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主管发生冲突,可罚款教育处理。主管却要求辞退员工,否则自己辞职。你怎么看?

职场三哥


“可罚款教育处理”的事情,主管怎么可以要求“辞退”员工?难道这家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吗?各管理岗位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和行为准则吗?居然还要“否则自己辞职”!

“员工和主管发生冲突”?是什么样的冲突,起因是什么?最后冲突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决定了事情的性质。可不管是什么样的性质,可以教育处理的事情绝不可闹到要动辄以“辞退”或“辞职”相要挟。现代的企业有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文明社会有文明社会的法律条文,不是那一个人或哪一家企业可以随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

如果,员工的行为确实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等,那也要依据对应的制度规定来处罚,不能随意的按照个人意愿和主观好恶来想当然的随意处理。不客气的说,“辞职”是这位主管的合法权利,但老板却没有随意“辞退”员工的权力,即便这次的冲突是因员工而起。

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企业,有这样的主管简直是在打老板的脸。

建议这位老板重新考虑主管人选,考核人员以及选拔任用时,最好重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协作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比你耐打


这样的情况确实发生过,以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河北的一个县级市企业工作,当时公司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管理人员也就十几个人,大约有200多工人。


其实,我们经常到车间去检查工人的工作情况,不是为了监督人,主要是检查产品质量,无形中就与员工接触多了起来,大部分人和公司的管理人员关系还是很融洽的,平时我们来的时候也很自然,没有什么情况发生。


不过,质量部的主管是一个性格严肃的人,员工看到他也是很紧张,我们也没有太在意,但是有几次,质量部的主管对集成工段的小李都进行了批评,说他在这个阶段不用心,质量不能保证,小李也接受了批评。

不过,周末快下班了,质量主管有过来检查,发现小李没有在工作台上,而是在旁边打电话,按说自动台离开一会儿也不会出问题,可是主管就不高兴了,在哪里大声的批评起来,小李不知道哪天怎么了也不服管理,与主管吵了起来,主管很生气,在气头上推了小李一下,小李倒在地上。


小李起来后,一脚就将主管踢到了,这次主管可不愿意了,当着这么多的员工被打,面子上根本过不去,两个人厮打在一起。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当我们反映过来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受了点伤,拉开后,主管就到老板那里要求开除小李,出了这样的事情,老板也很意外,当面批评了小李,小李也感觉自己做错了,当面向主管赔礼道歉,并提出赔偿1000元医药费。

可主管根本不接受道歉,一定要求老板开除小李,否则自己辞职,这件事反映了几个问题:


一是动手肯定不对。不管谁先动手,只要动手了,事情就很难解决,这里对小李说,就是主管推了你,也要忍着,因为只要你一动手,主管肯定感觉面子上不好看,一定要有一定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对小李肯定不利。而老板一般情况下会做出对主管有利的裁决。


二是主管也要自重。批评员工正常,也要有认清味,管理属下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也要考虑方式方法,小李在周末约了女朋友出去玩,可是到了下班的时间他还加班,女朋友不高兴了,小李的心情不好,于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主管也没有了解请情况,一顿雷烟火炮的批评,并动了手,失去了底线,导致不可控的结果。与员工吵架是自掉身份的事情,一定要克制自己,管理员工要有方法,让他服你也要讲究策略。


三是就是老板决策开除小李,主管个人也不好看。这是必然的,主管今后在公司也不会有太好的人员,员工会远远的躲着他,个人也许就成了孤家寡人。

总之,员工要分清地位的差异,主管也要保持自身的威望,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职场同步


有这样情况,我在珠海市时,在物业公司的小区服务中心上班,有一次一位员工在头已报告辞职了最后没有辞职多一天加班,到了下个月6号出粮,员工之间就照工资,那个辞职没有辞职走的人比一起进入公司的员工多-百元多,那位员工去办公室问一下(可能火🔥气高)主管,主管就讲员工与员工不对比,对看工资否则会考核处理,刚好下班交接(当时有业主们和过的客人)我就讲我就给大家(员工)你们能耐合不,法律没有规定不给,许多人讲你们领导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做怪


用户农平


作为一名久经职场的老员工,这样的事我见过也经历过,我告诉你这其实就是套路,尤其是那些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候会不知所措。

这名主管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别人辞职,也不是自己辞职,而是让那名与他发生冲突的员工给他道歉,以维护他在领导与员工心目中的权威。

员工和主管发生冲突,作为主管肯定感到没有面子,感到自己在员工面前失去了权威,他心里怕别人也跟着效仿,那么工作就进行不下去,以后就没有人听从自己的指挥,虽然说按照规定教育一下或者罚款处理,但主管不肯,原因很简单,如果与他争吵只是教育与罚款,这已不是简单的工作的事,这是影响到了主管的地位。

因此便要求辞退员工,但根据规定这不构成辞退员工的理由,主管便提出自己辞职,把事情搞得难以收场,为的是主管上面的领导出面解决。

可以看出,这名主管不是老板,他也是打工的,他没有权利辞退任何人,但可以以自己的职位给老板提要求,如果不辞退他,他便辞职,让领导做决定,以杜绝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讲一下自己身边的一件事吧,虽不是我们单位的,但因为在同一个大厅大家都非常熟悉,什么人是什么样的性格也比较了解,其中有一位员工,这个员工干的时间比较长,在单位里也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而又与他的领导不和,发生了好多次争吵,领导有时为了一件事说个没完没了,员工忍无可忍,于是大吵大闹,大家劝都劝不开,领导就说我管不了你,他不干了,他要辞职,就这么把员工一个人晾到那儿。

随后上面的领导给他们开了个小会,重新安排了一下工作,说什么话我就不说了,大家也许可以猜到,就是让大家团结共同把工作做好之类的话。

有一句话叫民不和官斗,这句话在职场中同样适用,员工和领导争吵,错的多半是员工,最后员工会做出让步,因此还是把精力用在工作上,避免无谓的争吵。


乡村小二哥


我的看法是:先开除主管!

留下这个主管对单位百害无一利!

员工与主管发生了矛盾,应理性看待,动不动开除人,并拿不开除员开自已就辞职来要挟单位,这种主管无大爱和容纳之心胸,留之无用。

一丶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就是在矛盾中生活,人生中难免不发生矛盾。

人生于世,长于世,活于世,就必然会有矛盾。生活五彩缤纷,丰富多彩,但又繁杂无章,矛盾重重。

我们不但会与他人,与家人爱人会产生矛盾,而且还会与社会上的道德观念,人文差距,规章制度等发生抵触而产生问题。

这些问题是难免的而且是肯定会发生的,固为我们本就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生活,无论我们有多大的能耐,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化解。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和认知的一个问题。

二、生活和工作中发生了矛盾,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努力化解,而不是采用各种手段去打压,激化矛盾。

有了矛盾怎么办?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寻求解诀的办法,把矛盾最小化,把伤害或损害降到最低化,而不是各自寻求力量,方法,把矛盾扩大,激化。

如果这样就会造成小事变大事,纠纷引发恶性案件,最终伤害更大更惨烈,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负担,我想这是设必要的更是大家不愿看到和不想法生的结果,更是法律不充许的结果。

三、职场中领导应高风亮节,胸怀宽广,具备处理好自已与员工间的矛盾和员工之间的矛盾的能力。

一个职厂中的主管,虽然不是什么大领导,但要有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但不能小肚鸡肠,心眼过细。

当自已与员工发生了冲突或员工与自已发生了矛盾,多作自我批评,自查自纠,寻找矛盾的起因,根源,然后对号入坐。自已错了要勇于认错,敢于赔礼道歉,员工错了的要与之交心谈心,善意指出,相互了解,理解。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谁敢惹我谁惹了我老子就整谁开除谁。

如果有一点矛盾就开除员工,而且态度坚决,做事过头,这说明你心胸狭窄,无大志并是小人。

而且你没有领导力,不配当主管这个领导。

常言说"当事者迷,旁观者请”,你的这种行为和作派,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并且会使员工寒心。

员工看透了你是一个小人,一个报复性特强的小人,会对你处处设防,并且不安于与你为伍,你说他们能安心工作为工作出力?

此外,这种过激的小人行劲还会将矛盾激化,引发刑事案件。

凡管理职场人员的管理者都应该记住一句话,管人不单是管人,应管住或叫抓往他们的心。

得人心安天下,你不安天下但得人心可聚力发展企业!

人心齐泰山移是前人总结出的经典俗语。

结束语:我们在矛盾中生存,有了问题要寻求解决,做事不能过头。如果是职场中的管理人员或领导干部,应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和有一定的胸襟,管人的同时应做好人心的管理,管住人是下策,抓住大家的心才是上计。





职场低层


把小矛盾公开化成大对立,主管这么做,就是要让公司让领导选边儿站——嗯,领导你看着办吧,你要我还是要他?

这算啥呢?

往小了说,你可以说这是在赌气,为了争竞一口气;往大里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啊!

怎么办?

我认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大致分为4种情况处理:


第一种,

在冲突中,主管与员工均有错,员工有错在先,但是错不至开除,可给双方尽量协调,同时对该主管下属部门员工进行不记名民意调查,看基层员工是站主管,还是站犯错员工。

假如大家都站主管,实在无法进行调解的,那么优先保主管,对犯错员工进行调岗调职并处罚;

假如在此事件中,员工犯错较主管严重,则可以酌情考虑重罚或辞退员工。


第二种,

假如冲突原因完全是由员工引起,比如不服从正常管理、故意顶撞上司等。看公司制度,可以考虑开除(是否给予补偿,视情况而定)。


第三种,

假如不记名民意调查结果,大部分人站员工不站主管,很明显,这是引起民愤了,此时应该重新权衡这名主管之于公司的价值,假如此人资质能力属于平均水平类型的,则可以同意其离职退出,保员工,争取民意。


第四种,

假如民意显示保员工,但是此主管对于公司有重大价值,可考虑辞退并补偿员工,保主管。

此时,作为公司大领导,需要做好两点,

一是这么安抚民意,这是考验领导智慧的时候了,不能简单强权主义压下去,这么干会积累民怨;

第二,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对这个主管强调一件事:下不为例!我保你一次,可以,但是你不能再有第二次啦!


这种事情在职场中不是没有,对于以上的处置措施,欢迎大家进行讨论,不当之处欠妥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在下方留个言、点个赞。我是今夜有风,一个90斤的80后,头条写文30万+,欢迎关注我。

今夜有风


这个主管就像是受气了的小媳妇,在逼着老公在亲妈和自己中必须选一个,往小了说在斗气,往大了说就是赤裸裸在威胁!

而做为领导,首先要确定事情的对错,如果真的是由于员工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那可以考虑开除。

有一种情况,虽然员工有错,但情况轻微,不至于开除,只是主管对他有意见,这种可以缓和下气氛,让主管平静一会,然后再沟通。消过气之后什么才都好商量。

另外一种,如果是主管的错,员工只是脾气不好和主管吵架,工作完全符合公司要求,那还是等彼此冷静之后。

以上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不建议用这种方法来威胁上层,压榨下层!

因为即使你这次赢了,成功搞走了手下,但你失去的必定是人心!


黛晓米


化解企业矛盾,要遵循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对与错的问题。

如果员工对,但这件事处罚主管,对企业危害大,只有处罚员工,同样的道理,反过来,只有处罚主管。

当然,和解是上策,所谓兵不血刃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和解的本事,只有痛下决心,开人!

只要能创造价值的人,都应该珍惜,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的用人态度,如果今天你抛弃了他们,明天他们就会抛弃你。这种珍惜,来自于合适用才,培养用才。

你的主管和员工吵架,错误来自于你,你聘错了人,任错了位,导致问题出现,就是你不珍惜人,不珍惜职位的表现。

常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诉苦,说自己投资负债几千万、几十万,不知道怎么办?还说自己运气不好,或者说被骗,回头想想,真的珍惜过自己的机会吗?

希望这几句话对大家有帮助。

所有人都想升职加薪,甚至成为老板,获得所有人的尊重。但是勤奋努力最多维持日常生活,根本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只能是成功的基本条件,对于普通人是如何逆转乾坤,完成扭转命运的奇迹,作者认为用常规手段,根本不可能解决这类问题。在职场中,只能用非常规手段,对症下药才能完成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奇迹。请关注:勤奋努力的小蚂蚁,在我的主页作品中寻找答案。


勤奋努力的小蚂蚁


员工与主管发生冲突,可罚款教育处理,主管却要求辞退员工,否则自己就辞职。我觉得,主管辞职是假,给领导施压是真。

我曾经处理过类似的问题。

当时公司保卫科刚组建不久。一天,保卫科长怒气冲冲地来找我,说非要将张X开除不可,否则自己就辞职。我让他先稳定情绪,听取他的情况汇报,之后又到保卫科了解情况。

经了解核实,张X的确不服从管理,顶撞领导,作风散漫。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事项,符合被开除条件;再加之保卫科刚组建,科长的威信的确也需要维护,就把张X给开除了。

可没过几天,科长又是怒气冲冲地找我大声嚷嚷非要把李X给开除不可,否则他就辞职。这次我心里打了个问号,这科长到底能不能当啊?动不动怎么老开除人呢?

我便到保卫科逐一找队员了解情况。队员普遍反应科长脾气暴躁,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这次怨不得李X。队员还说,如果让他继续当科长的话,大家都辞职不干了。

看来是众怒难犯,他这个科长是不能再用了。我就坡下驴,顺水推舟成全了科长的辞职要求。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我是领导,我会这么来处理。

  1. 首先,我会对这件事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区分清责任,按公司规章制度来处理。

如果员工与主管发生冲突的责任,不完全怪员工,主管也有责任,而且影响也不大,根本就达不到被公司开除的程度条件,就象题主所说,通过罚款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罚款和批评教育,让他意识到顶撞领导与领导发生冲突是错误的行为,是公司规章制度所不允许的,情节严重是要被开除的;对主管要帮助他提高管理水平,对员工要团结、包容,不能小肚鸡肠。 如果一味地顾及主管的面子、威信,而开除了那名本不应该开除的员工;不但不能服众,也不利于主管威信的树立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2.其次,我会摸清主管的真实意图,针对他的真实意图采取对策。

如果主管的真实意图并非是真的开除这名员工,而是顾忌自己的面子,让这名员工服软认错,给自己个台阶下,树立在员工中的威信。

这种情况下,可对主管进行帮教,在肯定他大胆管理的同时,更要提醒他注意工作方法,还要有大的气度,不要和员工一般见识,提高自己的境界和格局。

如果主管的真实意图,是坚决要开除这名员工,如公司不开除这名员工,他就以自己辞职相要挟。

这种情况下,这名主管也真的是德不配位,也难以服众。以辞职来要挟领导,更是不顾公司发展大局。这样的主管,对公司的发展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不妨就坡下驴,就成全了他,答应的辞职要求。

3.再就是,要针对这件事,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对全体员工进行专题教育。

教育员工要自觉服从主管及各级领导的管理,不得顶撞;主管及各级干部要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关心爱护员工。员工与各级领导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包容,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总之,员工与主管发生冲突,作为主管应主动化解与员工的矛盾,团结员工一道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任务。这才是一名合格主管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职言心语


用自己辞职,来威胁开除下属员工的主管不能留,留下这种人对公司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有能替代的人选,重罚员工,让主管自己考虑要不要离职。

如果暂时没有可替代的人选,先开除员工稳住他,尽快培养别人进行替代。

原因如下:

人事权是公司管理体系当中最重要的权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染指

在管理学实践当中,管理的本质是有权力,责任,利益三部分相互支撑而形成的。

其中,权力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权力本身天然属于公司内最高级别的管理者。此人以下所有的权力都是由上级授权而来的。

为了方便管理的实施,高层级的管理者会向低层级的人员授权部分权力,同时把一些不宜交给下面人员的权力保留在自己的手中,以此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与威慑。

而在所有的权力属性当中,最敏感的就是人事权。

因为公司本质上是由人来构成的,而这家公司聘用了什么样的人,也就决定了这家公司的真实面貌。

因此这是非常核心的一项权力,也是在授权过程当中最谨慎的一项权力。一般而言,对于主管级别的基层管理者,不可能被授权干涉公司的人事任免权,最多也仅仅是提供参考建议罢了。

而问题中的这位主管很明显他的行为越界了,以辞职作为手段威胁公司,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破坏公司的管理结构,同时是否开除一名员工,人事权绝对不在他自己的手里,也不应该由他来决定。

当一个人用不正当的手段企图获取干涉,不属于他的权利时,他就已经开始破坏公司内部的管理结构了,如果不加以及时的阻止,先例一开只会导致后患无穷。

公司的管理体系完整健康,远比一个人重要

题目中涉及到的只是一个与一线员工打交道的主基层主管而已。

相信这一层级的管理者,远远谈不上对公司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因此从得失角度来看,摆在天平两边的一边是公司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完整严肃,另一边是一个真的没什么重要性的基层主管而已,孰轻孰重这个选择应该很容易做出来。

事实上说句不好听的,一个低层主管随便猜测掉分分钟就能找人顶替他的位置,甚至于公司的大老板可能根本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

可是,如果放任任何人用辞职为威胁,就可以影响公司正常的规章与流程,那么至少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整,随时面临着来自底层的破坏,这种破坏,也许一次两次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日积月累之下将会成为公司整个管理崩溃的开始。

做个最简单的推演,如果一个基层的主管可以凭自己的好恶和情绪来决定员工去留的话,那么他的手下最后只会剩下一群对他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人,而这种小团体在公司内部绝对不会带来什么好影响。

况且这种事情如果同时复制在其他的部门或团队当中,事情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位主管本身的能力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我能理解每个人都有情绪,每个人在工作当中都有可能面对理智崩溃,这原本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们要好好想一下,一个基层主管他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他本身的工作职责就是协调一线员工的工作与矛盾,使公司的命令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与执行。

说的更直白一些,公司之所以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让他管好自己手下的那几个人。

结果呢,他非但没能管好底下这些人,甚至让自己被自己手下的人气到情绪崩溃。

情绪崩溃之后,他的怨气没有办法自己化解,跟员工之间的矛盾没有办法自己处理,已经不得不向公司求助,但是他却把矛头对向了公司制度。

请问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办法履行职责,反而激化了与手下员工矛盾,最后还把情绪指向公司制度的人,他真的是一位称职的主管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适合在管理岗位上做下去了。

我们把话再说回来,一个称职的主管,即使他真的与某个员工私下有个人矛盾,甚至发生了争执和争吵,他都理应找到更体面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即使是真的想要把那个员工直接弄走,也有的是更加体面妥善的方法与途径。把事情闹到众人皆知,吵到更高的管理层那里,甚至拍桌子扬言辞职,实在是一个最糟糕的选择。

最后,简单说一下那个跟他吵架的员工

职场上只要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还是跟自己的上级闹到如此难堪的地步,两个人就没有无辜的。

因为职场上原本就不是应该发泄情绪的场所,即使是某一方“有理”,也不代表他无责。

与上司顶撞吵架,公司有自己的制度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就好。

只不过基层员工权力更少,所以不必要苛责他承担更多的责任罢了。

不罚肯定是不合适的,会给其他人带来坏榜样,损害管理结构,但也没必要拿普通员工帮主管“立威”,那是主管自己的问题,他要学会自己解决

总结

总体来说,用最简单的思路去捋清管理当中遇到的矛盾,就是回归权力、责任、利益,这三个属性。

搞清楚每个人在这三个属性中都分到哪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然后衡量他们的行为是否在框架之内,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问题慢慢变得清晰,并找到结症根源。

我是肿么破,专注职场问题,如果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

分享越多,收获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