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酒:李清照的一句“人比黄花瘦”会让兵戎相见双方放下武器


艺术与酒:李清照的一句“人比黄花瘦”会让兵戎相见双方放下武器

作者书《前赤壁赋》局部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言:“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古往今来放浪形骸之外者多沉湎艺术,沉湎酒。在没有视频音频的漫长古代,他们用诗词歌赋记录了自己艺术与酒的动人状态。

不论是正史野史小说演义,论饮者,李白都是最为豪气干云、酒气冲天的一个。

我有个比喻,李白是一张强弓,酒是其坚韧有力的弦,诗则是这弓弦射出的划过千秋的响箭。

李白在《将进酒》说“惟有饮者留其名”,我想他心里应该有一串饮者的名字,于是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饮者李白如何看饮者刘伶?

“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香”是一副著名的酒联,对联又叫对仗,李白和刘伶在对联里干仗。

刘伶占得上联,如占上风,可他一张口就是一个问路者的请教姿态。而李白在下联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此处香”,李白是刘伶的指路人。

人们一直敬李白为酒仙,而刘伶不过是世俗眼光审视下的酒鬼。酒仙无疑擅品酒,而酒鬼就只不过是贪杯。

但如果现在开设一个超级饮者擂台赛,我个人认为刘伶会以其饮酒界“犀利哥”的形象受到更多人追捧。

当李白口占《将进酒》,刘伶会回以《酒德颂》,只这一回合刘伶就会给大众评委一个惊喜,记起他“竹林七贤”之一的身份,李白是酒仙,刘伶为什么不能称之为酒贤呢?

不过这“贤”的帽子实在难以戴到刘伶头上。此人曾不穿衣服在屋里喝酒反诘讥笑进屋的人:天地是我房屋,居室是我衣裤,你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子里来?《晋书》上记载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让人扛着铁锹跟着自己,说“死便埋我”。这等放浪形骸,我想就是被诗圣杜甫誉为 “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也会被他雷到。

张旭被誉为草圣,常在酩酊大醉后呼叫狂走,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但这充其量只是把自己当作一支喝醉的毛笔,而刘伶身后是跟着一个扛锹人的。

这些男性艺术家喝酒喝得很闹腾,李白的诗明显有喝大了的迹象,口气太大,仿佛嗓门也大,令人怀疑他的一些诗就是酒后大喊大叫首发的。刘伶还写《酒德颂》呢,我只要想到他后面跟着个扛着铁锹的人就想笑。

我有时会想,如果“惟有饮者留其名”中饮者都是上面这一帮男人,那该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非常令人安慰,饮者中还有女子李清照。

看了李清照独自低眉浅吟“三杯两盏淡酒”,再回头看那一桌李白在叫“会须一饮三百杯”,就觉得太闹。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婉约,婉约中有一种令人入神又出神的力量。

李白说:“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清照说:“人比黄花瘦。”

战争一触即发,李白和李清照上前各说一句,“人比黄花瘦”会让兵戎相见的双方放下武器。


艺术与酒:李清照的一句“人比黄花瘦”会让兵戎相见双方放下武器

作者书《后赤壁赋》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