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扫罗

仔细倾听上帝的呼召

马利亚-爱丽丝.怀特


  “扫罗,扫罗,你为什麽逼迫我?”(徒 9:4)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要确保我叫你的时候只需一遍,不要让我喊你两遍。”但愿我能说她从未需要喊我两遍,如果她喊我两遍的话,我最好听她!

  在圣经当中,我们读到很多上帝和基督呼召人的例证。

  然而,有七个人上帝在呼召他们的时候喊了他们两遍。我相信我们可以从中找出适用于我们今日生活的教训。让我们来看看扫罗的故事。


为主发热心

  圣经中第一次提到扫罗是在使徒行传 7:58,当时是在讲述早期教会中一个名为司提反的执事被石头砸死的事件。“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徒7:58)“扫罗也喜悦他被害。”(第60节)

  “司提反的殉道使一切目睹此事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脸上所显示上帝印记的回忆;他那感动听众心灵的话语,无不使看见的人永志难忘,并证明他所传的乃是真理。” 扫罗也不例外。“这位殉道者的信心,坚定不移,以及荣耀无法从扫罗的记忆中抹去。” 目睹这个虔诚之人的死,并听到他临终前的见证,使得扫罗心中产生了不安的疑问。

  在司提反被石头砸死之前,犹太工会密谋要杀害某些使徒。正是因为迦玛列的一席话才阻止了犹太工会的行动(参徒 5:33-40)。扫罗可能也知道迦玛列所说的一席话。毫无疑问,扫罗非常尊敬迦玛列,因为扫罗就在迦玛列门下受教,那人是他的导师。扫罗可能将迦玛列的一席话与司提反临终前的话连系了起来。扫罗并不晓得司提反的殉道将会浇灌他自己生命中以及其他人生命中那颗救恩的种子。

  扫罗听到了司提反的演讲。司提反的最后一句是:“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使7:60)。这句话听进保罗的耳中。这个临终前承受著极大痛苦之人所说的充满恩典和怜悯的话深深影响了扫罗。他“的偏见被动摇了;然而,祭司和官长们的论调和观点最终说服了扫罗,使他认为司提反是一个亵渎者;司提反所传讲的那个耶稣基督也是一个骗子,而且那些在宗教法庭侍奉的人才是正确的。” 所以,犹太的宗教领袖打消了扫罗心中的疑问,于是扫罗决定帮助当局毁灭才具雏形的基督教。

  我们所作的决定会影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正如一枚鹅卵石丢进波平如镜的水中会激起一层层波及远方的涟漪一样,我们所作出的决定也会对他人的生活产生或善或恶的影响。

扫罗的决定影响了一切在耶路撒冷以及周围城镇中基督徒的生活。扫罗或许是犹太人中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以迫害基督徒为己任,无论基督徒走到哪里,他都不放过。他从掌权者那里求了文书,就准备前往大马士革,以便抓捕那座城市里的基督徒 ,将他们带回耶路撒冷接受审判(参徒 9:1, 2)。


蒙主呼召

  扫罗大发热心,并且策划去抓捕 大马士革城里所有的基督徒,并将他们押送到耶路撒冷,交给当局。他认为自己在行耶和华所喜悦的事情。错误的决定使他踏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象徵性地讲,扫罗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然而,上帝借助这个错误的道路作为呼召扫罗并与他相遇的合适的道路。

  从耶路撒冷到大马士革有将近250公里的路程,扫罗差不多走完了,将到大马士革的时候,“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著他。他就扑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麽逼迫我?’”(使 9:3, 4)。上帝有重要的信息要传给扫罗,因为他被错误的决定误导了。

  上帝盼望扫罗能改变他的行为。上帝正在寻找某个能与异教哲学以及犹太教的形式主义相抗衡的人。上帝正在寻找一个热心的人,一个预备好肩负上帝使命的人。上帝正在寻找某个视与上帝儿子的关係高过宗教狂热的人。上帝看出如果扫罗肯回应主的呼召,他具有惊人的潜力。


主所改变

  扫罗在大马士革路上与救主的相遇乃是他人生中的的决定性时刻。基督重新引导了扫罗的思想,而扫罗也真正认出自己的身份 ── 一个需要救主的罪人。

  扫罗所听到的呼召,乃是叫他单独与耶稣基督相遇的呼召。这也是一个重生并为那应许的弥赛亚服务的呼召。这也是改变他生命历程方向,并作出积极决定的呼召。扫罗欣然回应了上帝的呼召。他接受耶稣基督为应许的弥赛亚,为他个人的救主。


你的大马士革之路是什麽?

  我们又如何呢?我们是否行在错误的道路之上呢?我们今日是否也正行走在自己的大马士革路上呢?

  上帝是不是在呼召我们改变方向呢?我们生活中的决定是不是偏离了正路?我们是不是在从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使命,想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度呢?我们是不是在作出上帝所盼望我们做出的积极且健康的决定呢?我们的决定对周围的人会有何影响呢?我们是不是像扫罗一样需要改变路线呢?是不是需要在属灵的GPS输入另一个地址呢?

  我曾经行走在我自己的大马士革路上;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做我想做的事情。就像扫罗一样,我也遇到了基督。当然并没有像扫罗一样戏剧化的相遇;但那是一次改变生命的经历。我的生活改变了,开始以基督的旨意和道路为中心。一个属肉体的基督徒成了一个委身的基督徒。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章和3章论到了三种人。他提到了属血气的人,属灵的人,然后又提到了哥林多的信徒为属乎肉体,照著世人的样子行事的人。今日,这三类人依然存在。有很多人在度一种没有上帝,没有基督的生活。有人却被圣灵充满,完全献身于基督。还有一些世俗的基督徒,他们行走在世界和委身于上帝之间的篱笆处。他们又想享受作为教会信徒的益处和福惠,又不想委身于基督。基督并没有在他们心中做王掌权。

  身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我们可以在后两种人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我们或许完全相信教会的教义;我们或许热心为教会服务,但是或许还没有经历生命转变,或许已经失去了对基督起初的爱心。

  上帝两次呼喊扫罗的名字,以引起他的注意。扫罗听到了基督的呼唤,并欣然回应,成了主里面一个新生的婴儿。当上帝呼召我们的时候,他需要重複我们的名字多少次呢?


参考文献:

怀爱伦,《使徒行述》,第十章,第12段。

怀爱伦,《保罗生平传略》(密歇根州,伯特克勒:评阅宣报出版社,1883年),原文第19页。

同上,原文第21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