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微書畫,亦作微書微畫,是把書畫名家以微書、微畫的形式,組成可在日常生活中展示的作品。此概念由東籬山房茶器顧問、著名書畫家、書畫評論家張俊東先生首創,意在讓傳統筆墨走進藝術生活。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為什麼要發心讓“傳統筆墨走進藝術生活”?

第一,樹立文化大國形象人人有責。

中國書畫藝術是全人類的中心藝術,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創立了國家綜合實力快速發展的奇蹟。作為中國人所特有的書畫藝術(書法、國畫、篆刻等),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比如書畫作品成了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隨帶禮品,也是重大政治活動場所的牆面裝飾 ,更是人們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審美精神慰藉。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在2009年的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新聞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在杭州),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間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富春山居圖》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富春山居圖》


經溫總理一說,這幅幾百年前黃老先生畫的《富春山居圖》,竟然在幾百年後的今天成了象徵兩岸關係久分必合的歷史趨勢和美好展望。而溫總理的一番期許,更是讓《富春山居圖》的合璧事件受到了兩岸人民的普遍關注。

這也體現了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增強中華文化的世界話語權,樹立文化大國形象。

第二,帶動人們能夠區分文化的高低端書畫產品。

過去,書畫藝術原創作品本身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很有限的,從書畫產品創造者角度講,他們閒情雅緻,神來之筆,作字畫印,不過是斗室點綴,茶餘飯後談資而已。從書畫收藏者角度講,好像那也是富人的專利。後來,隨著在八十年代中期各地自發形成的古玩市場隨著收藏熱的興起逐漸興盛起來,帶動了書畫藝術品的收藏熱和不斷升值,中國書畫又成了資本運作的手段。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直到現在,隨著人們物質條件的提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中國書畫才真正有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現實可能性。

只是,現在百姓接觸的文化產品有嚴重的供給側問題,一是優質文化產品都流向國外。另一方面國內的文化高端產品不足,低端產品產能過剩,人們很難看到高端的書畫產品。

所以,為了完成“讓傳統筆墨走進藝術生活”的夢想,東籬山房茶器特推出“微書畫”系列產品。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用工藝品的價格買到藝術品,“微書畫”讓每個人都能玩收藏


由著名書畫家、書畫評論家、大寫意手繪高溫顏色釉的原創作者張俊東先生,親手寫成書法小品,製成或是橫幅,或是豎屏或是斗方的擺件。這些擺件既有觀賞價值,也有收藏價值。

在案頭擺上一名名家字畫,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句子,作為自身博學篤行、怡情養性之激勵,一個藝術品的價格,只相當於一個工業品或工藝品的價格,豈不美哉?

(注:微書畫配圖為張俊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