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留美经历让我明白:留学是面照妖镜

6年前,当我拿到UCLA录取通知书当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去吧,征服美利坚,荣归故里指日可待。

现在想想当时那个不满十八岁的小屁孩,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夸下海口也真是有点“傻的可爱”。

其实之所以能有那样的想法,也跟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关。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当班干部,学习成绩几乎从来不让父母操心,我就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长时间泡在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偏爱、父母的无条件支持,亲戚朋友的夸赞中,自己身上那股自然而然的优越感也被一天天的滋养起来。

六年的留美经历让我明白:留学是面照妖镜

所以当我只身踏入美国加州,来到这所全美排名TOP20的学校时,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我坚信,在国内的那些光环迟早会在这里重新被点亮。然而现实却告诉我:对不起,你误会了。

很多人都说美本申请如同西天取经,有九九八十一难,想要申到好的大学必须要经历重重关卡,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够到梦校。殊不知,即便你拿到offer,想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落定站稳,依然是“行路难”。

我没想到的是,刚开始的两年,坚强如自己,也有过不下十次想要放弃回国的年头。

而其中困扰自己最久的一个问题就是:从别人家的孩子到课堂上的“小透明”

其实在国内的时候,我已经做过功课了,我知道美国大学的课堂跟中国不一样,想要拿到学分,不能只是沉默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必须积极发言,但我也相信自己,即便表达能力不是特别出色,倒也不至于怯场,不敢开口讲话,所以出国之前我对这一点对担心倒并不是很多。

六年的留美经历让我明白:留学是面照妖镜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我依然陷入了中国留学生“课堂透明人”的怪圈。原本预想的自己以一口流利的英文“舌战群儒”的场面并没有如愿发生,事实上我的第一次课堂发言简直可以说是一场噩梦,其实当时教授的问题并不难,只是在回答之前,我偏偏开始纠结自己的发音问题,太想在老外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太想表现完美,反而让自己的回答变得磕磕巴巴,等我说完,手心里已经攥了一手的汗,当时邻桌的一个来自纽约的男生还还开我的玩笑“乔,我认识一个专门治口吃的医生”其实后来相处下来我发现他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爱开玩笑的大嘴巴,并没有什么坏心,但当时我一瞬间但感觉确是,整个UCLA都开始变得对我充满敌意……

六年的留美经历让我明白:留学是面照妖镜

因为第一次不愉快都发言经历,之后都课上我变得越来越沉默,渐渐的,在老师和同学都眼中成了一个“小透明”

一直活在周围人夸奖中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在这种落差感里,无法自拔。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太过在意别人的目光,越想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越追求完美,反而越容易出错,其实这也是很多中国留学生的通病。能进入到美国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的同学,在国内其实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大家的经历大都相似,多年以来,在国内传统的教育氛围中,我们习惯了为了奖状,为了父母老师的夸赞而学习,反而太少关注于学习本身对于自己的价值,所以才会放错了焦点,为一些原本不必要在意的事情费尽心力。

六年的留美经历让我明白:留学是面照妖镜

除此之外,老想着要融入美国,害怕自己与别人不同也是一大问题。其实这也是与崇尚个性化的美国文化背道而驰的,美国原本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美国大学之所以会招收世界各地的学生也正是处于多元化的考虑,如果我们老想着融入和趋同,反而丢掉了我们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对于将来想来美国念书的同学,想清楚上面两个问题,是成功留学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