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女孩胆小,别人给的东西不敢接,也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咋办?

花到荼糜花事了


孩子这是在自我保护,也不要轻易就把孩子归类为胆小、自卑的行列,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点时间。

2岁孩子为什么更胆小一些?

通常而言,2岁的孩子会特别胆小,显现为对妈妈特别粘,没妈妈在就会显得非常不安,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心理发育过程。

1. 客体永存性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正在理解看不见也存在的概念,他认为看不到妈妈了,妈妈就消失了,而2岁这个时期又是特别粘妈妈的时候;

2. 完成亲子分离

孩子正处于认识并且接受真实的自己很弱小,而同时与妈妈又是两个独立个体的过程。

简单点来描述的话,就是前一个阶段的孩子认为自己很强大、无所不能,但是现实生活又是那么残酷,让他认识到自己只是个孩子,即信心受挫。对着一个自己毫无能力的世界,他就会有一定的心理退行,甚至比婴儿时期更粘妈妈,更需要安全感。

不要强迫孩子,给他一点时间去接受就可以了

以上两种原因,其实都是一个过程的实现,在遇到孩子“很胆小”,这不敢那不敢的时候不要轻易给他贴上标签(诸如嘲笑孩子胆小鬼、没礼貌等)。

他所需要的是自己一点观察和接受时间,当他认知到对方是好意,对方没有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愿意去接受这些新事物。

而我们能做的,是加快他们对此的认知,我们可以接过对方的东西,乃至大方的先帮孩子尝起来,和对方友好的谈话,释放出愉快安全的信息,孩子会以母亲的反应行为为媒介,进而更快的接受对方。


淅爸育儿记


和我家大宝小时候一样,比较胆小。

我家一宝是女孩子,现在快8岁了,小时候也很胆小,被欺负不声张,不愿意当众讲话,不敢一个人出去玩,别人给的东西不敢接,也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2岁半上了幼儿园之后到现在,情况好了很多,活泼可爱,能当小主持人。我总结几点,希望能帮助你:

1、去幼儿园的时候和老师打招呼,希望老师多鼓励她。

2、多给她创造和人交往的机会,参加兴趣班、活动,在外面多玩玩逛逛,不要总闷在家里。

3、家人的影响非常重要,是不是某个家人基本不说话?应该多和她沟通,和外人交流,给她做榜样。

孩子胆小有时候是天生的,未必不是好事,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这样的孩子聪明有灵性,谨慎专注有耐心。不要苛责她,保护她的天性,同时让孩子快乐成长就可以了,随着渐渐长大,孩子的能力和社会性越来越强,很多你担心的问题都会消失的。



带娃这事儿


首先说一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我三年早教老师的工作生涯里,我见到接触过各种性格的宝宝,每个宝宝个体都有差异,有的宝宝特别外向,看见小朋友就是自来熟,有的宝宝比较害羞,不会主动跟别人说话等等,正因为每个宝宝是如此不同,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因此,粑粑麻麻不必太担心,只要找对方法,科学引导宝宝就好。

首先呢一定不要给宝宝贴标签,不要说“我家宝宝胆小”之类的话,宝宝是可以听懂的,久而久之她就真的认为自己胆小,更不爱说话。可以说“我家宝宝是小女孩,有点害羞,但是我相信她是很勇敢的宝宝,只是还没有准备好而已”

其次呢可以多带宝宝出去玩,多带她社交,去公园,去广场,去早教中心都可以,宝宝们都是比较喜欢和宝宝们一起玩的。比较害羞的小女孩,看见别的宝宝在玩,可能第一次只是看看,第二次有点心动,第三次就会想一起玩了。

这个时候呢粑粑麻麻不要着急,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去吧,去和小朋友们玩去吧”或者“哎你怎么不去啊,走吧我带你去”等,而是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让宝宝和小朋友足够熟悉了以后,当宝宝表现出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意愿以后,不要问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注意是不要问,而是直接带宝宝走到其他小朋友身边,蹲下来,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小朋友去沟通交流,这个过程就是在给自己的宝宝做榜样,再慢慢的引导到宝宝身上,让她也开口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

最后呀可以带宝宝增强适龄的运动,跑啊跳呀都可以,注意是适龄不要太难的运动,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例如比赛或者其他,当宝宝完成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大声的非常肯定的鼓励宝宝,对她说“你真勇敢”,可以贴一个勇敢的标签,要知道宝宝都是鼓励出来的呦~

当宝宝变得非常勇敢,当粑粑麻麻给宝宝做好了榜样,当宝宝已经准备好的时候,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啦~


小冰棒棒棒冰


可能是与外界接触太少了。多带小朋友逛超市,逛商场,去小朋友多的游乐场所,家长引导跟其他小朋友玩。像我家闺女现在快两岁,就喜欢到人多的地方玩。我公婆在菜市场附近做早餐生意,旁边有小学。我经常带闺女去店子里玩,每天都有很多小学生路过,她很喜欢跟那些哥哥姐姐玩,天天追着要跟那些哥哥姐姐玩。菜市场那些卖瓜果蔬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很喜欢我闺女,经常会给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我闺女,给她吃,逗她玩。我也经常带她去商场游乐场所玩,逛超市等等。现在我闺女都不喜欢待在家里,就喜欢出去到人多的地方玩。


范琳78500539


2岁宝宝会增加好多恐惧心理,比如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的音乐,2岁左右听得时候能害怕到崩溃大哭,还有小火车经过的呜呜声,他也会说“害怕”,楼下有小汽车鸣笛,正在看书的他也可能会立刻丢下书跑到你怀里,说“抱抱,害怕”。

所以,可以先不用着急给孩子戳章“胆小”。因为到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对事物的恐惧心理,会变得个人化,他会想象出很多东西出来。

然后,再来看看,别人给的东西不敢接,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问题,其实从个人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坏事情。

如果把“敢”去掉的话,就是别人给的东西不接,不和陌生人说话,这不正是我们经常给孩子灌输的“安全教育”最重要的两条吗?而且这真的很重要。就一面希望孩子能自然熟,外向一点,一面又教育陌生人很可怕,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其实还是有点点矛盾的。

接着的情况,别人给的东西不敢接,这个别人也可能是邻居啊,别的小朋友是吧,如果这都不敢接,怎么办呢?

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孩子出门接触人的机会少了,就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玩;还有种就是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孩子有点点失去依靠,少了一丢丢安全感。

第一种深有体会,这次疫情期间,楼下邻居家宝宝节前特别活络,这两天出来特别认生,不熟悉的人不说话,所以多带孩子出去转转,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可以改善的哦

第二种的话,那也不可能辞职在家全天候陪着娃,但不用觉得愧疚,就下班之后或者周末高质量的陪伴也可以的。



林木木是胖妈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天生气质,有的孩子适应力强、喜欢冒险,有的孩子更喜欢躲在安全范围内观察他人,并且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天生气质没有好坏之说,所以请不用为此过于焦虑。越是让“胆小”的孩子去社交,就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变得更“胆小”。

以下建议但愿给你一些参考:

1、2岁左右的孩子还处在平行玩耍期,不太能注意到周围的人,他们相对喜欢自己和自己玩。但只要不过于打扰他们,他们也能接受旁边有人。所以,建议可以带孩子在一些社交环境下玩耍,比如小区、游乐园、公园,但并不一定让孩子立刻融入和其他人一起玩耍的场面,更多的观察、跟随她喜爱的玩耍方式;

2、孩子6岁前的思维更多是处在单维认知的层面,比如家长曾经教育过孩子,不可以和陌生人说话,不能拿别人给的东西。都会让孩子拒绝一切不熟悉的人,即使这个人是父母的朋友。所以,要尽量给孩子多多展现世界的美好和趣味,不过分渲染陌生人、坏人,而是把安全责任牢牢抓在家长手里;

3、当孩子在某些情况下拒绝交流和打招呼之类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但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做好礼貌待人的榜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慢慢地模仿。靠催促和劝说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4、接纳孩子的情绪。包括负面情绪。当孩子害羞、害怕、伤心、失望时,对孩子说,你现在感到很害怕对吗?或者,我看到你很生气。然后多多拥抱孩子,相信孩子会好起来。并能从你的接纳中接受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亦心育儿手记


针对低龄儿童教育,孩子本身脑部思维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完全形成,所以父母要更多观察。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还是是对外胆小,还是孩子本身性格内向。父母总期待自己的孩子与外界更多的表达,性格外向的孩子相对迎合父母的想法,针对内心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在尊重孩子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给予社交能力的引导。下面我们分享几个小方法。

1、多提供孩子与同伴接触的几乎。如果孩子已经很内向了,可以邀请其他同伴到家里玩,最好也是请内向一点的孩子,因为如果请外向的孩子,那么性格内向就会很被动,选择内向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产生共同语言,然后再慢慢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

2、家长要交给孩子一些正确与人交往的经验,如分享,轮流,尊重他人等等,但是同时也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 。

3、内向的孩子一般都缺乏自信,所以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以后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更自信。



Linda果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特别想说:要尊重孩子天然的个性。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完全相反的两个性格,一个外向但是软弱,一个内向但是强势。

所以我感觉性格这个东西,天生就是有差异的,作为父母首先要尊重这种差异。

孩子胆小,不敢接陌生人的东西,不敢和陌生人讲话,这些并不是什么坏事,在心理上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只是作为家长,难免会胆小孩子以后在社交方面的能力,这也可以理解。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1.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比较温暖比较热闹一点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安全感更强一些。

2.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不强制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但是家长可以自己和陌生人交往。孩子信任家长,所以也会信任家长的行为。时间长了,从观察到模仿,这是一个过程。

3.孩子其实都是最自然的外交家。可以通过分享食物或者玩具的方式,让孩子去和别的小孩子接触。从孩子接触孩子开始,再到接触大人,这也是一个过程。

4.带孩子读绘本或看视频的时候,刻意加强一下这方面的教育。

5.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跟别人说一句话,一个分享,都值得表扬。

孩子的教育都是有心的父母在观察自己孩子的特性的基础之上慢慢培养的,不用焦虑。



云生活2020


孩子内向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1.首先,带孩子下楼玩的时候你可以帮助她去交好朋友,看到一个小朋友你可以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说“小朋友你好,我叫…(说孩子的名字),可以一起玩吗?”

2.如果孩子排斥和其他小朋友玩不要勉强,不要着急把她推出去,你可以和孩子在旁边做些小游戏,很可能会让其他小朋友主动过来找你们玩,这样你就可以慢慢退出他们的游戏啦。

3.回家后可以问问孩子,今天玩的开心不开心,如果下次碰到还可以一起玩。

4.多说一说孩子们一起玩的开心的事,下次不用你说他自己就会去交朋友啦。



M巧克力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两岁女孩胆小,别人给的东西都不敢接,也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每个宝宝她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小朋友的话比较内向比较温顺。我从几个方面来说下,我个人的观点。

1、有的小朋友比较内向的话,跟她的生长环境也有关系,比方说本身父母亲也就是比较内向,家庭氛围是比较安静的。小朋友的性格就会显得没有那么活跃。

2、父母亲性格也不会内向,但是宝宝就是比较胆小,可能是她从小所生活的环境圈子会比较小,作为父母的话,我觉得可能应该多带她出去外面接触。多交些同龄的小朋友,多让她尝试与不同的小朋友交往,这样的话也可以锻炼她的社交能力。

3、作为父母亲的话有时间多陪伴她,有空的话可以跟她做一些亲子互动,生活的这个乐趣。同时呢,也多带她去跟长辈们接触,培养她一些日常礼貌方面等等。

4、父母亲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她到户外带她参加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或者邀上同龄的小朋友的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外出游玩。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这样可以得到锻炼。小朋友,她就不会觉得那么陌生胆怯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供您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