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属于乡村,但是肉体上却依赖上了城市,你有这种感觉吗?

凌萱农业


我是城二代,这是一个老同学给起的名字,他的意思是他是城一代。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爸爸妈妈是第一代走出农村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我这一代虽然在农村出生,不过五六岁就随父母在城市里生活,假期回老家和爷爷奶奶或外公舅舅生活一段时间。

有人说,我们精神上属于农村,而物质生活上离不开城市。还有人说,乡下人进城就忘了本。可是,谁不愿意更好的生活。要不然,那些打工离开农村的年轻人为什么宁愿在城市里过穷日子,也不愿意回农村住大院子。

城市里热闹,农村冷清。人多了自然凡事都有分寸,农村里就那十几户几十户人家,人们无所事事,不过就是些鸡毛蒜皮是是非非。而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就没有那么密切,即使是对门的邻居也少有往来,同事之间更是虚与委蛇,彼此虽然内心互相鄙视,也只是保持最浅浅的联络。自我小时候起,城里人就有一种生来的优越感,我经历过农村的生活,人们和牛马一样干活,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正是为了摆脱那样的生活,年轻人毅然决然地走出大山,在城市里闯荡。

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大了有出息了可以为山村做点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长大之后,发现自己维持生计都很艰难,就更加别提能为山村做点什么。三十多年过去,小山村依旧是泥泞的道路,只是多了些断壁颓垣,村子里剩下些垂暮的走不动的老人,冷清的可怕,田地荒芜。在城里打工,一年到头怎么也比种地强,干旱的土地,依旧是靠天吃饭。我以为到了二十一世纪会很牛逼,其实三十多年,外面日新月异,偏远山村变化不大。不过是小树长成了大树,道路上长满荒草。

房子长期不住人,就显得格外阴森诡异。

农村人打工挣了点钱,最关心的不过还是自家大门和祖坟,所谓迷信讲一讲无妨,所以,每翻修一次大门,就偷偷侵占一尺巷道的土地,从而,村子里巷道越来越窄。即使无人居住,也要占用巷道的土地。有山上一个村子修路,要经过我们村子,那村长家就占用了道路,不让拆,山上村子的村长老婆,把我们村子的一群男人骂的狗血淋头。她虽是女流,却句句在理。几百年来,甚至更长久的时间以来,人们深受交通不便之苦,而今硬化道路,却有几户人从中作梗,全村人却保持沉默。

人们把钱都花在葬礼上,阴阳风水师便借此发了财,人们是比过去富裕了,甚至接受了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但入乡随俗,对活着的贪婪和对贫穷和死亡的恐惧,就只能通过贿赂阴阳风水师来解决了。

但我还是在梦里回到故乡,那回不去的农村。我早已无法适应落后的生活方式,虚伪的人情世故。看看乡党的人情如何,有个大衣哥,名叫朱之文,全村人找他借钱,可是没人还钱,人们都觉得他应该养活全村人。天水出了个潘石屹,他给潘集寨修了学校,做了很多好事,甚至代言帮村里人卖苹果,帮村里人挣了很多钱,可是等他回到老家,发现祖坟被拆,老柿子树被挖,盖了苹果加工基地,给了十万块的赔款,老潘苦笑。

不是说农村人可怕,是人性本就如此,而已。

可是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也让人感动,潸然泪下。那时候我还在读书,放假回家,背着行李,走在十几里没有树木的山路上,骄阳似火,有一个赶集回来的隔壁村庄的老乡,素不相识,把我的几个重行李挂在自己的扁担上,一路上聊天,都道是农村的空气好。休息时,他拿出自己买的桃子,在尼龙袋子上擦了擦,我吃了一口,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甜的苹果。

可是那农村,是你无论多么有钱也回不去的农村。

上次回去,拉肚子,村里已经没有医生,村尾有个医疗室,大门紧闭,打电话,不通,原来门口贴的电话是假的。找村里人要了个电话,里面听闻是买药,态度恶劣,恶语伤人。

只能开车去十里外买药,农村的衰败,无可避免,水往低处流,而人往好处走。农村的院子,很想盖几间能住人的房子,可是一想,交通不便,人工又贵,长期不住,不过是招贼罢了,偶尔回去,农村的院子里已经满地荒芜,老房子快要坍塌,墙上印着“长期闲置”几个刺目的大字。

那是在梦里能回去的农村,那是小的时候,村子里人很多,很热闹。


生活闲暇的思考


我确实有你所提问题所说的那种心在农村,身在域市的感觉!我是94年出来打工到现在一直呆在城市里,城里给了我奋斗的目标和向往的生活,安居生活和孩子们的幸福成长。但是心里始终想乡里生活。那是生我养我20多年的地方,有我美好的童年,阳光的少年,许多美美回忆,,,,,。



四川杨哥


确实有这种感觉,北方人来到杭州也有七八年了,呆的时间越久越发现自己其实不大喜欢这种生活,交流方式还是有很大区别,性子得收着,完全没有了痛快劲

不过确实回也回不去了,老家的生活条件确实接受不了了

等吧,看看什么时候老家能实现新农村,不过那时候可能心情又变了吧


唐河闯大爷


我确实有你所提问题所说的那种心在农村,身在域市的感觉!

我是改革开放初考入大学,在上大学之前,最远也就去过县城,在县中学上高中!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所在市直机关工作,一晃三十多了!岁月沧桑啊!

这么多年,我己适应了城市生活,虽然经常下到农村,也曾在乡镇担任过一段时间实职,但家在市区。明显感觉生活上与农村己远!

但大概是学文科的缘故吧,心中总有一种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愫!

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


浮生半得闲


从小,我在城市长大,现在突然发现,我的周围大多数都是从周边县乡来的人,他们与我住一个小区,买了房。

他们在我们这个城市有房有车,在他们乡下也有属于他们的房和田地。我经常笑他们是“地主”。

他们有的是为了城市里的工作而来的,毕竟,比他们乡下好挣钱!还有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而来的,城市里的教育资源比乡下好一点!

他们肉体上是喜欢城市的!我看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也在慢慢改变,在适应城市里的生活节奏!

他们有的准备老了以后,还回乡村!

有的,就不再回去了,觉得城市里各方各面都好!

有的,准备两边跑:在乡下种田养鸡养猪!自己可以吃到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而反观,我的同学们和一些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跑到了深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在大城市买房买车,再不会回来!


韩芳儿的佛系人生


这种情况太多了,这是因为农耕民族的后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就如同游牧民族的后人喜欢草原,渔猎民族的后人喜欢大海一样。但平心而论,现在的国内农村距离美好的田园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才有了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振兴不只是国家层面的事,国家只能做到水、电、路、光纤、手机信号等村村通。但每一个小家就需要自己的努力了。我在这方面身体力行,我已经将我的老家的老房子,成功地改造成了一个小酒庄,我也惬意地过上了我的酒庄生活,酒庄生活应该是美好田园生活的最高层级。欢迎朋友们有机会来我的酒庄做客。


远志长在精酿葡萄酒庄


八十年代未,我告别故乡,去很遥远的外地工作,从此后我开始常常思念故乡。

我的家乡是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可那里有我熟悉的乡音,有我热爱的亲人。虽然外边世界很精彩,可它不属于我们这些身份低微的人,我们的根在故乡,只有浓浓的乡情才能慰藉我们漂泊的灵魂。


用户735313012142小树


我没有这感觉!我现在精神、肉体都属于乡村!

年龄小时向往大城市生活,中年后向往农村田园生活!并且现在已经实施了!

现在我在开发区一待建地上巳开垦了一块菜地,已种了近三年的菜了,自给自足!基本不用买青菜了!而且已在某湖边买了一套养老房(武汉市也有房,一直在出租!)!准备老了退休了就过去住!

现在的我很满足目前的生活!相信未来会有很多人要回归到农村的!农村太好了!!!

我爱农村!!!


美慧8632


我有这种感觉,这个题目出的好,总结出这么经典的话,我已经从村里出来20多年了,小时候的感觉历历在目,再加上父母在农村,每年都回家,所以农村的感觉一直很直观。虽然一直在城市工作,但是觉得还是没有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去,一直有自己的乡村梦,想着把自己的想法付chu于实践,再加上自己的人到中年,有些想法觉得还是尽快的实践,但是有很多的困难,首先,父母是很大的障碍,他觉得你回来他们会很丢人,没有面子。其次村里的亲戚朋友也会异样的看你,所以还是再等等看看。总之,题目总结的很经典,我深有同感。


锦荃妈妈


这种感觉是有的,农村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是我们的根,那里有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有我们涥朴善良的乡亲,有那化不开的浓浓乡情。累了倦了,那里是一个可以安放灵魂、放松身心的地方。

每个人都会有田园梦,然而现实却又那么无奈,我们必须依赖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在城里打拼,那里从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等,都具有乡村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根本离不开城市。随着年龄渐长,特别是人到中年,这种精神上属于乡村,但是肉体却依赖城市的感觉会更强烈,有一种想回却回不去的无奈。

当然,我们通过打拼把一切安顿下来了,便没那么多无奈了,工作之余,回乡下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尽亨田园生活,这应该是许许多多人的理想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