往要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别人的孩子”来教育,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效果!换一个身份,换一个立场,才能看清家庭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的尺度,控制好一个作为父母身份的情绪。

作为孩子的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时,往往容易当局者迷,更容易夹杂着父母为尊至上的强势心理。再加上自己是教师职业,有着学校及课堂里的优越感,一直享有着其他家长和学生们对他的崇敬与遵从。无论家长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其实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首先孩子会把他当作父母,有着从小到大的依恋和阶段性的对抗,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和青春期时期更加明显;父母则是习惯性的会用自己的成人经验和教师经历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想象的样子成长和学习,父母与孩子两个方向的思想久而久之的对立就会产生极大的反差与偏离,为家庭亲子关系打上难以解开的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在大学里和社会上很有威望,但自己的孩子却不如人意的原因所在。

那老师面对自己的孩子不好管教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有一种把自己孩子当作“别人孩子”来养的心态。这样就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多一些细微的观察和耐心,不会轻易地发脾气和随意批评,因为他会觉得要给这个孩子的监护人一个交代,不能过分,不能愧对他人。而往往有了更多这样的立场变换,你会发现孩子变得更容易相处,也渐渐拉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孩子成为了愿意与你吐露心扉的“朋友”。家长可以更加容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动机,便于调整方式方法,动态地来教育孩子,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身为一位教师职业的家长,平时在家庭里要注意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当好孩子的榜样,最好能让孩子以你为偶像,那就再好不过了。孩子对于自己的偶像,自然也就会言听计从,因为喜欢,所以照办。我们所说的偶像行为,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例如爱学习,爱阅读,爱挑战,勤思考,不怕困难等等,切不可说一套做一套。例如:有的家长在单位里很优秀,但上班回来后,觉得累了,就想放松自在,不再顾及言行举止,玩手机、说抱怨的话等等。当面对孩子在家庭里的生活和学习表现时,又想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集中注意力,总会拿自己在单位的表现以及自己小时候的事迹来对比孩子。而这些言语和表现都将会严重损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让孩子对于你所说的不屑一顾。经过几番理论和“教育”,孩子也许“听话”了,可是看似的听从,也只是因为他目前的能力还不能自由地与你对抗,等到他成年后,家长就会尝到苦果,因为孩子那时会加倍奉还。我们要知道,家长在孩子面前,孩子更多看到的是当下作为父母的表现,不是他看不见的过去和摸不到的异地他方。我们要时时刻刻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是此时你的情绪、你的语言、你的行为、你的努力、你的胸怀。

最后,家长要引导和启发孩子树立目标。这是人生的愿景目标,未来的职业目标,理想的目标,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目标会不同,但目标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树立目标的这个意识和行为。只有树立了目标,孩子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努力,因为他有了自己奋斗的方向,才会给他不断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提供动力和勇气。当孩子处于中学阶段,再进行生涯规划的设计与梳理,效果也就会更好。

具备以上几点基础之后,作为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父母就可以把自己擅长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了,把学习方面高效实用的好方法教授给孩子,此时孩子就会内心更有力量,学习更有希望,收获大,见效快。最重要此时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与稳定了。


童言堂


角色不一样呀

就像我们自己独处,跟家人在一起,和朋友聚会,跟陌生人聊天……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身份,状态啊处事方式就不同。

孩子在学校时,很明白父母不在身边,会比较独立,较听从指挥配合。一到家面对的是最亲近的家人,知道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包容被接受,就会比较爱撒娇,比较叛逆了。

都说“老师把所有的爱和耐心都给了学生”,辛苦一天回家后会比较疲惫了。

所以很多老师在学校都是很棒的能力者,但较难教好自己的小孩。


薄荷味的孩子


可能存在的原因:(1)角色不同。一名老师虽然可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但在孩子心中老师始终是老师,一个班级里的孩子会为了老师的责任心和关爱而变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己真正好情绪坏情绪都表现出来,而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老师这一角色的敬畏之心,而来约束了自己不好的行为。换而言之你在学校是老师,回家了你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会把好的坏的一面都展现在你面前。(2)相处时间不一样。学校里,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是时间仅仅是在校时间,而与孩子则是朝夕相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都展现在自己面前,包括优缺点,所以总会有“别人家的孩子”,但试问别人家的孩子你又了解多少。(3)孩子在外面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人和事,自己也并未真正了解,当孩子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做了最真实的自己,有时候往往不被父母理解,也会突然伤了父母的心。(4)要求不同,根据心理倾向,对于自己孩子的要求往往会高于对学生的要求。

化解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了自己的学生身上,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却不多,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还是要去懂孩子,多听听他的想法,多多问问他的好与不好,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的喜好。去寻找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同时也试着反思自己,这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原因,在对症下药,不可一直怪孩子不懂事,不然只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增加亲子矛盾,在生活中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这样才能来要求孩子,对孩子才有一定说服力。


甜包果


呵呵 ,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做为一个老师,如果能教一个差班转变成好班,但是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挺无奈,也挺悲哀。

因为,一个老师如果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太不划算了。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应该是老师最大的福利。

毕竟,我们自己搞教育,比其他家长相对来讲要专业一些。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析一下原因。

为什么我们能转变好一个班级,却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

【一】也许是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不够上心。

也许我们平时忙于管理班级,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这分散了老师的大部分精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忙了学校和班级的事,对自己的孩子反倒是关注和关心不够了。

你都没有时间去关心和关注他,何谈教育和影响?

【二】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有联系,但也有差别。

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虽然都是教育。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可能平时在班级管理上,您善于动脑子,想办法,而且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对于家庭教育,您也许与一个普通家长相差不大。

如果您能在家庭教育上,多读一些书,多观念比较成功的家长,多向别人请教,也许有改观。

【三】教育中一旦注入私情,就不客观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有私情,就没有办法了。对于别人的孩子,对于班级,您可能比较冷静、客观。但是一到自己的孩子,一有私情,人就不那么冷静、客观了。

这个最难解决。不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想想,孩子如果是你的一个学生,你会怎么办?

【四】心态平和,教育不是万能的。

最后,要说的是这种现象不是您一个人,不是您一家。多的是。

心态平和,尽力就好。不见得每个皇帝的子孙都能当上皇帝。同理,也不见得每个老师的孩子都很优秀。教育不是万能。人生也不只有一条路。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