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什么?

739958070860


一般认为公元前841年是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中国历史在公元前841年之前也有纪年,但是证明纪年的历史资料却非常缺乏,界定确切年代没有佐证,因此以这一年为确切纪年的开始。

周厉王三十七年、共和元年,宋釐公十八年,齐武公十年,陈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鲁真公十五年,楚熊勇七年,卫釐侯十四年,晋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公元前841年这一年不同的史料记载都对应了起来,如上,都是因为古代史料逐渐消失的原因。(国人暴动形象图)

公元前841年“国人”赶走周厉王的历史事件中的几个专有名词解释。

公元前841年,西周国都镐京的“国人”群起而进攻周厉王,周厉王逃亡到“彘”这个地方。周厉王的太子姬静也被追杀,被迫藏了起来。周厉王父子都没法行使权力,于是西周镐京的国人推举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

同一年,晋国的第六位君主晋靖侯去世,晋鲁僖侯即位。关于国人暴动需要解释如下名词:

1、镐京在哪里?

西周的镐京在今天西安市长安区,有丰镐遗址,是历史上最早被称做“京”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期的城市之一。镐京作为西周的都城长达300多年,因此历史称镐京为“宗周”。

2、何谓“国人”?

西周的国人其实解释起来比较简单,《孟子.公孙丑上》中解释的非常清楚,文中说:

三里为城,七里为郭。

当时西周的民众分为三种:国人、野人、奴隶,国人指的是居住在城市及其周边的民众,野人则是指远离城池耕作生活的民众,主要由被征服部落民众组成,国人和野人都是自由民,以区别于奴隶。西周时期的城池一般分为两层城墙,最里面的城墙称为“城”,外围的城墙称为“郭”,居住在城池里面的人都是“国人”。

按照发展的观点来看,城池内的“国人”早期都是和君主隶属于同一个氏族部落或者比较亲近的部落民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分化比较严重,有的成为了贵族,有的则成了手工业者,有的则从事与服务行业。西周的军队主要由国人组成,有常规军和后备军组成,一旦有战事,国人的男性就要服役参战的。

国人的权力很大,主要有参与国家君主的废立、参与外交和战争事务、国家迁都等问题,类似于西方早期的城邦制国家。

各个诸侯国都城内的民众都是国人,国人暴动专指镐京内的国人。周定公、召穆公应该长期在镐京协助周王管理国家,属于“国人”。(周厉王之子,国人暴动被召穆公以自己的儿子替换而活了下来)

3、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什么关系?

我们看一下准确纪年之后的西周世系如下:

周厉王在位公元前878-前842年——周召公和为公元前842-前828年——周宣王在位公元前828-公元前783年——周幽王在位公元前782-前771年。

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是祖孙三人,至于周幽王西周灭亡。

4、周定公、召穆公是谁?

西周初年的周召公和中的周公是指周公旦,封在鲁国,此时的周定公应该是周公旦的继承者,由于鲁国在西周的国君记载非常少,世系无法确定,只能认定是周公旦的后人,执掌鲁国。

召穆公责是西周初期周召公和时期召公奭次子的后人,在国人暴动之前屡次劝谏周厉王,历史记载比较详细。封国应该召国,在现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召公的封地始终和周朝的国都相距不远,东周时期,召公的封国在河南济源附近和东周都城洛邑隔河相望。

4、周厉王逃跑目的地“彘”在哪里?

《史记》记载:

厉王出奔於彘。

周厉王在镐京逃跑之后,沿着渭河东进,一直逃跑到彘这个地方,考证为山西临汾霍州市境内。《山海经》中也曾经有记载: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司彘之国。

国人暴动。

一切都是为了钱财,西周国家的赋税主要来源有两大项:第一为西周自由民耕种井田,上交赋税;第二种为诸侯国为西周宗主国缴纳贡品。

到了周厉王时期,西周宗主国的政治地位日渐下降,很多诸侯国已经不在朝贡,或者朝贡很少的物资。同时,井田制也日趋瓦解,很多人私人开发新的土地,民众到山野之中讨生活,采集水果、渔猎、采伐木材、开矿等进行盈利生活,使得西周的赋税大规模下降。(井田制中,只有一块属于周王朝,提供君主的赋税)

面对财政压力,周厉王又想享受富贵的生活,于是出了狠招,将山川、河流、湖泊等全部收归国有,如果国人进入其中必须缴纳高额的税收,这基本断绝了镐京普通民众的生活来源。

于是镐京的国人对这一政策议论纷纷,周厉王动用官员和军队压制舆论,平常的老百姓都不敢随便交谈,只能用眼神互相打招呼。

老百姓还是需要生活养家的,如此严苛的政令实施了三年,镐京的国人都生活不下去了,于是群起攻击周厉王的宫殿。周厉王想调动军队进行镇压,不过臣子告诉他,军队的士兵都来自于“国人”,让他赶快逃跑。周厉王无兵可派,于是逃走了。


周厉王的太子姬静也逃跑到召穆公的府中,被国人逼迫,召穆公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国人,被杀:

执召穆公之子杀之。(《竹书纪年》)

周定公、召穆公后来被推举行使王权,共计14年,公元前842年到828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29年病逝,死都没有能回到镐京。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静即位,共和时代结束。

公元前841年的事件如何称呼为最好?

现在普遍称这次事件为“国人暴动”,也有称国人起义、国人政变、彘之乱、道路以目、厉王奔彘等。

国人暴动是《史记》中的提法,被史学界普遍认可,当然其他称呼也未尝不可。

周厉王出逃之后,由谁来执政,历史上还是有分歧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

主要依据来自于《史记》和《竹书纪年》,最后确定周定公和召穆公召虎共同执政,如果确切一点就是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

第二,共伯和摄政,周定公、召穆公辅佐

这一说法则是指共国的君主共伯和被国人请来摄政王位,周公和召公辅佐。主要历史依据是《竹书纪年》。同时出土的周朝的青铜器上有“共伯和”这样的称呼。

第三、卫武公摄政,没有共和。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孔颖达的《史记正义》中认为,共伯和和是两个人,都是卫釐侯的儿子,不承认共伯和的存在。“和”也就是卫武公。

鉴于以上的诸多争议,周召共和这一称呼略显不充分,毕竟争议存在,最好的称呼为“共和行政”比较确切。


穿越再现彼岸


要回答你这些问题,为清晰起见,我全部加上序号:

1、关于国人是暴动还是起义、政变的叫法:这个得先从它们的定义说起。

政变:一般指统治集团少数人通过密谋,采取暴力或其他政治手段实现转移的现象,很明显用在此处不合适;

起义:为反抗统治制度而采取的集体武装行动,并且以推翻当时的统治集团为目标;

暴动:为反抗统治制度而采取的集体武装行动,暴动只以推翻当时的某个统治者为目标。此处,暴动者主要是反抗周厉王的统治,宣王当政后,他们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所以我倾向此处用国人暴动这种叫法。

2、国人:我认为这里面既有一部分王公贵族,又有一部分平民百姓,此处无须多说。

3、共和行政所指的周定公、召穆公、公伯等应不包括在”国人“的说法之内,用共和行政这种称谓,应是体现当时有共和和国人集团两种力量对比。

4、通过前三条已经很明显,应该称为“周召共和”更合理一些。

各位朋友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文化的长廊


公元前841年,都城发生什么,历史上称作什么

我来答

落魄的水手

搜索引擎优化与营销 2016-01-13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年份, 此时在位的周厉王刚愎自用,行事暴虐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国语·周语上》有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出奔于彘”,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是

国人暴动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共和元年”。“共和”这一新概念,当时是指不要国王了,有多位贤臣共同来执政,求得一种和谐与和平。这个“共和”制度肯定比周厉王一人独裁好,是没有疑问的。而且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全部有了明确记载至到宣统退位(共计2752年),这也是世界史上没有的。至于召公会不会实行他那十二条了解下情的办法,没有史书记载,不好瞎说。又过了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彘。这时太子(姬静) 也在召公家里读书学习长大成人了。周、召两公就和大臣商量撤下了“共和”这个招牌,又复回了禹王的老传统,拥立太子为周宣王。宣王继位一开始十多年还算好。二十年后,他老爸周厉王的毛病又在他身上复发了。不再听大臣的忠谏,结果打了一次败仗,七年后去世。又换上了周厉王之孙(周幽王) 继了位,这是西周最后的一位亡国之君。公元前的西周、东周姬家王朝长达790年,从公元前大约1046年(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周武王姬发,到公元前256年的周赧王姬延),它是一个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比较牢固而又漫长可怕的奴隶、封建、以君为本的社会。

公元前841年,如果仅仅以年份而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而在这一年之前,在前面写了好几千年,明确写出年份的也有一千多年,但那些年代,都是大致年份,并不是有文字确切记录的年份。只有到了公元前841年,我们才敢于充满信心地将哪一年的事归于哪一年。感谢伟大的司马迁先生,他以他的付出,为我们这些后世历史工作者及爱好者,梳理出了一条准确的历史通道。伟人千古。

当然,公元前841年之所以了不起,还不仅仅因为这一年是准确记年之始,这一年所发生的“国人暴动”,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时代。国人暴动的起因很简单,那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上一节我们谈到过,周厉王以其残酷的统治,辅以特务手段,成功地使国内的老百姓再也没人敢于抨击他的暴政,不仅不敢抨击,评论也不敢了,又不止不敢评论,说话都不敢了。让人连话都不敢说的政府,不管他有多么强横的手段,也注定不长久。

说他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关于纪年的书籍很多,但是他们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公元前841年以后的确切纪年是可以确定的。


厚泽智库—大爱无边


至西周王朝的成康之治以来,社会安定,取得初始繁荣,到后来至周厉王时代,由于历王横征暴敛,无数酷刑加之于民,历王启用荣夷公为卿士,无度侵吞民间财富,历王同时又命卫巫监视,遇有诽谤王者,就屠杀之。造成社会恐慌,人人自危,于是,于公元前841年,引起了国人暴动历史事件。历王出逃至彘,此时朝中只有召公和周定公摄政,史称共和行政。也就是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就有了确切的纪年。共和维系十四年后,周厉王暴薨于彘,太子姬静即为,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继续维系周室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