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王樹山書法原文

霜天曉角·梅 宋代:范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這首詞以“梅”為題,寫出了悵惘孤寂的幽愁。上闋寫景之勝,下闋寫愁之絕。上片淡淡的雲,疏疏的梅與下片所寫的雁、樓、月,恰好構成一幅完整和諧的畫面,與畫樓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獨處的心情融為一體,從而把懷人的感情形象化了。寫得非常含蓄委婉,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執著。以淡景寫濃愁,以良宵反襯孤寂無侶的惆悵,運密入疏,寓濃於淡,這種藝術手法耐人回味。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王樹山書法原文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代: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賀鑄的這首《青玉案》可以說是這個詞牌的定律之作,後世填詞大多都遵循此調,而這首詞本身也是千古名篇!據說賀鑄回蘇州時見一貌美女郎,頓生傾慕,於是寫了這首詞。詞中上闋寫偶遇佳人、渴望跟隨,卻不知其所望的悵惘之情。下闋則寫思慕愁緒、寂寞鬱積的“閒愁”!賀鑄的這首《青玉案》是前無古人,辛棄疾的《青玉案》是後無來者。可見評價之高。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於衛州(今河南省衛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賀鑄是一位個性和詞風都非常奇特的詞人,截然對立的兩面在他身上和詞中都能得到和諧的統一。他長相奇醜,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其詞卻“雍容妙麗,極幽閒思怨之情”。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王樹山書法原文

“箴”是規勸、告誡。孔子曾言:“非禮毋視,非禮毋聽,非禮毋言,非禮毋動”,程頤對此做進一步闡發,稱“程子四箴”

《程子四箴》碑文翻譯:程子四箴即宋代大儒程頤所撰視、聽、言、動四箴。明世宗推崇理學,親自注解,頒行天下學校。嘉靖九年(1530年),新安學宮得御製四箴及世宗親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四箴碑現藏新安二高大成殿後碑廊內,碑分四塊,每碑高123釐米,寬145釐米,字體正楷,碑四周雕有龍紋。茲錄碑文於下,並試譯之。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1、 程子視箴

程子視箴

心兮本虛,應物無跡;

操之有要,視為之則。

蔽交於前,其中則遷;

制之於外,以安其內。

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一個人的心原本是清淨虛空的,順應事物的變化而不留痕跡;

守住本心的要領,就是以看為原則。

如果一開始就看不清楚的話,內心就要遷移,本心就會受矇蔽。

不合禮的不要看,將其遏制於心外,以使心境得到安寧。

約束剋制自己再履行禮數,久而久之心志就能夠專一了。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2、 程子聽箴

程子聽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覺,知止有定;

閒邪存誠,非禮勿聽。

人有美好的稟性,本來就是天生具備的。

知覺(或心)受到外物的誘惑,就會失去其正見。

卓然而事先能夠察覺,就知道應該在哪裡停止而有定向。

抵禦拋棄邪念而保持心志專一,不合禮法的無稽之言不要聽。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3、 程子言箴

程子言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

髮禁躁妄,內斯靜專。

矧是樞機,興戎出好;

吉凶榮辱,惟其所召。

傷易則誕,傷煩則支;

已肆物忤,出悖來違。

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人心的動搖是從語言開始的;

平息躁動和妄念,內心就可以專注和寧靜。

說話是關鍵,一句話沒說好,就會引起戰爭。語言能夠引起戰爭,也能帶來和平;

吉凶榮辱,往往是從一個人的說話所招致。

說話過於簡單,就顯得很荒誕,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說得過於繁雜,又顯得支離破碎,使別人半天不得要領。

說話太放肆多半與事理相違背。說出一些違背天道的話,應對你的往往也是一些違背天道的話。即發出什麼,就得到什麼。

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禮的話,就不要去說。這是訓教之言啊。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4、 程子動箴

程子動箴

哲人知幾,誠之於思;

志士勵行,守之於為。

順理則裕,從欲惟危;

造次克念,戰兢自持;

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哲人都知道那些很玄妙的、很精妙的、很精深的道理,因為他們有縝密的、深刻的思考;

有志之士激勵自己的行為、磨礪自己的品行,以守為原則。

順理而做,就會從容而寬裕。如果依從私慾,就會使自己面臨危險;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顛沛流離之際,都能保持一份善念,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能把持住自己,能夠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習慣和性情慢慢養成了良好的品性。習慣成自然,就可以步入聖賢的境界了

王樹山書法 宋 程頤、賀鑄、范成大經典文詞賞錄

程頤(1033-1107.10.5),漢族,字正叔,祖籍河南府伊川縣(今嵩縣田湖鎮程村)人,1033年出生於湖北黃陂(今紅安縣二程鎮),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他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慾,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說。其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遺書》《易傳》《經說》,被後人輯錄為《程頤文集》。明代後期與程顥合編為《二程全書》,有中華書局校點本《二程集》。

王樹山書法 內容源自網絡 請書友鑑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