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下,陕西高校为“春招”把脉问诊

“微博上‘这届毕业生有多惨’这个话题简直太扎心了,完全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毕业设计还没有拍完,本来打算开学继续拍摄,结果现在也没办法了,论文要以片子为基础,现在也只能先写一部分。找工作更头疼,网上投了好多份简历,很多都石沉大海。”西安工程大学学生李响的这番话道出了今年许多毕业生的焦虑。

2020届高校毕业生:“我太难了”

企业缩减或取消原定招聘岗位,取消线下招聘会,复工时间不定……本该在年后热闹起来的招聘市场,随着疫情的发展好像开启了“慢镜头”。这一变化打乱的不仅是应届生们的求职计划,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

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为874万人,陕西省为34.2万人,分别较2019年增加40万人和1.4万人。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线下招聘会全面停止无疑会对毕业生就业造成巨大影响,毕业生签约率较往年同期明显降低。疫情期间,可能导致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短期内无法全面复工,而此类企业又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同时因疫情影响,各类公招考试、研究生复试和征兵工作推迟。据调查,许多高校毕业前暂不就业毕业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虽然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结束后就业工作时间仍较为紧张。以上因素的叠加,让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直呼“我太难了”。

“云”招聘变成主角

在当前疫情大考之下,“云”招聘变成主角,成为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途径。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为毕业生减压释负,包括:加强网上就业服务,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大力开拓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同时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道,教育部推出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打烊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见面也能招聘,并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5家企业合作开辟校园招聘专区,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服务。

陕西作为高校云集的教育大省,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也纷纷推出“云”招聘服务。3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丰富和完善线上业务办理相关功能,鼓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供需对接。多所学校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布了《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学校QQ群、电话、视频面试等方式,并利用快递办理就业签约,尽最大可能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需求。

各高校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西安邮电大学对2020届毕业生开展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分别从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就业意向、就业态度等10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为特殊时期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工作手段,及时启动并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构建“一对一指导服务”“就业指导专题辅导视频”等立体化的非接触式就业指导工作方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毕业班辅导员一方面大力抓好就业促进工作,一方面将个人简历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全体大四学生,经过筛选,优秀的简历和模板将得到公开推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通疫情防控期间个性化服务渠道,推出“线上审核+邮寄办理”服务,实时开展简历诊断、职业咨询和就业手续办理等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现就业服务全跟进。应届毕业生甘浩说道:“为了积极响应陕西省对各高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要求,学校第一时间取消校园现场招聘活动,采用线上招聘、网络洽谈的方式为毕业生解决就业烦恼,真正做到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让“云”招聘得到“实”落地

“云”招聘虽好,但要“实”落地才能得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近期,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网会同省内高校,联合智联招聘等公司,开展2020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超过50万个。

3月5-6日,西安交通大学成功召开2020届毕业生春季空中双选会,学校针对毕业生开辟了“简历诊断”服务窗口,邀请企业资深HR在线开展简历诊断咨询服务,各学院、书院就业负责老师在线值班,为学生们答疑解惑。电气学院博士毕业生李同学认为在线招聘的形式很适合博士生,节省了来回奔波投递简历和面试的时间,可以做到科研求职两不误,目前他已经收到2份比较满意的录用通知。李同学希望在疫情结束以后学校还能继续进行空中招聘活动,为忙碌的博士毕业生们提供求职便利。

3月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2020届毕业生首场网络招聘会,“因为疫情,开学推迟了,线下的春季招聘会也没有了。作为一名湖北籍的学生,除了担心疫情,还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今天我投递了4份简历,目前已与海利尔药业集团进行视频面试,达成签约意向。学校对我们毕业生的关怀,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该校植物保护学院2020届毕业生季玖园对记者这样说。

面对当下毕业生在求职中可能出现的焦虑心理,各个学校也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开展网络求职课堂帮助毕业生渡过难关,西北大学搭建“云指导”能力提升平台,平台上配备了专业的职业性格测试、丰富的求职课程、多样的简历模板,帮助学生客观了解自我,制定职业目标,开展高效求职;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利用就业指导中心微信服务号,推送“就业政策”“心理辅导”相关信息,丰富“指尖就业”的内容,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高校要把疫情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增强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网上开展就业指导和招聘的新常态,善于在困难和复杂任务考验中不断提升能力。”疫情这场大考中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陕西高校正在用实际行动让挑战变成机遇,让“云”招聘实实在在走进每位毕业学子心中,惊蛰已过,春天已经来了……

来源:教师报2020年3月18日,作者:刘昕 ,原标题:《战“疫”之下,合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陕西高校为“春招”把脉问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