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事业面前,女人该果断选择哪样?距离遥远不能两样兼顾?

慧慧贝儿Dear



翊宸麻麻


我是职场女性,也是个二胎妈妈,大宝5岁,小宝十个月,刚结束六个月的产假重新步入职场。

先说说我在家待的那六个月,每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辗转腾挪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早上睁开眼睛就和家务、孩子的屎尿屁打交道,整个人压抑又烦躁,觉得自己两次剖腹产身心都受到了极大伤害,为家庭付出的太多,感觉委屈到极点,常常失眠,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泪流满面,和老公吵架也变成家常便饭导致婚姻亮起了红灯。

不想在家里待,也恐惧上班,在家带孩子那段时间我接触到的都是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宝妈,她们的口头禅是这样的:

“女人那么拼干什么,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

“女人会挣钱顶什么用,离婚了家散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多凄凉。

但是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那个隔壁的优秀女教师虽然早出晚归,可眼里透着光,脚下生着风,谈吐优雅,自信满满。

在电影《找到你》中,姚晨饰演的女主李捷说: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有了孩子,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

我想说:职场和家庭,为什么非要二选一?

作为已婚女性,我很清楚家庭和事业兼顾确实很累,但我们完全可以向家人求助,度过这段困难时期,切不可拿家庭作为退出职场的借口。

我不想年纪轻轻就放弃自己。所以在准备重返职场时我和老公深谈了一次,我明确告诉他,我需要他的帮助,此后老公在家庭生活上给予了我充分的帮助,带孩子、做家务,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在这过程中他体会到了我的不易,常常会由衷的说“老婆辛苦了”而这也大大增加了我们夫妻感情。

上班后,那些恐惧和迷茫完全不见了,上班时我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下班后专注陪孩子,给孩子读绘本,陪孩子玩游戏,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又找回了那个自信满满的我。

铿锵玫瑰也有千娇百媚,做个像风景一样让人欣赏的女人吧。


俩娃妈育儿经


我目前上班,早九晚五,娃娃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送去,下午接回来,刚好合适我上班的时间,但是每天就跟打仗似的,早上匆匆的送去,晚上下班就往幼儿园赶,也考虑过辞职回家带娃,但是一想到全职在家心里就慌,还是自己有份工作更踏实,虽然挣得不多,但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开销。我身边有很多同事都是自己带娃又上班,前提是只有一个娃娃。如果是二胎家庭,没有老人帮忙,那就得有一个在家负责娃娃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要不就只有请保姆,总之,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


马小马de帅气妈咪


事业重要,但孩子更重要。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不幸的,对孩子将来的性格会有很大影响。事业再成功,长大后的孩子或许因为童年生活的缺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你的晚年会很凄凉。

同事弟弟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跟着姑姑在离家50公里外的学校上学,爸爸妈妈很少管他,只有周末才回去。听同事说晚上睡觉他会哭着叫妈妈,现在上四年级,这个孩子见人畏畏缩缩的,感觉好像心理也有问题了,每次看见这个孩子,就觉得挺揪心的。


心语的树洞


有人说,我们的一生不过75年,900个月。如果画一个30×30的表格,那么一张A4纸就可以画完了。

如果每过一个月,就涂掉一个格子,那我们的一生都在这张纸上......

假如你刚有了孩子,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与你朝夕相处的日子,只有这么多:

孩子小的时候,总哭闹,爱粘人,你嫌烦;

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渐渐离你远去,你们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有;

孩子去远方求学,一年见面两三次,思念的时候只能打打电话;

毕业后孩子去外地工作,跟家里沟通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时间还有很多,总拿事业、赚钱为借口,不把陪伴当回事儿,等他们长大,才追悔莫及。

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只有珍贵的一次。

说起陪伴,耳边总听到这类哭诉:

“总是陪着孩子,哪有时间工作养家?”

“上班我不能抱孩子,不上班我就不能养孩子呀”

有网友说过这么一句话:

中国大部分孩子都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父母就在身边,但也活的像个“留守儿童”

曾有调查发现,很多吸毒罪犯或不良少年,都与缺乏教育与陪伴有很大关系,而这些人中不乏有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些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拥有独天得厚的家庭环境,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平台,怎么就任由自己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成为只懂挥霍金钱的毒瘾君或罪犯者?

三人成虎,我们都忽略了被事实掩盖的真相,这些孩子仅是表面上的浮华。

他们的成长有太多的孤单和不安,他们后来所有的放纵和自毁,都有迹可循,而会造成这种后果,很多都是因为从小缺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有个关于美国家庭的采访,在网上疯传许久。

当被问起“你最想共进晚餐的对象是谁”,父母们的回答不是政客名人、时尚明星,就是硅谷大佬。轮到孩子们,他们的回答显得异常相似,却温馨无比:“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不关心别人的看法,但一定会渴望拥有父母的陪伴与认同。

所以,一个孩子,不会在意自己的父母是谁,多么星光熠熠,赚了多少钱,更多会在乎父母给了自己多少陪伴与快乐。

疼痛时,父母在身边的点滴照料;

快乐时,父母在身旁的快乐同享;

成功时,父母为自己露出的骄傲笑容。

这才是一个孩子幸福的全部,有了父母的这些陪伴,孩子才会变得阳光明媚、内心富满能量


潘多拉效应


孩子和事业面前女人该如何选择? 个人认为孩子是毋庸置疑的首选,既然决定生了他,就要对他负责,生了孩子之后,您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应该都是为了这个小家伙能更好的成长,不是吗?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不会重新再来,也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弥补.

本人生了宝宝之后,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宝宝,毅然决然的辞职了,离开了工作了10几年的公司,换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属于半全职的状态;当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内心挣扎过,犹豫过,毕竟心理和生活节奏前后跨度会比较大,但只要自己想明白了,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身边的例子很多,之前的同事,为了能陪大宝读书,照顾小宝,也辞职了,离开了工作了10几年的公司,选择了全职带娃的生活. 女人很难,想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又想做一个好妈妈,培养好下一代,但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妈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

直到现在,我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每天可以多陪陪宝宝,看着宝宝一天一天的长大,真的很幸福.


健康宝贝儿们


我们有句俗语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孩子和事业两个想要得到兼顾,确实很多时候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矛盾。不过,这里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另一半的态度。孩子和事业,不是二选一的问题,是优先级的问题。谁说生了孩子的女人,事业就废了?谁说事业上的女强人,就不该有幸福的美满婚姻?其实这都是很武断的说法,一个家庭,不是一个女人的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是一家三口的家庭。这里其实应该着重和另一半的想法和态度。

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一个三观很正,原生家庭很美满的孩子。那么其实孩子和事业如果做优先级安排是一个很好解决的事情。因为你的另外一半这个时候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他可以在你忙的时候,腾出时间来以家庭为重。比如说你可能这一周甚至一个月工作都会非常忙,那么应该提前和另一半做出及时的沟通,方便另一半把重心调整一下,尽量把空余的时间放在家里。比如说,帮你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帮你把家务做好,帮你把孩子的功课负责好等等等;总之,就是让你不用担心后方,全力以赴的先把工作做好。毕竟,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收入。不管你的收入,占据家庭总收入的百分百是多少,这都是为家庭服务。所以,女人其实很多时候,和自己的丈夫商量,尊重自己的丈夫,我相信这事是很好处理的。

如果你的另一半不会体谅你,甚至你的另外一半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一切的费用等都是他在付出。那么这个时候,你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也应该夫妻俩一起商量。倒不是说商量谁放弃事业,而是商量着怎么安排一起完成家庭的事务。因为在我看来,夫妻俩即使能力再强,再有赚钱的能力,如果没有把孩子培育好,那其实再多的钱也只是一个数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反而毁掉了一个孩子的将来。因此,夫妻俩可以先做一个一周的计划表,尝试去按照计划表进行,看看进行的是否顺利,两个人是否配合的好。及时的做出调整,及时的将一切意外或者计划外的事情补充进来,一开始应该是会很困难。但是,夫妻俩只要能耐性坚持下去,我想这个会磨合的越来越好,其实小孩子都很聪明,都很懂事,父母以身作则,小孩子都看在眼里。

当然,那些好吃懒做,大男人主义的另外一半,不在话题讨论范围之内!


女神精品库


可以两不误呀,可以把宝宝带着,在自己工作的附近找个阿姨带着,晚上在接到自己身边,这样即不影响工作又不会和宝宝分开,我年轻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晚上去阿姨家接宝宝的时候,宝宝看见妈妈不要太开心啦,我那时候情愿把我一半的工资给阿姨,也不敢不要工作,


张菊萄红


事业重要,但孩子更重要。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不幸的,对孩子将来的性格会有很大影响。事业再成功,长大后的孩子或许因为童年生活的缺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你的晚年会很凄凉。

同事弟弟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跟着姑姑在离家50公里外的学校上学,爸爸妈妈很少管他,只有周末才回去。听同事说晚上睡觉他会哭着叫妈妈,现在上四年级,这个孩子见人畏畏缩缩的,感觉好像心理也有问题了,每次看见这个孩子,就觉得挺揪心的。



生活魔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