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防疫復工“兩難”變為“兩全”,樂平工業“火車頭”開跑

位於佛高區三水園的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汽車廠(下稱“北汽福田佛山汽車廠”),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一輛輛嶄新的皮卡一如往常從生產線下線,開進停車場,再根據訂單安排發往目的地。工人們重新忙碌起來了。


樂平作為擁有超20萬常住人口、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大鎮,是三水的工業“火車頭”。在樂平拉動三水這輛“工業列車”重回正軌、開啟加速的背後,一張嚴密的疫情防控網絡持續織密,一系列支持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政策舉措不斷加碼,把防疫復工“兩難”變為“兩全”。


把防疫復工“兩難”變為“兩全”,樂平工業“火車頭”開跑

在佛山海爾滾筒洗衣機有限公司防疫復工兩手抓,工人在生產線上重新忙碌工作。

開足馬力

向恢復生產經營轉軌


2月10日,北汽福田佛山汽車廠重啟生產線,同時,該公司設立“隔離觀察第一關”等11個“關卡”,嚴把疫情防控。截至目前,該公司員工返崗率達到99%,復工復產期間無一人出現感染病例。


北汽福田佛山汽車廠提前3天進行復產準備,共識別和解決了30餘項線體運行及焊接質量問題,為正式復產提供了保障。目前該公司日產能已回覆到原來的水平,將持續穩步提升產能,訂單保質保量準時交付。


北汽福田佛山汽車廠是佛高區三水園企業迴歸正軌的一個縮影。據樂平鎮經促局統計,截至3月12日,佛高區三水園內315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工率達100%;1000多家中小微企業也通過防疫復工兩手抓,從加快復工復產向全面恢復生產經營轉軌。


當工廠裡重新響起機器的轟鳴聲,針對企業復工後面臨的防護物資不足、日常管理、人手短缺等問題,樂平鎮委、鎮政府也迅速行動起來,制定“一企一冊”“兩點一線”“三級應急”工業園企業防控“三部曲”,安排百名黨政領導幹部掛鉤服務企業,協助企業申領口罩等防疫物資,幫助企業接回員工,指導企業申報三水區復工補貼等,努力將防疫、復工“兩難”變“兩全”。

把防疫復工“兩難”變為“兩全”,樂平工業“火車頭”開跑

黨政幹部到掛鉤企業協助指導復工復產工作。
與此同時,佛高區三水園的招商隊伍也早早行動起來,通過“不見面”招商,確保園區與投資者溝通對接不中斷。


2月27日和3月2日,慧谷科技智能化裝備項目、綠源機械裝備製造項目在一週內先後簽約落戶佛高區三水園,項目總投資分別為超3.2億元、約3.2億元,為園區發展積蓄新動能。


“疫情期間,儘管招商引資工作受到了階段性衝擊,但三水園招商引資的目標不變、任務不變。”佛高區三水園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該園將依託相關政策法規,繼續吸引鼓勵項目落戶投產,積極推動園區實體經濟發展。


完善防控

近3000人全面動員戰疫


1月13日,樂平鎮衛計局副局長何永恆在短短1小時內撥出近20個電話,包括與上級衛健部門,樂平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鎮住建局、教育局以及部分村(居)“兩委”幹部溝通疫情防控工作,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現在還沒到放鬆的時候,大家依然要提高警惕。”


自疫情發生後,樂平鎮委、鎮政府因應疫情形勢變化,不斷升級強化防疫工作。1月22日,樂平鎮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次日便制定出臺《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1月24日,工作領導小組升級為樂平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稱“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樂平鎮衛計局,同時設立綜合協調和應急保障組、疫情防控組、市場監督組等10個組,並迅速搭建起了“4+2+1”防控戰略體系大框架。

過去50多天,樂平鎮“4+2+1”防控戰略體系經歷多次升級,目前已形成“轄區湖北(含經停)、寧波、外籍(境外)人員統計清單”“人力、物資供給清單”“政策、輿情、宣傳清單”“登記報到服務前移點、政法排查清單”,形成“樂平鎮湖北(含經停)、寧波、外籍(境外)人員分佈圖”“國內外疫情動態圖”,同時一套“關撫體系”覆蓋政府、企業和居家層面。


把防疫復工“兩難”變為“兩全”,樂平工業“火車頭”開跑

每個自然村設立卡點崗哨,織牢疫情防控工作。
“4+2+1”防控戰略體系下,樂平鎮在村(社區)構建起鎮—村(社區)—自然村“群防群控、聯防聯治”三級機制,在園區企業奏響防控“三部曲”,防控網絡在198.5平方公里的樂平轄區不斷織密,近3000人被調動起來參與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為當地20多萬常住人口提供嚴密保障。
何永恆說,接下來,樂平鎮各部門、各村居堅持常規排查不放鬆,並完善鎮級集中隔離觀察點,確保在新的防控壓力下繼續“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聚焦

疫情防控不放鬆,鄉村振興再發力

55個項目助“3+1”行動落地實施

2月28日,在毗鄰塘西路的大同湖生態溼地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工地,春節以來首名工人進入該施工現場。很快地,挖掘機、壓路車、泥頭車等施工車輛又運轉起來,一派繁忙景象。

作為佛高區萬畝核心產業園的“點睛之筆”,規劃面積達1000畝的大同湖已於2019年11月破土動工,雖然疫情影響了該項目的進度,但施工人員爭分奪秒,努力搶回“失去的一個月”。圍繞大同湖建設的生態溼地公園一期工程同樣加快推進,一期工程預計今年竣工。

在10公里外的樂平鎮鄉村振興工作辦公室,連日來,樂平鎮農林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葉紅忙著跟進樂平鎮2020年鄉村振興“3+1”行動作戰表中55個項目的推進情況。他介紹,55個項目總投入達26億元,包括政府投入6億元,社會投入20億元。其中,粵韻花街文化活動今年1月落地實施,大同農業規模化養殖工程、廣府文化體驗基地啟動區項目近期已復工。除了大同農業規模化養殖工程外,其餘54個項目均要求今年內完工。

去年,樂平投入35億元,用兩個100天“作戰計劃”,高標準規劃建設“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建成粵韻花海、廣府綠野仙蹤、嶺南名宿、大旗頭容園等多個節點,串聯起面積9.6平方公里、覆蓋20條自然村、人口超10萬的大同湖生態示範區和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形成以“規劃引領、產業驅動、文化活躍”為特色的樂平鄉村振興路徑。

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共樂平鎮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樂平提出實施“3+1”振興行動,圍繞新旗、源潭、大崗三大片區,以及包含水西、尹邊、米㘵村在內的東延片區,高標準延伸打造13公里禮運路軸線,深化“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內涵。

“去年兩個100天‘作戰計劃’中,樂平共制定5張作戰表170個項目,目前已完工154個,完工率達90.59%。”葉紅說,接下來除了推動第6張作戰表55個項目落地建設,此前未完工的16個項目也將加快推進,力爭將疫情對項目進度的影響降至最低。

■數讀

樂平防疫復工兩手抓


○ 過去50多天,樂平鎮“4+2+1”防控戰略體系經歷7次升級完善;


○ 在“4+2+1”疫情防控戰略體系下,樂平全鎮已有2600多人參與此次戰“疫”;

○ 截至3月12日,佛高區三水園內315家規上工業企業均已全部復工,復工率達100%;1000多家中小微企業也從加快復工復產向全面恢復生產經營轉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