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孫權其人

說到孫權,給讀者的印象就是能力倍受爭議、活得太久,而且唯利是圖的人,在《三國演義》中既沒有像曹操那樣自己創業,打下一片天地,也沒有像劉備那樣草根出身,以仁義獲取民心。孫權完完全全以一個“小人”的角色出現在讀者的眼前,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的讀者,很少有喜歡孫權的人。儘管曹操曾以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毫無掩飾自己對孫權的好感和誇獎,但是依舊擋不住很多讀者對孫權的厭惡,簡直就是一個小丑的角色。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其實,咱們都誤讀了孫權,如果用現在的品牌來比喻當時的藩鎮割據,曹操因為挾持了天子,打著漢朝的大旗,兵多將廣,無疑是當時的第一大品牌,而同一時期的劉表、劉璋、張魯早已是沉暮之年,無法與之抗衡,被曹操吞併只是時間的問題。劉備本就是一個光腳的,無論成功與否,都屬於正常結局。而孫權不同,從兄長手裡接下這份產業不容易,能守住更不容易,這個過程是非常需要個人智慧和經營能力的,而孫權就做到了。

有人說孫權的父親和兄長費盡苦心打下江山,留給了他。人的一生最幸運的三大事情是:有好的父兄,有好的老師,有好的長官。這三點孫權全都具備了,可見,他是一個幸運的人。事實上比孫權幸運的皇二代也不少,而能在亂世中保住江山且活得自在的有幾人呢,那為什麼孫權還是不受待見呢?為什麼說羅老也不待見孫權呢?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出道時制定的戰略,已經決定了東吳的結局

可以看一下曹、劉、孫的年齡對比,黃巾之亂爆發的184年,曹操(155—220)和劉備(161—223)二十四歲。 次子孫權(182—252)年僅三歲,公元200年孫權接受東吳政權時,才18歲,從心智、能力上與曹操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孫權即位之後,馬上考慮的一個問題:“東吳如何發展?”,這決定了他後續需要如何經營東吳的策略。

是要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與曹操一決高下,還是守住在江東的地盤呢。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是守住江東比較現實,而孫權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孫權卻沒有直接說出來,為什麼呢,畢竟自己過於年輕,還得試探一下大臣們的想法。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可以看出,孫權已經具備了一個優秀君主基本素質。

所以孫權找魯肅談未來戰略時,把這個想法從魯肅口中說出:“復興漢朝幾不可能,消滅曹操也不現實,只能鼎立江東,奪取荊州,然後再奪取益州,建立帝業。”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這兩句。很有玄機的,則不言而喻:漢室一下不可能復興,但是從霸業到帝業,割據一方還是可能的;曹操不可能馬上除掉,孫權的路線竟然是與曹操劃江而治。

第一步,鞏固江東,與中原(曹操)、荊州(劉表)鼎足而立;第二步,在適當的時候奪取荊州,進而佔據整個長江流域,與北方分庭抗禮;第三步,稱帝建國,謀求天下一統。

假如,一開始就與曹操不遺餘力火拼的話,可能東吳早就滅亡了。現在做企業也是如此,很多企業建立之初,看不清自己的實力,制定的目標就是做行業龍頭老大,成為行業老大,要看自己的技術、市場有多大的消化能力。為什麼市場上總是有很多短命的企業,多數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但是,另一方面來講,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始終保持現狀,比如人與人的關係,不是越來越好,就是越來越冷漠,不可能一直保持不變。在那個時代,一個國家想要始終保持現狀,結果到最後什麼都沒有了,劉表、劉璋就是現實的例子。如何做到既能保持現狀而不會落伍,也能隨著時代進步,這才是孫權需要的結果。他是怎麼做的呢?孫權的亮相那是相當的驚豔!

孫權很快就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大決擇。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重要決策不輕易發表意見

很多帝王在年輕時都很有作為,孫權也不例外,年輕可以放下身段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這就是最大的優勢。

曹操收拾了劉表,下一目標就是孫權,這是孫權即位後遇上的第一個坎,當時劉表已經死去,劉表的繼位者劉琮投降了曹操,原想與劉表、曹操三分天下的設想已經破滅,一對一進行PK,孫權肯定不是對手。是打是降,是否能人聯手,孫權心裡有沒有底呢?不知道 ,反正別人看不出來,這就是孫權少年老成之處。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魯肅推薦聯手劉備一起對會曹操,孫權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一直沒有吭聲。

孫權的猶豫,是因為有厲害關係不太好計算:如果不幫劉備,荊州就肯定是曹操的;如果幫助劉備,荊州有可能是劉備的。兩個都不幫,荊州仍然不可能變成自己的,弄不好那戰火反倒會燒到家門口來。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這實在不好決策。

但因為張昭在內多數大臣都力主投降曹操,孫權左右為難了。

魯肅的一席話卻幫他算好了賬:投降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是誰。比如像大臣們,是可以的;孫權就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其他人投降以後,可以在曹魏手下當個郡守、州牧總不成問題。孫權如果投降曹操,又能怎麼安排呢?

關鍵時候,孫權權衡了利害關係最後聽取了魯肅、周瑜和諸葛亮的意見,聯劉抗曹。最後經過赤壁一戰,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完成了企業規劃第一個目標。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賺了荊州,卻失去天下

當曹操一聽說孫策死了,終於放心下來,卻沒有趁虛而入。如果那時候曹操來攻打孫權,孫權就被消滅了。偏偏就有人對曹操說,這時候不能打孫權,東吳正辦喪事,這個時候你去打東吳,天下人都會說你沒有“禮智仁義信”,是不得人心的。 結果曹操聽取了這個意見,失去消滅東吳最好的機會,應該趁機去攻打孫權,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三國鼎立了。

但是,孫權在這方面一點都不含糊,在與劉備進行二次分割荊州之後,照理說應該守聯劉抗曹的政策,不與劉備發生衝突才是,繼續在合肥進攻曹魏,配合劉備進攻漢中。關羽進攻樊城。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但是,劉備在荊州的守將關羽可是心頭大患,這人軟硬不吃,遲早是東吳的一大禍害,如今蜀國實力還沒有做大的情況下,關羽就如此囂張,如果真的把曹操幹掉後,或者劉備實力增強以後,下一個被幹掉的可能就是自己。

加上當時的大都督呂蒙也有此意,時機到了毫不猶豫地撕毀孫劉聯手的盟約,先與曹操結盟,甘願稱臣。曹操自然願意啊。最後在背後捅了劉備一刀,呂蒙奪回了荊州、殺死了關羽。曹操也解了樊城之圍和漢中之困。孫權一方面擴大了地盤,再次平衡了三國之間的關係。當然,蜀、吳與魏的差距也同時被拉大了,為什麼呢?

就是荊州南部其實也是屬於偏遠未開發的地區,以東吳的地盤,加上荊州整個綜合國力還是排在第二,但是蜀對魏的威脅就小多了。而自己有了荊州的地盤,也打不過曹魏,也沒利用好荊州這個戰略位置。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而且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價。當初與曹決裂的理由是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與曹魏之間的摩擦都是出師有名,能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而為了奪回荊州,後來不得不曹魏稱臣,等於是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自己只能稱藩,如果再行攻魏的話,就是叛亂了。就連接受孫權稱臣的曹丕都以“狸埋狸掘,古人所恥”指責孫權反覆無常,恐怕連孫權自己也不再相信他還有問鼎中原的號召力,更不用說統一天下的機會。

劉備去世後,劉禪即位,諸葛亮主權,雙方出於利益關係再次結盟,魏、蜀都稱帝了,孫權也趁機稱帝改年號,也得到蜀的認可。統一中國是估計是沒什麼可指望,過把癮還是可以的。

並且,在聯合蜀漢攻魏時,也只是敷衍了事,這與孫權逐利而動的心態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蜀漢建興十二年那次北伐,孫權雖然也三路出兵,卻是淺嘗輒止。他不肯冒險遠離水路作戰,未曾經歷決戰即全線退兵。蜀軍已在渭南與魏軍對峙,孫權才出兵;蜀軍猶在對峙,孫權已經退兵。“

吳期二三,連不克果”。蔣琬的這個結論,其實是對諸葛亮北伐以來聯盟協同作戰效果的一個總體評估。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至於尋找繼承大位之人,更表明了孫權缺少問鼎天下的雄心壯志。搖擺不定的想法讓大臣們不敢站隊,從而在晚年誤殺了很多能臣,而導致東吳最終被司馬家給滅了。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晚節不保,經營江東就開始出現問題

《三國志・吳書・孫權》:"(嘉禾)五年春,鑄大錢,一當五百。"並"詔使吏民輸銅,計銅界值",設置懲治私鑄法令。

嘉禾五年(236),孫權54歲,孫權鑄造了“大泉五百”,兩年後又鑄造了大泉當千。另外還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大小輕重分別與初鑄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差不多,但是面值卻已經膨脹了幾倍。

於是,孫權改變了策略,下了一道命令:

一是以前之所以鑄造大錢,是為了促進市場的貨物流通。

二是現在大錢不被市場接受,所以停止鑄造。

三是個人手中的大錢,官府作價收回,不讓百姓蒙受損失。

鑄造大錢是東吳一次失敗的貨幣改革,對社會造成很壞的影響。孫權在發現問題後,能夠廢除這項不靠譜的貨幣政策,並且將百姓手中的大錢作價收回,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對民生的重視,但是已經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為什麼曹孟德所誇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卻越過越平庸


公元(240)冬十一月,民飢,詔開倉廩以賑貧窮。”

說明孫權的經營管理已經導致老百姓餓肚子了,開倉賑災只是一個補救的動作,根源還是孫權一系列的政策影響了民生。

總結

總而言之,孫權年輕的時候是非常有作為的,只因為格局問題,影響了他能力的發揮。因為他的目標由原來的統一中國轉變為稱霸江東。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追求。要知道,蜀漢經過陵夷之戰後,不到幾年,又生龍活虎進行伐魏,而東吳卻再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所以,孫權後續對東吳的管理是失敗的。連羅貫中都看不下去了,在《三國演義》總的一百二十回中,第119回敘述蜀國滅亡以及司馬受禪,最後的120回就突然到了吳國滅亡。從黃巾之亂到吳國滅亡前後共96年,蜀滅亡後吳單獨與魏晉對峙長達17年,差不多佔了其中六分之一的年月,可是《三國演義》卻僅用了一回的篇幅把這麼長一段歷史一筆帶過。由此可見《三國演義》對東吳是多麼地輕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