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定需要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嗎?為什麼?

正能量楚雄


教育專家認為,教育孩子不應該是簡單臉譜化的紅臉白臉角色扮演,而是和諧一致的“統一戰線”。不論是“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都是不科學的,父母雙方的教育理念應保持一致。

臉譜化的角色扮演,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不利,容易形成雙重人格。對孩子嚴格要求的一方,帶來的訓斥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懦弱並易對他人懷有敵意等;對孩子寬鬆的一方,過分溺愛和保護又會使孩子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阻礙孩子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

長期發展下來,孩子會慢慢了解父母的脾氣,為了得到父母的稱讚,會對父母“投其所好”,在嚴厲的一方面前表現乖巧、穩重,在慈愛的一方面前則蠻橫、撒嬌等,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雙重人格。


樹袋寶寶孕嬰坊


教育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我害經碰上這樣一個問題,一對小夫妻,有一女正在上初中,不思學習,成債很差,夜不歸宿。父和母教育思想完全相反,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女的嚴厲,男人護女。一家人鬧得不可‘開交,孩子半年不叫她媽一聲媽,導至兩人鬧離婚。最後沒辦法,把女兒就給我送來了,因為我愛人和這一家特好。我沒法,只得收了。住在我們家。孩子上我們學校,一切自理,我上高中,我沒教他課,但她很怕我,我只管品德。這孩子從初二上到初三,終於考上了警校,現在工作很好。現在她孩子也大了,還經常來看望我。所以一張白臉一張紅臉是不行的。要統一教育思想。現在她上有二老,下有一小,生活得很好。|


鍾靈毓秀饒


教育孩子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可以讓事情有更大的迴旋餘地,但是如何用好這種方式需要很高的技巧。

以下是我對這種方式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對您有用。

1.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有助於矛盾後的溝通和緩解。在和孩子因為一件事情產生衝突的時候,如果沒有衝突雙方之外的人施以援手,化解矛盾是件很難的事情,而且有時候這種矛盾純粹是情緒方面的,無關對錯。這時候家長中的另外一方就起到矛盾潤滑劑的作用了。最後無論是誰道歉還是相互讓步,一般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2.紅臉白臉只是角色不同,但是最終目的要保持一致。無論誰去和孩子直接溝通,夫妻雙方必須在目的上保持一致。如果夫妻雙方本身就矛盾,那就不是扮演紅臉白臉的問題了。這種情況下問題得不到解決,還會惡化家庭關係,甚至其中一方還會成為孩子逃避問題的避風港。

3.白臉紅臉要輪流做。這跟上一條的考慮相同,避免其中一方成為孩子的躲避問題的避風港,反而給問題的解決帶來難度。在目的一致的情況下,一方長期扮演紅臉或者白臉,也不利於家長和孩子關係的健康。

4.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無條件的愛的基礎上。有時候對孩子恨鐵不成鋼、情緒失控,但是一定不要給孩子這樣的感覺,就是你對他的愛建立在他考出好成績、更乖更聽話等等的前提條件上。

5.原則性問題不能紅白臉,必須堅定立場。雖然紅臉白臉是很好的方式,但也不能濫用,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一定要清晰準確地標明立場,而不要讓孩子覺得這事可以商量。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也是難事,需要愛心,更需要耐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教育下展翅高飛!





多學酷思


其實唱紅臉和唱白臉的方式導入到家庭教育當中去,並不是一個值得倡導的事情。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充斥著古代的權謀味道,失卻了家庭教育的真正要義。



科學的家庭規則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其實人類社會都是利用法律法規這一類的規則來制定每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法則,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制定出適合自己家庭實際狀況的家庭規則,並且嚴格的去實施。法律法規,社會道德這一類就不用多說了,是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去遵守和執行的,而在家庭當中也應該制定自己家庭的相關規則。比如用餐的時候應該有用餐的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餐桌文化,這樣的孩子,至少將來他成人以後不至於連基本的餐桌禮儀都不懂。制定家庭規則不是讓孩子失去自由,而是讓孩子在規則之內健康快樂的成長。



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理想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造就了後來新中國的偉大總理。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高尚情操和遠大理想的目標,這是每一個孩子成長最大的動力。道德教育、社會規則,這些是最基本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應該去遵守和踐行。而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理想,則是促進我們每一個人發生質的蛻變的最重要因素,更是我們學習成長的不竭動力來源。

唱白臉黑臉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變的市儈和油滑,並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根本性的良好作用,不是值得倡導和借鑑的良好教育方式。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是從京劇臉譜代表的人物角色演化來的。

紅臉:京劇中的正派角色。指扮演正面的角色,對事情采取寬容忍讓的態度。

白臉:京劇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態度。

紅臉是好人,白臉是壞的。就是說一個裝好人(軟弱的好說話的),一個裝壞人(強硬的死板的)。

在父母教育子女過程中,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是常見的現象,所以家庭中經常出現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的表現形式,如果父母均嚴厲,孩子怕沒有活路了,反之,則對孩子有可能過於縱容了。


快樂的芬蒂克


先表明我的觀點:父母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是很不合適,且沒有必要的。

我們幼兒園原來曾經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非常嚴厲,說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親很柔和,習慣遷就孩子。

大概就是你說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然而這個孩子問題很多。

在父親面前極其乖順,父親任何要求立即執行,即使有些過於嚴苛的要求。

在母親面前,這個孩子極其固執,母親說什麼基本不聽,為所欲為。

所以,他是否聽話,完全取決於父親是不是在場。如果父親在場,他就是乖寶寶,父親不在場,他就各種鬧騰。

他在父親那裡過度乖順,所造成的壓力,很多時候都釋放到母親身上,我不認為這種模式有什麼地方好。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這種一個黑臉一個紅臉,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認真地思考過教育,也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溫和而堅定”。

很多人都聽過“溫和而堅定”這種說法,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想過怎麼去做。

要想溫和而堅定,有三個步驟:

一:跟孩子建立關係,讓孩子對你有親近感。

像是題主這樣一歲多點的孩子,多陪他,愛撫他,藏在媽媽身後跟他玩躲貓貓的遊戲,都可以。

再大一點,三五歲,你可以關心他畫裡畫了什麼東西,週末去哪裡玩過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遊戲,跟他賽跑之類的。

到了六七歲,你可以關心她喜歡的形象,奧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類的。

讓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關心他,以此建立和孩子的關係。

二、你的內心非常地有原則,有底線,知道孩子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其實,很多父母沒弄清楚什麼是“自由”,在孩子一兩歲或者三四歲的時候,想吃飯就吃飯,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

到了六七歲,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嚴,不聽話就打,這樣孩子當然很不舒服。

真正的“自由”是一個逐漸放開的過程,小孩一兩歲的時候,腦子還不是很清楚,你讓他決定是什麼意思?他根本不知道做了決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也承擔不起結果。

所以,“自由”和責任是一體的。他能負多大的責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比如,一歲半小孩想吃冰棒,吃完了可能拉肚子,他不一定能把拉肚子和吃冰棒聯繫起來。而且,他那麼小,拉肚子會造成多大的傷害不明確。

所以,大人就不必給他吃冰棒的自由。因為他無法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可是,如果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想吃冰棒,我覺得就可以給他這種自由了。吃冰棒之前告訴他,如果拉肚子了,請他自己艾灸肚子。如果他可以負責,就給他自由。

所以,自由是一個逐漸放開的過程。剛開始,孩子只能承擔一丁點責任,就給他一丁點自由,慢慢的,孩子能承擔的責任多了,自由也越來越多。

兩歲孩子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歲孩子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錢,九歲孩子決定週末全家去哪裡郊遊,並且準備所需的點心和水等雜物。

現在,我們回到“溫和而堅定”,父母內心需要很堅定,孩子可以決定什麼,不可以決定什麼。

原則和底線內心要清楚。

如果是必須聽從父母的事情,比如夜裡九點上床睡覺,父母內心就要很堅定了。

九點鐘的時候,去跟孩子說要睡覺了。如果孩子有些事還沒做完,可以同意延長十分鐘。

但是九點十分,父母必須把孩子帶到床上,關燈睡覺。不管孩子哭鬧還是使勁亂動,都必須讓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鬧時摟著他愛撫他,但不能讓他去做別的事情。

父母內心要很安靜,不要害怕孩子哭鬧或掙扎,也不要因為孩子困難發火。堅信自己的原則,輕鬆些,靜靜地摟著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額頭吻一下,但是切記,話不要多,少講道理。

三、溫和而堅定,“堅定”是一定要長期執行的,要形成習慣。

明白了孩子在哪個階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擔多少責任。

這時候,父母內心有原則有底線,就要一直堅持這種原則和底線。

孩子可能因為不願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滾,也可能因為沒冰棒吃哭兩三個小時,只要你下了決定,就不管他怎麼做,把你的決定堅持下去。

並且,孩子一直哭鬧時,你需要愛撫他“寶貝,你還小,媽媽不讓你吃冰棒是因為愛你”。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的內心始終有原則,孩子也會長成內心有原則,且自制力強的大人。因為他知道,耍賴哭鬧都沒用,該做的始終要做。

你一年一年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覺到自己內心慢慢長大,你始終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難,父母始終是港灣。

所以,請溫和而堅定地對你的孩子吧。


甜心梨子


我覺得不需要。因為如果一個紅臉,一個白臉,那麼首先是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誰說得對;其次,可能會從心理上排斥做“白臉”的人,覺得他大題小作,甚至會產生排斥。時間久了,容易形成矛盾。

好的教育還是應該採取一致性,即便雙方的意見一時不能統一,但也要私下商量解決,不要當著孩子面發生爭執,這樣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破了家長的威信就不好了。

當然一致性不是指一個拿刀一個拿盆火上澆油,而是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委婉指出孩子的不當之處,並一起商議改正方法,因為你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進步,而非其他。


琴心話語


教育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能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孩子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即是是大人也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別人的批評指責,父母一個白臉一個紅臉的情況下,這樣會導致:

1、孩子肯定會本能的聽友善慈愛人的話,時間長了,甚至會討厭老是批評自己的人。

2、孩子會誤解態度好的一方是在支持自己,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錯,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達不到教育效果。

3、導致家庭矛盾,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兩人觀念不一致,容易激發矛盾。

如果怕批評孩子過多,導致傷害孩子自尊和自信心,在教育的時候可以注重方法,採取平等溝通的教育方式。但是在教育過程中,父母雙方的立場要一致,觀念不合的情況下,可以私底下再溝通。


喬家有喬喬


在一個家庭,教育孩子的理念和目標要一致,而不是一個黑臉,一個白臉。如果意見不統一,會讓孩子出現認知錯誤,究竟該聽誰的?


家庭教育黃婉箐


但是,如果把它搬到家庭教育中,恐怕就不那麼合適了。因為:所謂的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糾正錯誤的行為、轉變不正確的認識,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雙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僅無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認識,相反卻會讓孩子對是非標準產生模糊認識,最後使孩子養成了看臉色行事而不是按照規則辦事的局面。 原則面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尤其是在孩子教育問題上。 之所以不少人會有孩子教育需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認識,那是他們對堅持原則的靈活性和長效性把握不好,對孩子過於粗暴、過於嚴厲。他們知道這樣對孩子是不好的,孩子容易受到太大的傷害,從而期冀對傷害的結果有所緩解罷了。 的確,生活中總有一些家長而且比例不算太低,他們因為教育理念的偏頗、抑或是因為對孩子感情投入上的不足,他們不是著力去跟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不是耐心觀察並不斷修正孩子的行為把孩子的錯誤認識扼殺在搖籃之中,而是時緊時鬆,一段時間可以對孩子不管不問,而孩子一旦犯了錯誤立馬覺得問題很嚴重,所以就對孩子十分苛責甚至是一頓狂風暴雨般的打罵。太多例子告訴我們,這樣的效果很不好。 所以,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提倡父母雙方應該保持密切配合而不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是一個原則,必須堅持。但是在堅持這個原則的過程中,我希望家長朋友能靈活把握以下幾點: 一、保持一致不可以嚴厲過頭。很多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容不得孩子犯一丁點錯誤,因此對待孩子格外嚴厲,把“收拾”孩子當成家常便飯。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孩子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大人還犯錯誤呢,何況孩子?其實,孩子就好比小樹,小樹豈有不長岔的?你不能三天兩頭去修理吧?而你如果天天修理孩子,那孩子還用活不?因此,我們一要多看孩子優點,用發現優點讓孩子形成積極地內心體驗代替整天嚴厲指責形成的消極體驗。二是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和思想動態,把不好的萌芽消滅在平日。千萬不能一犯錯誤就暴風驟雨,更不可平日不管等到孩子犯下大錯才想起教育的責任。 二、保持一致更不是放任自流。太緊不對,為了不傷害孩子,那就極度寬鬆吧。放任自流,其實是家長放棄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養不教、父之過”,《三字經》告訴我們,家長、家庭在孩子人格養成中起著最主要的作用。為了孩子不受傷害,你有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也是不足取的。對於一個人成長來說,學會做人才是最重要的,好比建樓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人的成長才有支撐。我們作家長的,絕不可以以忙為藉口放鬆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做家長的,更不可以以所謂愛的名義溺愛孩子。須知,溺愛不是愛,至少不是真愛,它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是孩子社會化和人格養成的阻斷劑。溺愛的結果,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三、保持一致需要寬緊有度家長雙方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過程,教育孩子做人、孩子健全人格養成沒有速成班更沒有靈丹妙藥,需要的是家長的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好孩子,這是家長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一個家庭將來最大的幸福。能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將直接影響到你的投入程度,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而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一堆教育!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親子和諧的教育。這就需要家長極大的愛心、耐心、細心。離開了全身心的投入,就不要奢談教育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