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以善纳谏而成明君,为什么有一次气得大喊会须杀此田舍翁?当时发生了什么?

小破鱼与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太宗亦如此,尽管他英明果断,成功地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雷厉风行精简了臃肿宏大的政府机构,又顺应形势的发展,改革了三省六部;还联手朝臣,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但也是食人间的凡人,也不完美,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

李世民能成为一代贤明君主,主要在于他有“水可载舟亦可覆”的重民思想,又善于延揽人才和广纳谏言。魏征最闪光的行动就是向太宗上奏了《十渐疏》,在这份奏疏里他秉持正义,犯颜直谏:要求太宗收骄逸之心成图治之实。李世民不计前嫌,采纳了他的谏言,在以后的帝王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皇上是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天子,他需要尊严以维护自己驾驶群臣的地位,对于大臣动辄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罗列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很是讨厌的。

有一次,李世民想在长安之外修建一座行宫,地方官上书指出大兴土木是劳民伤财之举,要求太宗停止这项工程;当是,凭自己的文治武功,李世民 使大唐各方面的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相对于其它帝王,在自己功成名就之日,建一座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他正在踌躇满志的的状态,不料,这个地方官员竟然唱出了这样一曲戏,他觉得很没有面子,便要杀了这位不开眼的地方官以泄心头之恨。

魏征知道了太宗的意思,就出言直谏:他认为,地方官是为民生考虑,才有此直谏举动,这是忠心为国的表现,太宗不应该对这样的官员怀恨在心,等等、等等,说得李世民哑口无言,威风扫地。

李世民感觉没了颜面,很是愤怒,已憋了一肚子火,只是在朝臣面前不好发作罢了;回到后宫,他终于忍不住了,便拔出佩剑大声咆哮道:“会须杀此田舍翁”。意思是:"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弄明太宗振怒的来龙去脉后,对魏征的忠勇行为从心底表示了赞赏,为安慰李世民,她又换上的朝服,以皇后的身份劝谏李世民道:"臣妾特来恭喜陛下"。李世民懵圈了,惊问:"朕都要被魏征气死了,这喜从何来?"。长孙皇从容答道:"我听说只有君主贤明,臣子才敢大胆进言。现在魏征敢于大胆进谏,这不正说明了陛下您的贤明吗?“。

李世民认为这话比较中听,便没有接茬,让长孙皇后继续说下去,长孙氏不愧是一代贤后,又字斟句酌地说道:”明君得遇良臣,实乃国家之幸,臣妾怎能不为陛下感到高兴呢?"。一席话,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太宗沉吟了半晌,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转怒为喜,打消了杀死魏征的想法。

皇帝明智,皇后贤惠,大臣忠正,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才有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的箴言;魏征是幸运的,遇上了史上胸怀宽广的帝王,还有深明大义的皇后,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还终于与一代英明的帝王和贤惠的皇后一起彪炳史册;他死后,身为皇帝的李世民目送他绕城而走的灵枢,悲痛万分,恸哭不已。


希望星晨58298869


话说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后怒气冲冲,边走边骂:“这个田里的庄稼汉,我一定要杀了他!”长孙皇后听了很奇怪:“谁啊,居然还敢惹陛下这么生气?”

唐太宗怒气不解的说:“天下还能有谁能让我们这么生气?不就是魏征咯!这家伙每次都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我顶嘴,这不行那不行,搞的我非常不自在。”

长孙皇后一听,连忙退到一边,将盛装朝服穿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庭中。

唐太宗非常奇怪,问她:“皇后,你这是做什么呢?”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明君手下出贤臣,昏君手下出小人。现在陛下您有魏征这样的好大臣,正说明陛下是贤君,他才敢直言不讳啊。我当然要恭贺陛下了!”

唐太宗一听,心里美滋滋的:“魏征这个人,我非但不能杀他,还要好好褒奖他呢,好让他继续给我进谏。”

这个故事说明好老婆的重要性。要是长孙皇后也附和唐太宗,说魏征该杀,说不定魏征已经是个死人了



御前带刀侍卫


田舍翁者,魏征也。

不是当时发生了什么,是魏征总直言进谏,好多次弄得李世民下不来台,心里窝火发的这个牢骚。要杀了魏征,唐太宗李世民是舍不得的。

前言

这是发生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一段佳话。有两部史书记载了这个事情。一是《资治通鉴》。另外是罗贯中写的《隋唐野史》。

我们总喜欢用这个故事来说明魏征的直言劝谏。但其实是通过这个事故来表明李世民夫妻的“明”与“贤”。我们善意的“断章取义”了。

一、“断章取义”《资治通鉴》

看看《资治通鉴》的记载,其实这段记载是借魏征写“千古贤后”长孙皇后的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六三二年

这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其实在这段话前面还写了一件事情,很有必要说一下。

大意是这样的: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要出嫁,因为公主是长孙皇后亲生,深得李世民疼爱,所以唐太宗想要多陪送嫁妆,数量比皇姑永嘉长公主要多一倍。魏征觉得不合礼仪,就去劝谏。

这次魏征是用的是汉明帝分封皇子的故事来比喻的。汉明帝给自己儿子们的封地,比先皇的儿子们少一半,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多给,反而少给了一半,您给自己的女儿多于先帝女儿一倍,这岂不是和汉明帝的心意相差的太远了么。

“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魏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四子,汉明帝和其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史上合称“明章之治”。

前辈明君这么做,您反其道而行之,您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啊。唐太宗李世民觉得有道理,听了魏征的话,回宫的时候就和长孙皇后说了这个事情,皇后听后大发感慨。

“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音jí多次)闻陛下称重魏徵,不如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

长孙皇后感慨之余,还委婉的对李世民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劝谏。我总听您说魏征好,我很不理解,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原因了。我们是夫妻,我和您说话都得察言观色,臣子和您的关系比我们远多了,但是魏征能说真话劝您,真是“社稷之臣”啊。您以后一定要多听魏征的话啊。

长孙皇后不但口头表扬了魏征,还给李世民出主意,不但要精神鼓励,还要物质奖励魏征,来表达皇帝对魏征的尊重。具体的奖励方法,甚至怎么说都告诉了李世民。

“因请遣中使赍(音jī怀抱着、送给的意思)钱四百缗(音mín、计量单位、串的意思)、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

让李世民派人抱着东西送去。注意一定要抱着去。才能显示尊重。

看看人家的媳妇,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二“断章取义”《隋唐野史》

看看《隋唐野史》中的记载。其实这段是描写唐太宗李世民的如何英明的。

在《隋唐野史》第八十一回“薛延陀纳币绝婚”中也有“会须杀此田舍翁”的记录。这次是真的描写魏征的事迹了。但也是为了表示“主明”的。

这一回开始就是魏征的儿子向唐太宗李世民报丧,皇帝悲伤的大哭。说出了著名的“以人为镜”的那番话。

“世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费;以人为鉴,可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已亡一鉴矣 !”

并对魏征的后事进行了安排,然后用了三件事情说明了魏征的忠诚和直言纳谏,其中就引用了“会须杀此田舍翁”的故事。

这一段,主要是描写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从谏如流。不但听魏征的,还听媳妇的。

结语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书里的这段记载,其实是说了三个人的事情。主明、臣直、妻贤。其中最主要的表述是“妻贤”,“臣直”次之,最后是“主明”。

而《隋唐野史》里的描写,则是利用“臣直”来衬托“主明”。主要是写李世民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说的“断章取义”不是贬义的,是指用魏征的故事来衬托李世民夫妻的“明”与“贤”。

正是“主明、臣直、妻贤”,让大唐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一杯清茶饮江湖


据《资治通鉴·唐纪十》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曾经罢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的说道:“有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是谁惹怒了皇帝,太宗说:“魏徵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皇后退下,身穿朝服站在庭院中,太宗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原因,皇后回道:“臣妾君主贤明,臣子才会正直;现在魏徵正直敢谏,正是陛下开明的缘故,臣妾怎能不为皇帝庆贺呢!”太宗这才高兴起来。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徵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从唐朝的相关史料中,我并没有查到唐太宗恼怒魏征之前,具体发生了何事。但是从唐太宗所说“魏徵每廷辱我”,我们可以推测出唐太宗此次如此生气,可能是对魏徵的不满积年已久,而这次朝会发生的事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唐太宗因为隋炀帝拒谏亡国,即位后将谏官的权力扩大,鼓励群臣批评他的行事和决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从谏如流的皇帝之一。魏徵、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直言敢谏闻名。其中,魏徵多次在朝堂上直指唐太宗的过失,使唐太宗颜面尽失、下不来台。唐太宗再是英明神武,总归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按捺不住对魏徵怒火,最终爆发也在情理之中。


京客隆回


“田舍翁”指的是魏征。在大唐,李世民和魏征的“黄金搭档”佳话已久。这段君臣配也表现出了李世民的民主、开化思想,同时魏征的尽心辅佐,也助力“贞观之治”并将大唐清明的政治遗风推向前进,最终和李世民一起成就了大唐的繁华盛世。“会须杀此田舍翁”事出有因,且李世民也并不是真心想处死魏征。小哲从三个维度分析。


一、魏征其人

魏征早年在追随元宝藏、李密之后,又跟随隋末起义军将领王世充,直至后来投奔隐太子李建成帐下。

魏征为人性格直爽,敢于直言进谏,不论是跟在哪个主子身边,他都是尽心尽力、诚心辅佐。对于太子李建成,魏征曾建议他率兵讨伐刘黑闼,以此平定山东,也给自己在太子簿上留下一笔功绩。魏征对于李建成兄弟之间的恩怨也是心知肚明,他曾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因为李世民当时的实力和势力也不容小觑,但最终李建成没有听取魏征的意见,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兵败被杀,李世民黄袍加身。

忠心为主,是魏征的秉性。不论主子功劳多大,甚至也不管他是明主还是昏君,只要伴在君王侧,魏征就会直言进谏,敢于说真话、讲实话。


二、“田舍翁”与李世民

李世民素问魏征的名望,李建成死后,他找来魏征。李世民问魏征说,听说你之前建议李建成将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情义呢。魏征说,如果太子当时要听我的话,他就不会有今天的大祸了。 试想,如果换做别人,魏征就会乞求李世民的赦免,并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罪责。但魏征不是这样的人,他直言说了自己的想法,也根本没把性命之忧放在心上。

李世民见魏征如此爽快、敢说真话,心里也由衷地钦佩此人。最后,李世民非但没有治魏征的罪,还任用他为詹事主簿。

《资治通鉴》卷193:(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太宗李世民得了一只上好品种的鹞鹰放在手臂上玩弄,见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中,但由于魏征上奏禀报事情故意拖延时间太久,导致鹞鹰被闷死在怀里。李世民罢朝回宫以后,愤愤地说:“会须杀此田舍翁”。

魏征看到李世民抱着一只鸟在把玩,心里自然会不高兴。贵为一国之君,岂能玩物丧志呢,于是才上演了上面的镜头。

再说李世民罢朝以后,龙颜大怒的情绪被长孙皇后看到。长孙皇后便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长孙皇后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了解情况之后,退回后宫,穿上礼服再来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很惊讶地问皇后其中的原因。 长孙皇后:“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皇后的这一番话,巧妙地化解了李世民的怒气,给皇帝找台阶下的同时,也对魏征的做法表示赞许。可见在让李世民的心目当中,对魏征还是非常器重的,有时候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


三、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封建王朝,君臣关系表现极为复杂,时而对立、时而缓和,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和颜悦色。一朝天子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到自己的偏执误区,如果能遇到敢于直言进谏的良臣,那么必将推动王室繁荣,朝政兴旺。相反,如果臣子在明知君王犯错的情况下,还是故意阿谀奉承,那么势必葬送江山社稷。

不论是刘备还是李世民,亦或是项羽还是李建成,本来在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状态下,仍然葬送自己的前程,只能说明这些“王者”缺乏民主思想,也没有敞开胸怀倾听谏言、了解民意。自古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所以君臣配的结局要么君亡臣死,要么君听臣谏,还有就是君死臣亡(逃走)。


山城小哲


唐.白居易《买花诗》中道:"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这田舍翁意指上了年岁的庄稼汉,但李世民口中的田舍翁,显然不会这样的平和,当为"这老不死的乡巴佬"。

能当得他如此"赞誉"的,非魏征莫属。

中国自古以来,盛世不少,治世只有两个。"贞观之治"便是其一。

治世要难于盛世。盛世通常是指国富民安,治世在此基础之上,还具有政治的清廉,君主的贤明,法制和社会风气相对公正公平等诸多特征。

李世民能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体现在他"重民"和"纳谏"的思想上。而说到"纳谏",就不得不提到以直言上谏名扬青史的大臣魏征。

魏征最有名的奏疏便是《十渐疏》,奏疏里言明今不如昔十桩事,希望君主收骄奢淫逸之心,行励精图治之实。李世民谏其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天子终究是天子,凌驾于万千人之上,再大度的人,也禁不住别人总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指自己的错误,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于是,有一次李世民要在长安之外修建行宫,有地方官上书奏请停止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李世民很生气,便要杀了这地方官一泄心头之恨。

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出言直谏,说得李世民是哑口无言,颜面扫地。李世民藏了一肚子的火,回到后宫,拔出佩剑大吼道:"有机会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见了,二话不说,换上朝服来到李世民面前道:"臣妾特来恭喜陛下"。

李世民被搞得一头雾水,奇道:"朕都要被魏征气死了,这喜从何来?"。

长孙皇后道:"臣妾听说只有君主贤明,臣子才可以大胆直言。如今魏征敢于直言进谏,这不正好说明陛下的贤明吗?明君得遇良臣,实乃国家之幸,臣妾怎能不为陛下感到高兴呢?"。

李世民听了,转怒为喜,便再也不提杀魏征了。

有此贤后,有此良臣,又焉能没有"贞观之治"。

以致于魏征死时,李世民看着他绕城而走的灵枢,悲痛之下,说出了那句千古不逝的名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煮茶道史


唐太宗是一个非常善于纳谏的人,也因此成为了明君,但是有一次一个人纳谏之后,他非常生气,还扬言要杀掉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又是谁?

这个人就是魏征,他出身比较卑微,年少的时候家中很贫困,曾经还当过道士。但是他喜欢学习,钻研古书,知识渊博。隋朝的时候,他参加了反对暴政的起义,后来投靠了李渊,建立唐王朝,给太子做事,深受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动了政变,杀死兄长,他知道魏征是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就亲自面见他。李世民一见他就很生气的说,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直接的感情。当时的大臣们听了都以为魏征有杀身之祸,可是魏征很自在,很自信的说,皇太子如果早就听我的,是不会有现在的下场的。

李世民听了之后,认为他正直的精神很好,不仅没有处罚,反而重用了他。没多久,李世民继位,任用魏征专门给皇帝提意见,后来又当上了宰相。魏征胸怀大志,也很大胆,在任职的几十年中,为了能够让唐朝国富民强,向皇上进谏二百多次。每次他提的一件,皇上都慎重考虑,有所采纳。

后来唐太宗违反了他定下的18岁成年男子服兵役的制度,决定召集16岁-18岁的壮汉从军。命令一下达,魏征反对,皇帝听了十分生气,把他骂了一顿。魏征也和严肃的说,如果现在把强壮的男子都叫去当兵,就无人耕田,无人做工,并且您说话也变得不算数了,之前已经规定好的为什么不遵守。他恍然大悟,原本我认为你很顽固,现在听了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之前的规定和做法不同,百姓一定很不夫妻。于是他下令立刻停止召集,还赏赐了魏征。干预进谏的他给国家立下了大功,成为之后官员模仿的典范,他辅佐了两位皇帝,不怕大难。

有一次他把唐太宗惹怒了,但是有长孙皇后给他说情,才免遭于难。当时皇后的女儿要出嫁,李世民认为是皇后的亲女儿,就让人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要求她的嫁妆要是自己长公主的两倍。被魏征知道以后,他出来纳谏,“当初汉明帝要封皇子,但是又说我的孩子不能跟先帝一样,所以降了等级。现如今您送公主出嫁,嫁妆却比长公主还要多,实在是不合时宜。”

听了他的话,皇帝很不高兴,长孙皇后说我常常听到您推荐魏征,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听了他的话,我明白了。于是李世民减少了公主的嫁妆。有一次李世民从朝堂上回来,说着“我总要杀此田舍翁。”


皇后就问谁是田舍翁,李世民气愤的说就是魏征,总是在堂上反对我惹怒我,我必须除掉他。一听这话,皇后立马离开,穿上有节日才穿的朝服,向李世民祝贺,“我听说皇帝清明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陛下有魏征这样的大臣,是您圣明的标志。”皇帝一听,立马不生气了。


春秋乱舞


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纳谏,依赖大臣的劝谏及时纠正错误而闻名。

不过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皇帝毕竟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因此就算唐太宗李世民气量宽宏,善于纳谏也勇于纳谏,却依然还是保有底线的!是什么底线呢?当然是天子的尊严不容冒犯!

而以直谏而著名的魏征,尽管深受唐太宗的欣赏,但却因为不分场合、不顾皇帝尊严的直谏,惹恼了唐太宗李世民。

甚至,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退朝回宫之后,当着长孙皇后的面大喊道:“我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向唐太宗询问:“是谁惹得陛下如此恼怒?”唐太宗愤怒的说:“还能是谁?当然是魏佂这个乡巴佬!他当着满朝天武的面犯颜直谏,丝毫也没有顾及到皇帝的尊严!”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称魏佂为“乡巴佬”呢?因为魏佂这位大臣,从来不讲究吃喝享乐,在生活上十分朴素。所以同僚们私下里,便蔑称魏佂为不入大流的乡巴佬了。

长孙皇后听完唐太宗的气话后,什么也没有说便悄悄地离开了!只留下唐太宗独自生着闷气!

然而,过了一会儿唐太宗忽然听到了一阵环佩敲击之时,抬头一看原来竟是长孙皇后盛妆打扮而来!

只见皇后对唐太宗深施一礼,然后说道:“皇帝是明君圣主,才能拥有魏佂这样的直谏良臣。魏佂与皇室无亲,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我大唐江山万世长存!如果陛下是桀纣那样的昏君,魏佂又怎么敢犯颜直谏呢?我代表天下臣民,恭贺大唐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和魏佂这样的良臣!”

这个时候唐太宗的气早就消了,又听到了长孙皇后的褒贬之言,便立即醒悟过来:国家有良臣,大唐江山才会长治久安!于是便感谢了皇后的提醒,称皇后为后宫良佐!

从此以后唐太宗依旧从谏如流,也更为信任和赏识魏佂了!也可以说唐太宗能够因为贞观之治而传名于后世,与魏佂等贤臣敢犯颜直谏,及时纠正皇帝的错误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北疆同心侃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 李元吉,霸占了当时李建成的妃子玳姬,就是后来的十七公主高阳公主的母亲,当时李世民向玳姬承诺不杀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后来长孙无忌却血洗太子府,五个儿子全部被杀,魏征给李世民说:他要向玳姬道歉,所以李世民非常生气,这是此段场景的由来。


quiteflower


谢谢平台,说两句,李世民作为千古,一位君主,礼贤,下士,爱护百姓,水能覆舟,也能载舟,能听进大臣,魏征的劝诫,隋朝灭亡为例,历经图治,把唐朝治理的,夜不闭户,国泰民安,开创了唐朝的,历史,文化先河,但是李世民,也有喜怒哀乐,有时也发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不影响李世民,执政能力,这个,是个小事,我们要看李世民,为国家社稷,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她的功劳是大,名垂千史,万古流芳,千古一帝李世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