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老年人的精神依靠是什么呢?老年生活要独立吗?

清奎1231


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人老了最怕孤独,人到老时,七情六欲已经大幅减除,我想老人的七情应该只剩下两情了:即喜(只想高兴开心)和恐(只怕儿孙嫌弃孤独);老人的六欲也应该只剩下两欲了:即身(关注自己的健康)和意(希望获得如愿满足的心理)。因此,我觉得老年人的精神依靠还是千年俗语所表达的真谛:养子(女)防老,积谷防饥。老年人希望子女能多在身边给予陪伴,希望得到子女如和煦的春风一般的言语安抚,一言以概之:老年人的精神依靠当然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对他做到——他抚你小,你能养他老。那样老年人就满足了,也就无需出现老了还在思考老年生活要还是不要独立这令人伤感的问题。


朝花夕拾正逢时


我觉得老年人的精神依靠是家人的关心、照顾和陪伴;老人与老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来越害怕孤独。我所居住的小区,早上、晚上出来锻炼的大部分是老人,他们边锻炼边说笑好开心。看到自己的儿女回来了,高兴得嘴都合不拢,看到儿女离开又恋恋不舍。老年人需要什么我最有体会。我婆婆今年2月整整100岁,56岁公公去世,当时爱人12岁是老小,上面有1个哥哥2个姐姐都以成家单过。婆婆一直跟爱人和我生活在一起。婆婆不识字,越老越胆小,每天上班前,我们把电视给她打开,她边看边坐在沙发上睡觉,睡醒了,看看家里没有人,要不就自言自语,要不就唱老家的民歌,听到我们下班回来的开门声赶紧从她房间出来说:“你们下班了”?我们要上班走了给她打招呼,她又问“什么时候下班”。我们有时在自己房间,她会不时地悄悄推开房门看一看,我们在她就悄悄关上房门离开,有时我们出去,走时给她打好招呼,过一阵见我们没回来,她就大声喊我和爱人,等我们回来她非常生气说我们不管她。我和爱人基本没离开过婆婆,即便有事出去也会喊她其他子女来陪她。她时常说“我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怕,老家晚上几十里山路我一个人走都不害怕,我现在害怕,等你们老了就知道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和老人住在一起嫌老人麻烦、事多,你们也有儿女,等你们老了就能体会到了。


蓝天朵朵白云飞


当今老人普遍長寿!最大的依靠是:国家每月给企业退休金!每当每月十五号那天早上,我六点多到南小街工商银行,排队等待银行开门取退休金(南小街银行比其他工商银行提前半小時开门!即早八点半)。这两个多小时,取钱的钱友们,聊天和交流健康知识,又成了众多老人的精神享乐!

正因为有了退休金,老人们认为:最大的依靠是国家!从而使老人们,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力!用不着儿女们负担养老,这才是退休老人生存的支柱!

比起我的父母沒有养老金来说,我们这代人是幸福的!而我们沒有养老金的父母们,是依靠我们年轻时来抚养的,他们每当我们开支取出工资后,那几元钱的保命钱!这也是那个时代老人的依靠!我们年轻时代,农村家中有老人的,确实生活负担较重!但我们省吃俭用,最好地为他们养老送终!

当代年轻人与我们年轻时,大不相同啊!我们这代人,虽然老了,还是省吃俭用,每当十五号领了退休金,还要为孙子们献爱心!这种精神享受,更使我们長寿!


朋友厚德


一般人认为幸福的老人就是儿孙满堂,可是越来越多的老人是一个人走向终点,过去多半是丧偶的老人,现在会多了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以及单身未婚的老人。若是观念不变,仍然留在旧时代,就会让这些老人觉得自己很孤单、很可怜、活得很不值。

在人生最后几年,过半的人将是一个人独自过。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准备,那么,长寿就不是礼物,而是诅咒,不断地抱怨各种老去的困境,让人无法安老。因此,心态上的调整很重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间变老。」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老年人保持独立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克服老化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对于减轻家庭乃至社会负担,也有很大实际价值。

“用进废退”是生理学的普遍规律,大脑长期不用会造成智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甚至促发老年痴呆;肌肉长期不用便逐渐萎缩。因此,老年人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体力活动和脑力劳动,坚持独立处理衣食住行的生活琐事,对于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延缓衰老,都有很大好处。但是,不同的是上半生为别人而活,下半生要为自己活,不再做「应该做」的事,只做「开心做」的事,人生的意义自己定义,越老越要小确幸。

绝不跟钱过不去,才能老得有尊严。有了钱,人生才做得了主。要活很长,需要用钱,有工作就做,有钱就守好。争取不拖累家人,也别被家人给拖累,健康平安最好。从心理上不依赖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克服自卑、消极等负性情绪。不可否认,人进入老年期,大部分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衰退,加上疾病困扰,活动能力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代谢规律。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事无巨细都由他人代劳,表面看来是孝顺和尊敬,但却会使老年人觉得自己真的“不中用”了。从而产生明显的依赖心理,亦即把生活和健康的希望寄托给家人、社会和药物。现代医学认为,过分依赖是衰老的催化剂。老年人这种回归心理十分有害,它使人失去生活情趣,精神抑郁,情绪低沉;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反过来又会影响自己的体能,降低抗病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哈尔滨王姐


让我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德高望重.滋润殷实.妻贤子孝的老年人:也有穷困潦倒,独灯寡影,长期炕倒的老年人:还有平凡.和顺自食其力的老年人!三种人,都是老年人!他们精神依靠肯定不一样!第一种情况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就是精神依靠!第二种情况的老年人,解决孤独寂寞,有个细心呵护的老伴,就是精神依靠!第三种情况的老年人,经济上富裕就是精神依靠!

老年人前途己经远去,剩下的只有归途,年轻时的仕途阅历,辛酸苦辣,成功低谷都是过眼烟云!只不过是老年时精神的积壘!老年的精神依靠,就是生活所求!糊涂是本事,知足是智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与年轻时的经历和供献有关!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辈子啥都不种!那收莸得只有难过

老年人生活,一定要独立!现在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己经淡化!老年人与青年人,在情感,生活方式,持家理念都代勾!为了给孩子们以宽松的生活环境,为了维护你的安乐窝,老年生活独立好!不能自理啦!就快归位了!


石门老马


恕本民科直言,能够陪伴一个人一生的,只有你的追求,你的爱好,它们才是你的精神寄托和你活着的目标和动力!

看看中科院的院士,相当多的人80,90,乃至100岁还在从事科研工作,我大学时的系主任杨恩泽老先生已101岁高龄,可仍然还在打卡上班! 钟南山老先生,仍在抗病毒一线操劳!

现在的老年人短寿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失去了追求,失去了精神寄托!

万幸的是,天道赐予我以使命,所以有了追求和精神寄托,于是天天都能够快乐地活着!


外星文明新时代


老年人的精神依靠是梦想

其实,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活着的精神依靠都是梦想。只是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梦想会有所不同。

有人会说,人老了会有啥梦想?老年人不用上班挣钱养家糊口了,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人老了,那些宏伟大志就不要想了,可以想些力所能及的。比如你年轻时想做的事情,一直没有机会做,现在可以去做;或者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研究;如果你特别喜欢你的孙子,外孙,你也可以把精力放在培养他们身上,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可以是你的梦想。

退休的老年人,千万不要每天呆在家里,吃完饭后不知道去干啥。一定要找件事让自己动起来,精神上有所寄托,那样活着才有奔头。

我渴望的老年生活是独立的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生活空间上,我都渴望是独立的。如果有一天,我老的不能照顾自己了,那就另当别论吧。只要我能照顾自己一天,我就希望独立一天。


王秋阳


老年人的精神依靠:一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伴侣。二是儿女生财有道,衣、食、住、行、乐无忧,身心健康,和气礼貌,孝顺懂事,孙子孙女健康、聪明、听话、好学。三是有几个常联系的兄弟姐妹、亲戚、同学、伙伴,互相关心,倾诉衷肠,增长见识,开心展扉。老人应该独立,按自己的理想和习惯生活,老人的独立是建立在经济自给、身体健康、儿女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



汉江庸叟


老人对于物质的欲望,已经很淡了!而他们最渴望的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是吗?辛苦了一辈子,在如今生活富裕的国度里,他们的物质欲,早已得到了满足。可以说有吃有喝,有住有“窝”。

特别记住了老母亲的一句话“我们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缺来家吃东西的人”。是啊!他们的孩子们,为了工作,为了个人的小家,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往往是储存下好多好东西,等待着儿女,孙子,一起来享用。即便是来拿走,也是让老人高兴的事!

老人的精神食粮就是看着他们的晚辈,在一起快乐的吃喝逗乐!


医养专家


老年生活要独立。老年人的精神依靠来自于丰富的精神生活。比如看书,下棋,听音乐,跳广场舞等等。

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好的身体才能有好的精气神。可以让我们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

子女孝顺,儿孙满堂,福气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