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刚临《多宝塔碑》,请大家点评一下,怎么样?

黄梅山隐士


是小朋友写的,刚开始,就不能要求太高。整体感觉有了,细节笔画写法还需要加强训练,特别是一些薄弱环节

1颜体有个特点,就是大多是横画细,竖画较粗,《多宝塔》还不太明显,《勤礼碑》就特别突出,好像小朋友还没完全把握这个特点,所以写得笔画粗细差别不大,

看起来颜体字就有点不灵动,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效果,你比如细看下图"颜,书",特别是书的横竖特别明显,横画和竖画一般粗细,真的笔画还可以。

2笔法上,撇捺是一个薄弱环节,建议拿出来单独,重点加强训练如此图

"多,宝,唐塔"的撇,还有"大"的捺划,"塔"字捺就写得挺好,整体看前面说的撇都有些不规范,当然也要看到,撇捺书写是所有人的一个笔法上面的重点,把这个地方克服了,就为以后的书写打下较好的功底。


张劲逸


几岁的小朋友写的呢?真不错!这超过了许多许多的成人初学者。我承认刚开始学《多宝塔碑》时我都写不了这么好,特别是开篇这几十个字,深有体会不好写。不信看图,第一张一年前刚学《多宝塔》时写的,第二张年初写的,我现年四十。

点评:

1、结构把握很好,充分利用米格定位写的很准确。坚持练必有大进,渐渐接近原帖,这个我也正在努力,还差很远。

2、笔画都还好,这水平有点不像是个小朋友写的。就是偏粗了些,《多宝塔》不像《颜勤礼》,更不是《麻姑仙坛记》,还是清新秀丽妍美风格,没有这么粗的笔画,除了右竖画及少笔画的字。

3、总体上看,这水平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高水平的了,有点难以置信。

建议:

小朋友学书,培养兴趣为主,练基本功为主。《多宝塔》法度谨严,是唐楷尚法的典型代表,这就要求严格地遵循法度,写像,尽量写像,多横等距不能有偏差,横细竖粗不能有太多例外。这就很练基本功了,练好了练其它帖,其它书体就容易多了。

另外,小朋友学书也还是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古人有谚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为什么?可以了解一下,读一读《伤仲永》,了解一下中科大少年班的故事。

祝福小朋友开心学书,长大后大展宏图!




東貝士


求指点



眼镜直男


写得不错👍小朋友能写出这样的字实属不易,书法作为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认真去参与,学习书法重在坚持,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也是练习多年,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闻着墨香味,心情也舒畅[机智][呲牙]



湖广书画


小朋友刚临《多宝塔》到这水平还是蛮不错的。能抓到点《多宝塔》的特点了,要想进步,就把自己写的和字帖上的字一一对照,反复比较,看看哪里不像去改,尤其是笔画的粗细,长短等,让孩子学会读帖,很重要。写每个字都要经过看,写比,改四个步骤,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知名看淡


小朋友的字写得真棒!我觉得起码99分——不给满分是怕小朋友骄傲。

俗话说“颜筋柳骨”,又一说为“颜肉柳骨”。唐代有以丰腴为美的风气,颜体丰满、端正,正符合这一审美的情趣。

颜体的楷书,相较于其他三大家的楷书,形体更为饱满,尤其在有些对“折”和“捺”的处理上更凸显这一特色。练习时,可在主修颜体时适当观摩柳体或欧体,体会它们的不同,其实对获取心得也是有益的。


小牛在云端


小朋友初学已经很好了,值得鼓励。

建议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平时让小朋友坚持练习书法。从基本笔画开始反复练习,然后再偏旁部首,再过度到一个字一个字的精练,这样一写一页是没有很好效果的。

有了基本功,就可以笔法加间架结构一起来修练了,书法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慢下来打好基本功,才是成功的捷径。


花拾间文化


这个小朋友再加苦练的话,这手字将会不得了啊,如果是“伪老”小朋友就另当别论了。字写的不错啊,写出了颜体的刚骨了,赞!



缘空


如果初临能成这样的效果,我想这孩子悟性不错!











止儿文学


刚开始学,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有一定功力,也很有味道了。主要是要坚持下去。学书法需要时间,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学得东西还很多。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眼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临帖。学书法比拼的往往不是百米冲刺的速度,而是跑马拉松的耐力。心态需要平静下来,不要受当下浮躁之气的影响太多。有时候慢了就是快了,若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急于捞取名利,毁掉的是艺术,最终会一事无成。祝小朋友艺业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