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人说曹操在赤壁是被瘟疫打败的,为什么还有樯橹灰飞烟灭的名言?

魏武秦皇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一直耿耿于怀。他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很显然,曹操有点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实际上曹操是死要面子,他不承认自己失败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征张绣时,因曹操好色,占据张绣的婶婶,被张绣背叛袭击,使他失去了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大将典韦。曹操也是对大家说,这次是我一时大意,没有让张绣纳送人质。这样的事以后不会发生了。

不可否认,曹操大军不习水战,并且大军中出现大规模而瘟疫,是曹操大军失去相当的战斗力。

但是根据《魏书-郭嘉传》记载:“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疫疾,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里说曹操在退军途中遇到瘟疫的,应该看出,赤壁之战时,曹军中的瘟疫范围并不是非常严重,不足以左右战争的局势。


曹操应该是担心瘟疫带回到江陵,再扩散,不得不忍痛烧了剩余多数船只。

事实上,真正导致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理所当然是东吴黄盖的火攻。而这场孙刘联合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真正的指挥者是东吴的都督周瑜。

青年时代的周瑜,以他出色的军事才能指挥了决定历史的赤壁之战,而后不久英年早逝。更使得后世的文人墨客对周瑜多有敬仰与感叹,名篇千古流传。

有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有苏轼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烟灭”。这些赞美周瑜指挥若定,非凡风度的诗句都是诗人为了抒发自己情怀而作,与历史事实并没有太多的联系,更不是历史的事实。


路遥lgy


哈哈哈,😄!坏就坏在苏东坡身上了。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首先,苏东坡处在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赤壁之战的地方?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古战场的赤壁之战。去“咏怀”,而不是考古。

至今也没有哪个考古学家敢站出来承认赤壁之战就是一个骗局,因为没有古战场可考!但是,我相信他们都知道,没有古战场的战争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其次,最荒唐的就是这句:“樯橹灰飞烟灭”!你要说是“强虏”,我没话说。樯橹,是什么东西?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橹是有的,没问题。

苏东坡是宋朝人,他的船上当然有樯了。曹操的战船有吗?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把风帆应用到战船上的?我没记错的话,帆船最早记载始于东晋末年。哪来的帆?没帆船上要樯干什么用?瞭望用,还能叫樯吗!

然而,不得不承认,苏东坡的鸡汤洒满了九州,于是,自他以后,都以赤壁怀古为正统了。又有谁会想到,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替孙权把一个惊天的谎言流传千古。


公明淏


赤壁之战,周瑜运筹得当,用火攻之计取得一场战术胜利,成功阻挡了曹军的攻势。然而,这只是一场局部小胜,史书上对这次火攻记载,并没有演义渲染的那样使是决定性胜利,把曹军烧的伤筋动骨了。

除了周瑜,刘备也与曹军交战了。但是,仅凭战术性胜利,还不足以形成战略优势,

而真正促使曹操撤军的原因,就是军中起了疫病,也可理解成瘟疫。事见《三囯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陈寿作三囯志时,三囯已皆亡,无须为谁张目又为谁掩过。

古人与今人一样,人类可以不畏惧明刀明枪争锋,但对未知疫病的恐惧,乃人类与生俱来之天性。传染性疫病爆发会让人有多恐惶?只有体验过一次,才深知,今已皆有体会。

而“樯橹灰飞烟灭”之诗句,又是时隔数百年后的北宋诗人吟出来的,记住,那只是一首诗,而不是写史。且缅怀的又是周瑜,苏先生文采旷绝古今,当然要“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赞美褒扬周公谨一番。又如,后人赞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莫非楚霸王,当真有拔山之力乎?

而曹军败于疫病,是史实。但与孙刘联军所取得的功勋战绩也并不存在冲突。周瑜与刘备成功的阻挡了曹军的攻势,但必须看到,仅凭孙刘联军之力,几场小胜,仍不足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对比,更不能全歼曹军。而恰恰是疫病,才让强大的曹军撤军北返。

而曹操也是有序撤军,并不是演义中的溃败。撤军后,命曹仁率数千兵守江陵,周瑜麾军数万去攻,也没攻下,事见《曹仁传》

再看《吴书.周瑜传》记载的曹军与吴军兵力对比

陈寿曰:刘琮举荆州之众降,曹操得其水军,并船步兵数十万,蒙幢斗舰千艘”由此,可知曹操南征,连荆州降军在内,实际兵力数,应有二十万。

而周瑜的兵力多少?

周瑜为孙权画策,分析对比,综合敌情之后,请命曰: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疫病。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精兵三万入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知兵,但周瑜没打过真正大仗,所有的战争经历,就是随孙策平江东的中小规模战斗。而曹操是什么人?那是经历了无数大战,扫灭群雄,用兵如神的人物。

问题就来了,周瑜哪来的底气,竟敢于三万人就去扺御曹操的二十万大军?

兵法曰,为将者当知天文地理。周瑜不愧为名将者,就是除分析曹操尚有凉州未定之隐患,大军难以在南方持久之外。又根据地理水土,断定了曹军水土不服,必生疫病。而事实,也恰如周瑜所料。这就是周瑜敢以三万人拒曹操的底气。只要运用水军烧了曹军的船,使得曹军隔断于大江之上,就坐等他军中起疫病而退。

所以,赤壁之战,绝不抹杀周瑜火烧之功,但仅凭火烧,尚且不足以退敌。疫病大起,才是促使曹操弃荆州北返的真正原因。


风去了无痕D


这个嘛,其实说的就是赤壁之战中曹军失利的两大原因。前有赤壁之战中大量船只被烧毁,后又瘟疫大爆发导致“死者大半”。


按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赤壁之战确实有火烧连营,“樯橹灰飞烟灭”这一经典场面。

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三国志·先主传》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吴主传》

综合这些记载来看,当时孙刘联军确实对曹军停泊在江面上的船只施行了火攻的计策,而且计策也很成功,烧毁了曹操大量的船只,但是,曹操的兵力损失并不大,所以《三国志》中对此没有记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下,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曹操的士兵多是北人,确实在船上生活的不习惯,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是作为陆军,待过江后参战。

一个是此时瘟疫已经在军中流行,显然船上过于局促和封闭的环境会导致更大范围的感染,因此,曹操很可能下令让士兵们暂时回岸上驻扎。

而《资治通鉴》中对于赤壁之战中的细节过于详细的描述,我以为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中,出现了两处“死者甚众”,

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显然司马光认为曹操在火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员伤亡,但是称不上惨重。

(影视剧中的曹操)

反过来,同时参照一下史书中关于瘟疫对曹操兵力损失的描写。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三国志·吴主传》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先主传》

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三国志·武帝纪》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资治通鉴》

显然,各个史家在瘟疫造成了曹军重大人员损失这一点上意见一致,甚至认为这是曹操撤退的首要原因。

疫情影响之大,已经动摇了曹操的军心,打是不能再打了,肯定是要撤退的,船又带不走,留着放那儿就是资敌,所以曹操干脆把剩下没烧完的船自己先烧为敬了。

为什么说瘟疫是曹操撤退的首要原因呢?因为官渡之战后,曹操并没有立刻撤军。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发生了赤壁之战,之后曹军一直没有撤军,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打算重新建造船只,操练水平,与孙权和刘备再来打一场,209年7月驻屯合肥,显然意图不小。

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所以,从曹操的动向就可以看出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造成的损失,大部分都是在船只上,水军有小部分损失但并不影响大局。

那么,为什么曹操后来又突然撤军了?唯一的解释就是瘟疫大爆发,士兵死的太多,士气不行了,再与孙刘在长江相抗,可能引火烧身。

因为瘟疫的爆发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开始是星星点点,再到遍地皆是,有一个点到面的过程,所以我猜测曹操大军也是这个情况,开始瘟疫流行,勉强还能应付局面,到后来瘟疫大爆发,最终兵力减损,士气低落,无奈下只能退兵。


闲话说历史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之间没有矛盾的。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推断,瘟疫是曹操赤𤩹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文章推断可能是血吸虫。黄盖诈降曹操使用火攻烧曹操战船也是存在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著名战例之一。

“樯橹灰飞烟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力作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句子,这首词是宋词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是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是中学课文必有的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公元1082年,距离赤壁之战发生已过874年了。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是借古抒怀,大气磅礴。

这首词是文学作品,有些情节不必细究,例如:词中所写赤壁不是当年曹、刘、孙三方鏖战的赤壁;周瑜和小乔己结婚十年了,不是“小乔初嫁了”。


文学作品主要欣赏思想内容,文章写法。


大白白野


曹操赤壁之战的失利,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有,火烧连营和瘟疫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诸葛亮借东风这样的故事更容易传播,“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描述很有画面感,后人也就不愿意去深究其他历史真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