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關羽,是曹操對他不好嗎?否,是敬關羽還是怕關羽?

我要嘗試一下


求生欲是人的本能,為了活命投降也很正常。但我一直持一個疑問:于禁真的有投降關羽嗎?恐怕也未必吧。


要知道,我們一直說的都是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可不是“降於禁,斬龐德”。只不過是在水淹七軍後,擒獲于禁、龐德後,關羽並沒有殺掉于禁,只殺了龐德。于禁可沒有為關羽帶病打仗啊。只因為于禁沒死就能說明他投降了嗎?我舉三個人:


第一個是呂布,徐州戰敗後,呂布被擒,向曹操示好,表示如果曹操收納自己,曹操率領步兵,自己率領騎兵,就能無敵於天下。這算是投降了吧,可曹操還是殺了呂布。這說明,頭像的人也可能被殺。


第二個是嚴顏,張飛入蜀,嚴顏兵敗被擒,張飛威脅殺他,嚴顏表示堅決不投降,西川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最後,張飛敬佩嚴顏,把他放了,還引為賓客。這說明,不投降也可能不被殺


第三個是關羽,走麥城兵敗被擒後,孫權曾想招攬關羽為自己效力,結果被眾將反對,孫權還是殺了關羽。這說明,關羽投降不投降不重要,被殺不被殺看運氣。

所以,于禁沒被殺,不說明他投降了。殺不殺于禁完全取決於關羽。那關羽為什麼會不殺于禁呢?大體又有三種可能:

一、關羽可能與于禁有舊誼


我們知道,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關羽被擒,暫投曹操麾下,期間與曹營不少將領都有交情。比如徐晃就和關羽稱兄道弟,在徐晃率軍解圍樊城時,關羽還稱其“大兄”。那關羽與于禁也有交情,也不是沒有可能。出於當年交情,不殺于禁。而龐德跟關羽肯定沒交情,所以殺就殺了。

二、于禁官階太高,留給劉備處置


于禁在朝中官拜左將軍,假節鉞。是曹營除了夏侯氏和曹氏外的外姓武將中地位最高的。這樣的人,關羽可能覺得不好隨意處置,要等劉備的決定。而龐德不過是個雜號將軍,關羽可以自行處置。

三、于禁的地位,留下可以羞辱曹操


于禁是曹操的嫡系,很早以前就隨曹操出生入死,又有左將軍的官位,假節鉞的特權。這樣的人,不可多得啊。留在身邊,看到曹軍,甚至曹操本人,就把于禁拉出來遛一遛,可以提振自己這邊的軍心,打擊敵軍的氣焰。龐德地位低,無足輕重。

所以,基於以上三種可能性,關羽很有可能因此就不殺于禁了。有人可能說于禁為什麼不自殺,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自己也沒這個勇氣,關羽怕是也會派人看著。

當然了,說于禁沒投降也是個猜測。如果於禁真的因為苟且偷生,就這麼投降了關羽,可能性也不小。畢竟,求生欲是與生俱來的,如果誰都能視死如歸,那些壯烈犧牲的義士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伊耆角木


一般人不會效死。尤其功成名就之後,大多就有了留念。

事實上,視死如歸者能夠有幾人?

于禁敗於威震華夏的關羽手上,全軍覆滅不說,軍隊被俘就是3萬。

因此,大約,可能就是如此了。

失敗於關羽,不是自己能力不足,是因為水災。就算自己能力不足,敗於關羽這樣的名將之手,于禁也不認為是羞恥。

于禁投降了,導致曹操十分鬱悶,于禁跟我近30年,我對於禁不好嘛?

其實非常好。

于禁在鮑信死後投靠,跟隨曹操26年,參加了一系列戰役,功勞顯赫,否則不會與張遼徐晃李典樂進並列五子良將。曹操晉為左將軍,這是僅次於車騎(大將軍不常置)、驃騎、衛將軍的天下第四軍職。

失去晚節的于禁,被江東連帶俘虜遣返回曹魏。曹丕稱帝后給予安遠將軍的雜號將軍閒居,又下令讓于禁拜祭曹操,壁畫上就有于禁跪地求饒,龐德英勇就義的場景,于禁回家嘔血死去,曹丕下令諡號厲。


四川達州


三國時期,關羽曾水淹曹軍,同時又擒于禁、斬龐德,可謂是威震華夏。于禁和龐德相比,要比龐德追隨曹操的時間早的多,重要的是于禁還是曹操無子良將之一,他追隨曹操後,屢立戰功,深受曹操的器重,曾被曹操稱讚是勝過古代名將的。

于禁帶兵嚴肅莊重,深受曹操的器重,同時他還是曹操賬下外姓將領中假節鉞的人。要而龐德曾是馬超賬下猛將,後來留於張魯那裡,張魯歸降曹操後,龐德亦一起歸降的曹操。相對而言,龐德追隨曹操的時間很晚的。

當關羽水淹曹軍時,把于禁和龐德擒住,按理說深受曹操器重、追隨時間很長的于禁不應該投降關羽,而應該寧死不降的。但是他的表現卻出乎意料,他是投降了關羽,而追曹操不久的龐德反而寧死不降。

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哀嘆良久的說:于禁和我相交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而不如龐德呢!

後來東吳襲荊州,關羽被擒,當然于禁也歸了東吳,再後來東吳出於利益關係,又把于禁送回曹魏。因為于禁曾經投降關羽,再次回到曹魏的于禁,自然會受到嘲笑譏諷,于禁在這樣的環境下,時間久了他就羞愧而亡。他去世後,被惡諡為厲侯。

那于禁投降關羽,是曹操對他不好嗎?還他怕關羽、敬關羽?

其實,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曹操對他不好,要知道于禁還是深受曹操的器重,為五子良將之一,同時他又是曹操賬下外姓將領能假節鉞的人,可見曹操對他還是不錯、還是重用的。

而於禁投降關羽,他被擒後,雖然有點怕關羽,但這怕並非真的怕、或者是隻是怕一點點。他真正所怕的並非於此。

于禁之所以會投降關羽,就是因為他深受曹操的器重,又被稱勝過古代名將,在這樣的情況以下,于禁起點很高,也可以說是不容他失敗。也不能接受大敗的事實。

當於禁敗給關羽後,他的心裡防線徹底崩潰了,作為名將的、受到曹操極其重用的于禁,如今卻吃了大敗仗,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或許是愧於曹操、或許是不敢面對曹操,又或許不敢面對這個現實。

在種種的原因下,曾經莊重的于禁害怕了,不僅害怕面對現實,也開始害怕死了。所以這時他不想死、想活命,於是于禁最終投降了關羽,而沒有像龐德那樣寧死不降。


中孚鑑


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曹操對他不好,也不是敬畏關羽。根本原因在於,于禁貪生怕死,祈求關羽活命。于禁只是投降,是戰場上正常的選擇,並不意味著背叛。

巧合的是,迫使于禁投降的關羽,自己也有兵敗投降的經歷。關羽投降得到了高度頌揚,于禁投降,則被認為是喪失氣節,是一種莫大的恥辱。這是為什麼呢?

于禁依然是五子良將

陳壽作《三國志》,以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合傳,稱:“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簡而言之,陳壽認為這五人是曹營的“五子良將”。在五人傳記結尾處,陳壽還特別提到于禁,說他:“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陳壽的意思是說,于禁以剛毅持重著稱,但沒能堅持到最後。這句話,隱含了于禁在樊城之戰時,被關羽活捉,失掉了“毅”字,“毅重”沒能做到有始有終。陳壽的評價是十分客觀的,同時,也代表了曹魏幾代人對於禁的看法與評價。

《三國志》是陳壽降曹之後編纂的,自然帶有很大的曹魏觀點。所以,于禁的投降,並沒有被曹操視作恥辱變節。于禁在歷史上,仍然保持著“五子良將”的榮譽稱號,一個“良”字,不僅是對其善於用兵,對曹魏作出貢獻的肯定,也是其道行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符合“良”的標準。

于禁,字文則,原本是鮑信手下,曹操統領兗州時,于禁帶著手下投奔了王朗(《三國演義》說他被諸葛亮罵死)。王朗十分驚異於禁的才華,說此人足可擔任大將軍。曹操得知王朗的評價後,便召見了于禁,拜他為軍司馬。很快,曹操就讓于禁獨當一面,四處征伐。于禁不負所托,簡直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在“五子良將”中,于禁是單獨帶兵最多的將領,立功也最多,果然具備大將軍之才。所以,陳壽在給五子良將下評語時,把于禁放在第一位。而且,還很遺憾的說,于禁(也包括樂進、張郃)的事蹟還有遺漏,不如張遼、徐晃的詳細。

于禁除了善於帶兵打仗外,還有“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的品質,從不貪昧戰利品。因而,曹操十分欣賞于禁,在五子良將中,於文則得到的賞賜最多,封贈也最厚。

從《三國志》的記載看,于禁沒有因為投降關羽而受到曹魏的貶斥,也絕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被打入另冊。

三國時期,投降的事情並不少見,無論出於何種目的的投降,只要不是背叛,都是可以得到諒解的。于禁只是投降而已,沒有背叛曹操。即便是投降叛變,也有“明珠暗投”這一說,在成王敗寇的遊戲規則裡,反倒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了。所以,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是曹操對他不好而背叛,也不是懼怕甚至敬服關羽而屈膝。

于禁不可能再度為劉備效力,因為,在關羽被擒殺之後,于禁便到了孫權手上。假若要背叛曹操,于禁完全可以選擇求饒,為東吳做大將。

于禁投降實際上是貪生怕死

自投奔到曹操帳下之後,于禁的軍事生涯十分順利,從當初的軍司馬節節上升,官職時攀新高。曹操在宛城被張繡殺敗,退至舞陰。曹軍無主,頓時大亂,眾將分兵從各條小路尋找曹操。于禁則獨自帶領數百人,平定了試圖重新作亂的青州軍,確保曹操到來後的穩定局面。曹操十分讚賞于禁,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眾將得封侯,于禁恐怕是非常早的一位。至建安二十四年前,于禁官至左將軍,假節鉞,食邑五百戶。曹操封賞于禁尚嫌不足以表彰的功績,還把于禁的一個兒子也封為列侯。

此時的于禁功勞很大,官位很高。同時,北方平定,也享受到了富貴榮華,“毅重”之氣恐怕也漸次消耗了。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命于禁、龐德前往樊城協助曹仁抵禦荊州之兵。《三國志·于禁傳》中,這一段歷史寫得十分簡略,只說“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彷彿僅是因為天氣異常導致漢水猛漲,于禁沒有及時防範,七軍遂被淹沒。

從《三國演義》中看,水淹七軍是關羽的得意之作,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行動。實際上,這僅是演義而已,從《三國志》的記載看,確如於禁傳記所言,就是一次偶然的天氣變化所導致的戰爭結果。《三國志·關羽傳》也是這樣說的:“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幾乎與于禁傳記中的記載一模一樣。

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為軍事主管,于禁的排兵佈陣沒有考慮到極端天氣因素,導致失敗也是有責任的。縱觀於文則打仗,從來沒有這樣的大敗筆,這次失算,除了百密一疏之外,大概與他長時間不臨戰陣有關。

從於禁的履歷看,于禁在被俘前打的最後一仗,是協助臧霸、張遼攻打梅成、陳蘭,這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事情,也就是說,于禁前往樊城協助曹仁攻打關羽,與此戰已經相隔整整十年了。

十年間的養尊處優,除了消磨了“毅重”之氣外,更容易使人沉醉與榮華富貴的享受之中,自惜羽毛,也是在所難免的。因而,于禁被關羽所擒,立即投降。

曹操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惋惜,感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曹操並沒有責怪于禁,僅是與龐德對比,深有遺憾罷了。曹操應當十分理解于禁,螻蟻尚且偷生,何況富貴如於禁者。在三十年間,于禁有膽有謀,絕非貪生怕死,臨陣畏怯之輩,這一點,曹操自己也十分肯定。

于禁慚恚而死

從孫權那兒回來之時,曹操已經去世,曹丕篡奪了帝位。有一天,曹丕召見了于禁。此時,於文則鬚髮皓白,形容憔悴,見了皇帝,頓首哭泣,無地自容。曹丕很好的寬慰了于禁,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肯定了于禁對於曹魏所建的功績,勉勵他繼續為魏國建功。曹丕拜于禁為安遠將軍,讓他出使東吳。

臨別之時,曹丕讓于禁去鄴郡拜謁曹操陵墓。不知是為了羞辱于禁,還是提醒于禁此去江東當盡忠竭力,曹丕事先讓人在墓室中畫了一幅水淹七軍圖,得勝的關羽氣勢凌人,龐德憤怒不降,于禁則做投降狀。看到這幅畫,于禁羞愧無比,又十分憤怒,羞憤交加而發病辭世。

于禁雖然對自己的貪生怕死羞愧不已,但也為曹丕的不計前功,如此羞辱自己而憤憤不平。曹丕的本意究竟如何,《三國志》中沒有點明,《三國演義》評議道,曹丕認為于禁被俘不能死節,便以繪畫的方式來羞辱於他。這層意思,當然不能排除。但于禁死後,曹丕卻沒有忘記他的功績,封其子於圭繼承了益壽亭侯,諡于禁為厲侯。則又說明曹丕並沒有置於禁於死地的故意,曹子桓固然沒有乃父胸襟,但也非不能容人之輩。

曹丕確實有懲戒于禁的意思,但若說一定要把他逼到絕境死地,史書也沒有給予肯定的描述。曹丕雖然做了皇帝,但長期以來跟隨曹操東征西討,見證了曹魏一步步壯大,于禁等人功不可沒。但是,于禁投降關羽,曹魏來說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羞辱並以此懲戒于禁的屈膝投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否則,臨陣怯敵,貪生怕死,如何面對虎視眈眈的孫劉集團。

曹丕自己並沒有自己的基業,全都是繼承父輩的權勢和人才資源,這樣對待于禁,也有為自己樹立威信,臣服虎狼之輩的意圖。

于禁羞憤而死,曹丕似乎也達到了目的,也感覺有點過了,這才封了他的兒子。假如曹丕直接殺掉于禁,可謂明證刑典,誰也不會多言。因而,曹丕讓于禁拜謁曹操陵墓,目的還是把父輩的事情交給父輩處理。于禁倘若有羞恥之心,自當愧對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死也當效忠新帝曹丕。

曹操對於禁很失望,是因為有龐德做參照。《三國演義》中,龐德英勇無比,抬棺死戰關羽。在一次對陣中,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左臂,正待追擊,于禁忽然鳴金收兵。書中交代,于禁嫉妒龐德,害怕他搶了功勞,這才從中使壞,使龐德錯過了斬殺關羽的良機。這段故事在正史中是沒有的,羅貫中這樣寫,無非是要把于禁寫得很不堪,為其投降做鋪墊。曹操以龐德比于禁,最主要的是龐德沒有投降,死於關羽刀下是烈士,保全了氣節與曹操的顏面。

三國時期,不斷改換門庭者不在少數,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以為,其他四人全部是“投降”過來的。曹操早期,不斷的招降納叛,也經常放虎歸山。其中,對關羽的投降和反叛,曹操不僅沒有追殺,反倒十分理解,甚至有點敬佩。關羽的投降,與于禁的性質是一樣的,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土山約三事,降漢而不降曹。無論《三國志·武帝紀》還是關羽傳,都只說關羽守下邳被曹操所擒,沒有那麼多氣節表現。

關鍵在於,于禁投降不是時候,倘若在中原逐鹿的時候戰敗被擒再投降,迴歸曹營也不會是一件十分恥辱之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于禁投降關羽則是不識時務的典型。所以,關羽可以享受廟祭,于禁則不能進入曹魏太廟。在魏國太廟二十六功臣中,于禁是五子良將中唯一沒有牌位的一代名將,而張遼、張郃、徐晃等降將則堂而皇之的高居廟堂。


綠野萍蹤01


一、于禁礙於關羽的威名,三國的關羽威震華夏,當時關羽攻破襄陽之後,曹操曾想要遷都,以躲避關羽的鋒芒。可見,關羽的威名已經傳遍三國。暫不說關羽之前的戰績,只看襄樊一戰,關羽一人迎戰曹營中的于禁、徐晃等大將,關羽憑藉自己的謀略,仍然攻破了襄陽城,曹魏大軍大敗,將龐德、于禁曹將俘虜。這樣的戰績,在三國亂世裡,恐怕只有關羽一人可以做到。所以于禁很可能是攝於關羽的威名,很害怕關羽,所以才向關羽投降。

二、個人的價值觀,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在三國亂世,一個大將投靠多位君主的事情非常少。在曹操麾下,除了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很多將領都是在曹操起事之後才投靠曹操的。比如:剛開始張遼是在丁原麾下,後來到了袁紹麾下,再後來就到了曹操的麾下。所以,君擇臣,臣擇君,在三國時代是司空見慣的。

然而於禁向投降關羽,性質還是不一樣的。于禁本以為,憑藉他的地位與實力,如果向關羽投降,肯定會受到關羽的禮遇。甚至,一向仁義的劉備肯定也會重用他。但他沒想到的是,關羽為人孤傲,他沒想到關羽看不起他,最後竟然將他收押。相反,寧死不屈的龐德卻得到了關羽的讚揚,最後成了關羽為數不多敬佩之人。

但是讓于禁沒想到的是,他被關押之後,關羽竟然兵敗身亡了。但更讓于禁想不到的是,他本已投降關羽,卻又被部下所俘獲,最後繼續被軟禁。

當時,孫權為了奪取荊州,竟然向曹操上表稱臣,孫曹結成了同盟,于禁本來是曹操麾下大將,所以孫權在俘獲于禁之後,將於禁送還給了曹操。就這樣,本來受曹操重用信任的大將於禁,此時卻成了騎虎難下的人。曹操在世時,于禁的生活還好。但曹操死後,于禁受到了曹丕的羞辱,最後在獄中憂鬱而死。

于禁投降關羽可以理解,但于禁卻又是非常悲催的,投降關羽之後,他沒想到關羽兵敗身亡,孫權把他送回到了曹營,他的地位非常尷尬。于禁為曹魏的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使投降關羽,也應該受到優待,畢竟關羽威震華夏。但到了曹營之後受到了曹丕的羞辱,于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公元前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鎮守荊州大將關羽,率軍圍攻曹魏襄陽守將呂常,樊城守將曹仁。曹仁兵力捉襟見肘知道不敵關羽,所以曹仁向曹操求援,本來曹操準備讓自己的兒子曹植領兵前去解救曹仁。這也是出於培養考驗曹植的目的。但傳令兵到了曹植所處後才發現,曹植喝的酩酊大醉不能自理。所以曹操更改了命令,轉而派遣更為穩妥的大將於禁率軍三萬救援曹仁。

本身於禁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對陣關羽,也不至於被關羽擊敗。于禁倒黴就倒黴在其官職沒有曹仁高,親厚程度也不如曹仁。所以于禁只能聽名於曹仁。曹仁命令于禁和龐德屯駐在樊城北部的低窪地區。于禁不敢違命只能遵從,但當時正值梅雨季節,關羽利用秋雨過多、漢水暴漲,將於禁連同龐德打的全軍覆沒。龐德誓死不降被關羽所殺,于禁卻在關鍵時期慫了,率軍舉手投降。並不是曹操對於禁不好,而是于禁自己怕死。結果導致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曹操知道于禁投降後也是久久無語,良久才感嘆道“

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由此可見,于禁的突然認慫讓曹操也是極為詫異的。

于禁的歸降談不上什麼身在漢營心在曹。也談不上什麼尊敬關羽還是怕關羽。他的投降單純的就是于禁的本能反應。于禁早年在曹營一直以勇猛善戰,忠誠而聞名。他的這一次投降可以說是毀了他在曹魏的良好形象。至於于禁為什麼投降,我認為可能有兩種原因。首先,于禁是個旱鴨子,面對決堤之洪水,于禁這個旱鴨子徹底被嚇著了。正所謂螻蟻尚且偷生,很可能于禁在經歷了洪水之後徹底的擊潰了他的勇氣,他的求生欲佔據了上風。面對死亡于禁慫了。或許在戰陣上拼殺于禁不惜一死,但讓他被洪水淹死,于禁徹底的畏懼了。想明白這一點後,于禁也就自然惜命了起來,最終投降關羽。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于禁認為樊城之敗罪不在自身,他的投降可能是真的投降,就是想表達對曹仁錯誤安排的不滿。《魏書》也有記載“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這就說明樊城之敗算不到于禁頭上。這裡面和關羽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於禁怕關羽,早在曹操安排他救援曹仁的時候他就會推脫了。所以懼怕關羽這事並不可信,歷史上關羽還沒有厲害到那種程度。

于禁這一投降徹底的毀了自己。孫權攻破荊州後,于禁也得以脫身到了東吳暫居。雖然此時于禁仍是俘虜,但孫權卻沒有苛責他。曹丕稱帝后,孫權俯首稱臣,為表誠意,孫權把于禁送回了曹魏,曹丕表面上安慰于禁,但實際上卻刻畫壁畫侮辱于禁是投降將軍。于禁見到後羞愧難當不久後就活活鬱悶死了。于禁一輩子都沒做什麼錯事,唯獨做錯了一件事,導致自己名聲盡毀,最終自己還憋屈而亡。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