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至暗时刻即将过去,A股何时再度上涨?

立足价值、做多中国,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纯正价值投资家园】

,这里我们一起成长、共赢牛熊!


01 二季度会出现“小康牛”?


好消息!至暗时刻即将过去,A股何时再度上涨?


今天大盘虽然稳住,但A股什么时候会再度上涨?


针对这个问题,中信证券决定于本月16日至18日举办为期三天的线上策略会,主题为“风景这边独好”。策略会首日,吸引了1.1万名投资者围观,首席经济学家、债券首席、策略首席等多名研究主力轮番上阵,对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A股策略进行多方位阐述分析。


中信证券认为,三月中下旬是A股全年最佳配置窗口期,预判第二季度会出现“小康牛”的第二轮上涨。主要驱动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海外新冠疫情出现二阶拐点,即新增确诊开始下降,外部风险偏好修复;第二是国内政策发力,基本面“填坑”预期明确;第三是再融资新政催化产业资本快速入场。


我对中信证券的这个分析是基本认可的,度过这一段最恐慌的时刻,A股将逐步恢复正常走势。


中国疫情高峰期已过且即将结束,随着疫情的好转,各地复工的有序推进叠加基建有望发力托底经济,中长期来看,疫情不改A股的大趋势。而且,正如我早上所说,国家不可能听任股市恐慌蔓延,一定会有更强有力的措施稳定市场,这么厉害的瘟疫都战胜了,还战胜不了股市的恐慌情绪?


从今天的走势上看,有一点维稳的意思,早上释放完恐慌情绪之后,市场没有再出现恐慌的状态,最终小幅收跌,也符合我们“维稳只是护盘,不是拉升”的判断。市场最终需要自己来消化自己的情绪,就像2019年4月份以后所做的事情一样。还有一点就是富时罗素即将再次调高A股纳入因子,还有一批被动资金要进来。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现在的情况和2019年的情况不一样的是,2019年开始,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在好转,外部环境中,除了和美国有所不合之外,其他方向事实上是越来越好。但今年外围环境普遍恶化,对于我们的市场节奏也会有所影响。


我的观点是,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边际提上自己的操作日程上来,全球经济动荡下,要去寻找价值投资的确定性!


02 世界市场即将度过至暗时刻


又见“乌龙指”?股价暴跌近100%!这家千亿市值公司瞬间“归零”


这是昨天在伦敦交易上市的英国联合食品集团(ABF,简称“英联食品”)出现的神奇一幕:股价突然由1559便士秒跌至0.01便士(1英镑=100便士),跌幅近100%。如果在0.01便士买入的瞬间收益16万倍,但根据伦交所网站显示,在这一分钟内的所有交易目前均已显示取消,这也意味着不会有任何投资者在这次的“乌龙指事件”中受到损失。


无论人们怎么评价这个事情,我有一个观察就是:西方世界人们的恐惧几乎到了极点。


之前A股市场上最大的乌龙指是2013年8月16日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当时的查证说是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


但当时A股的情况是上证指数表现一般,但创业板已经率先走出牛市,光大乌龙指之后,市场氛围明显变好,有网友当时戏称“不给空头吃点苦头,他们还以为自己能把中国股市做成负指数!”


之后,市场对极低估值的情况有所思考,最终没过多久,三大股市全线起飞,A股迎来2014-2015年的大牛市。


那么英国的乌龙指事件之后,会否引发人们对当前踩踏行情的思考?


我想是会的!首先,美国史上发生过四次熔断,有三次发生在这10天内,这还是在美联储利率降到0,准备大幅度放水的情况下发生的,难道不是极端吗?其次,美国总统甚至都发推特“愿上帝保佑美国”,这基本上属于没招了的感叹。最后,至少从道琼斯指数期货上看,今天白天一度“涨停”,虽然欧股开盘后把它带了下来,但市场已经有了做多的动力。


当然,在全球疫情还在爆发蔓延之际,你想要这些指数马上回复正常也是不切实际的,对于他们这些国家来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在防疫控疫上发力,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任由病毒传染,那么各大指数还将继续走低,只不过我认为极端的熔断,发生的概率变小了。


而且,现在疫苗好像有所进展了,美国的疫苗也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中国的疫苗按照专家的说法是“不会慢于外国”,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有的团队进展更快。


这是一个好消息!


03 粉丝关注:任汇川离职


今天刷屏财经圈的新闻是中国平安公告,副董事长任汇川因身体原因辞职。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在任汇川透露辞职意向后,公司进行多方挽留但无果。任汇川在公告中表示自己“希望歇一下,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有消息透露说任汇川将到腾讯任职。

把中国平安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串在一起考虑:由于寿险业务转型过程中遭遇挫折,2019年10月24日,总经理任汇川改任副董事长,由在平安银行转型过程中成绩突出的谢永林担任。11月22日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辞职投奔友邦保险;今天,任汇川再次辞职。


所以,任汇川和李源祥都为寿险业务的挫折付出了代价,但他们又都不是愿意做辅佐之臣的人,只能换一家企业重新证明自己。这是我一家之言!



2018年4月9日文章《中国平安:改革开放的模范生》一文记录了证券时报社长何伟与任汇川的对话,其中关于中国平安的企业文化是:结果导向、价值导向、赛马制、绩效文化,不论人情,是执行力与包容性的创新结合。这种文化30年如一日,延续性比较好。


袁庚老人最早总结出平安的内部机制说,“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这三个指标看来平淡无奇,但在平安创业早期能做到,还真是不容易。


最早平安有个机制叫“竞争激励淘汰”。淘汰这个词很刺耳,好多人就听不习惯,但到现在平安还是这样的。平安每半年、每一年都要对员工,每个部门、每个分公司、每个分行、支行进行绩效排名。排名是残酷的,但能保证优胜劣汰,保证好的员工能得到好的培训、激励,把好的服务提供给社会。淘汰不一定是炒鱿鱼,可能是换岗位、降薪或者培训,给末尾员工一个刺激。


显然,这个无情的绩效文化碰上最高执行层,没有打折扣,制度的刚性确实不一般。好在中国平安整体业绩仍好,如果中国平安整体业绩欠佳,这个刚性制度可能同样让掌门人马明哲引咎辞职。这是中国平安在最近人事变动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中国平安与众不同的地方,真正做到了法治而不是人治。
任汇川的接任者谢永林、李源祥的接任者陆敏都是凭战功荣升。


前者在平安银行三年时间把对公业务为主,资产质量恶化的银行,转变为国内零售业务占比最高,资产质量迅速改善的银行,2019年股价上涨78%,在银行股板块涨幅最高;后者接任汽车之家掌门人后,把一个体系外互联网基因的年轻公司成功整合进平安体系,业绩连年增长,股价从19美元涨到最高119.5美元,可以说都是战功赫赫。
以平安目前拥有的资源和业务基础,经过组织上、产品上调整后,中国平安在与传统寿险公司竞争中仍将胜出。中国平安真正的竞争对手还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高频流量上,中国平安仍需要补足短板。


本文观点由孙文胜(执业编号:A0600611010005)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