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三)

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主要依靠美军,它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地投入战争,虽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也积极参战,而英国皇家海军仅仅投入了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现在,地中海上的战事正朝着越来越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在意大利境内,盟军夺取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由于德国U型潜艇的威胁日益削弱,德军剩余的水面军舰大都被困死在港口之内,大西洋战争几近尾声。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三)

在此情况下,英国皇家海军终于可以将主力舰队派往东方战场。在此之前,日军袭击锡兰后,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的行动一直受到极大约束,一是缺乏必要的航母兵力,二是缺乏合适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因为“剑鱼”鱼雷轰炸机的替代品——“梭鱼”鱼雷轰炸机并不适合在热带地区作战,因此很快被撤出战场,被格鲁曼公司生产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所替代。

不仅飞机难以适应在炎热的太平洋海域作战,就连英国皇家海军潜艇也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地中海,为了缓解马耳他之围,“海豚”级潜艇在打击意大利和德国的运输船队时表现突出,如同“魔毯”一般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在太平洋战场,需要具备更远航程的更大型潜艇,于是,新建的S级潜艇被选中,它的部分压载水舱用于携带燃料,并安装了氟利昂空气调节器。当然,对于这些改装,英国舰队的其他人员并不了解内情。

英国虽然增强了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但很多美国海军高级官员并不领情,其中就包括欧内斯特·金和切斯特·尼米兹。虽然金曾希望英国海军发挥更大作用,个中原因有很多,有的似乎很充分,有的却很牵强。

很多美国人认为,即使没有英国人相助,他们照样可以打赢太平洋战争,这反映出不同国家间的竞争甚至相互厌恶。确实,如上所述,美国人有理由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战争,他们在1944年春天之前获取的胜利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三)

的确,在实战之中,如何协调两国舰队和飞机进行作战就是一个大难题。例如,在战后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中,各国军队之间的联合行动经常存在诸多不便,其实,即使一个国家内部的军队想联合作战都很困难。因此,只有建立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样的军事合作组织,通过在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建立起常备海军部队,才能顺利地进行各类联合演习。在1940年,倘若有一个

像北约组织这样的军事集团,对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军队进行协调和整合,那么就有可能遏制德军向北海和大西洋的进军步伐,历史将会因此改写。

美国人还有另外一层顾虑,那就是英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太少,而美国人自身的基地则因其大规模的快速推进,所控制海域越来越广,自身物资和兵员补给都难以为继,无法对英国人进行必要的支援。此外,英国人还缺乏大规模舰载机空袭作战的经验,而这恰恰是美国人的专长。日军偷袭珍珠港所出动的飞机是皇家海军袭击驻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的20倍。

从1943年年底开始,美军每次动用的飞机数量都是袭击珍珠港的日机的两倍。很短时间内,美国海军就掌握了如何紧凑、安全、高效地控制大规模的现代化舰队。即便如此,在莱特湾战役中,美国海军一些舰只也未能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战争早期,英国皇家海军力量分配不均衡,这种不利情况直到后期的地中海战事期间才有所改善。

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五十三)

如果英军能早点这么做,“光荣”号航母就不会因为缺乏侦察机、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的支援而惨遭敌人战列舰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战列舰,“康沃尔”号重巡洋舰,“多赛特”号重巡洋舰以及“竞技神”号航母也不会相继步其后尘而夭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